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

2019/3/5
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5)、力量耐力 是指运动员在克服一定外部阻力时,能坚持尽可能 长的时间或重复尽可能多的次数的能力。 二、力学的特点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F)等于质量(M)乘以加 速度(A)即F=MA。由此可见,力量的增加可以通过 改变质量或加速度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来获得。质量 或加速度的改变会造成力量的变化,这对力量训练具有 特别重要的意义。 公式一:F =M A 或 公式二:F =MA
2019/3/5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2
第一节 力量素质概述
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外十 分重视力量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和爆发力训练,甚至 把力量单独拿出来进行训练。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的核 心,在力量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力量表现的相关影响因素, 根据各专项特点和运动员的特征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和 手段。因此,了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力量 训练过程的设计和把控至关重要。 一、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1、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体或 人体某部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2019/3/5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3
一、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力量产生的三种因素:即主动肌的最大收缩力;主 动肌和对抗肌、中立肌、支持肌的协同用力;肌肉的牵 拉角度,以及每个杠杆的阻力臂和力臂的相对长度。 人体运动时还受到身体重力、空气或水的阻力,重 物负荷、竞技对手的对抗等各种外力,以及肌肉的黏滞 性、对抗肌的牵引等内力的阻碍,这就需要克服这些力, 完成相应的运动。 力量主要来源于肌肉的收缩。 2、力量的分类 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根据不同项目对力量素
MAX MAX MAX MAX
2019/3/5
力学的特点
其中F 为最大力量;M 为最大质量;A 为最大加 速度。 在公式一中,可以通过提高最大质量来发展力量; 在公式二中,可以通过提高最大加速度来发展力量。运 动员发力的大小与其发力的速度之间保持着一种负相关 ;同样,在运动员发出的力与其发力时持续的时间也存 在着一种负相关。即一种因素得到加强的同时,另一种 因素会相应收到削弱。因此,速度和时间都直接影响着 力量的效果。
2019/3/5
肌肉工作的基本形式
肘关节、负重慢速下蹲、推举时放下杠铃的动作、跳深 的屈膝退让性动作、弯举向上用力完成后放下哑铃的动 作等,这时阻力是在运动过程中起作用的力。 肌肉做离心收缩时产生的张力比同一肌肉做向心收 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40%左右。也有这样的看法,肌肉 做离心收缩并不比做向心收缩所获得的效果大,并较难 运用于比赛实践。尽管看法不一,但离心退让性力量训 练方法作为力量训练的一种补充手段是极为有益的。 3、等动性工作 “等动”就是“恒速”的意思。肌肉做等动性工作时,在
2019/3/5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量恢复也就越明显。正是由于运动训练引起超量恢复效 应,使得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并为之奠定了 物质基础,所以运动训练中的恢复并不仅仅是满足于回 到先前的恢复,而且还要追求超量恢复。因此,要经常 不断地安排“超量负荷”,以引起超量恢复,达到迅速发 展力量的目的。 (三)、力量训练手段和专项动作应力求一致 大多数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用力方向、参与肌肉 的用力形式及工作方式、关节角度等均不相同,各有其 自身特点。因此,在发展力量练习时,要努力做到一般 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相结合。在安排力量练习时,
2019/3/5
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力X距离 爆发力=力量X速度 也可写成 爆发力= 时间 上举物体、空间投掷物体或移动身体时表现出来。 它的大小在于力量与速度的正确组合。如,跳远中的起 跳力即为短时间与最大力量的组合,从而产生最大的起 跳力,使身体在瞬间腾起。因此,也可以用速度力量来 表示爆发力,即:I=FT I为冲击力; F为肌肉收缩力 ;T为肌肉收缩作用时间。 爆发力要求运动的初始速度不能为零。
2019/3/5
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2)、相对力量 是指每千克体重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它主要反映运 动员的绝对力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衡量指标采用力量 体重指数,即用每千克体重的力量来表示:
绝对力量 相对力量= 体重(kg)
如果绝对力量不变或变化很小,但体重增加,那么 相对证明,体操运动员有关肌肉的相对力量 比例至少达到1.0才可能完成吊环中的十字支撑动作。
2019/3/5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5
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是指肌肉收缩或拉长时,使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产 生位移或推动别的物体产生的力量,又叫等张力量。 动力性力量实际上又包括绝对力量、相对力量、最 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下面分别论述: (1)、绝对力量 是指不考虑运动员的体重因素,人体或人体某部 分用最大力量所能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绝对力量的提 高与体重的增加可同步进行。实践证明,男子推铅球成 绩要突破20米,卧推力量指标必须达到200千克以上 。
MAX MAX MAX
2019/3/5
三、肌肉工作的基本形式
肌肉工作包括两种基本收缩形式,即静力性工作和 动力性工作。其中动力性工作又包括向心克制性工作、 等动性工作和离心退让工作。 (一)、静力性工作 静力性工作又称为等长工作或等长收缩,是肌肉在 对抗固定阻力时的收缩形式。在肌肉做静力性等长工作 时,肌肉张力发生变化,但其长度基本不变,在整个工 作过程中肢体不产生明显位移,如体操的十字悬垂和直 角支撑、武术的平衡动作、射箭前的静力性拉弓瞄准动 作、哑铃直臂静力动作等。静力性练习能够动员更多的 肌纤维参与工作,有效地发展最大力量和静力性耐力。
2019/3/5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六)、要针对儿童青少年发育特点进行训练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速度力量的发展不绝对力量 的发展快一些,并且早一些。7~13岁是速度力量发展 的敏感期。男孩绝对力量自然增长的敏感期为12~16 岁,此后,增长速度减慢,到25岁左右达到最大力量 水平;女孩11~14岁时,绝对力量增长速度很快,三 年中可提高45%,14~16岁增长速度下降,16~17岁 时开始回升,17岁以后再度下降,到20岁左右基本达 到最大力量水平。力量训练应循序渐进、系统规划,并 注意全面发展和提高相关部位的力量水平。
第二章力量素质训练的原理 与方法
第一节
力量素质概述 周耀廷
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力量的概念、分类,以及力量训练的 原理与要求、肌肉工作的基本形式和影响力量的因素; 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的训练;力量训练的技 术动作等内容。 学习目标 明确力量的概念、分类,以及力量训练的原理与要 求;了解肌肉工作的基本形式及影响力量的因素;掌握 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 掌握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要领。
2019/3/5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必须对所从事的专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如 通过对专项技术的影片分析,了解专项动作结构、关节 角度、环节运动的幅度等。 (四)、要针对运动员个人特点进行训练 由于运动员的年龄、训练程度、健康状况、技术和 战术风格、训练水平、身体素质等均存在鲜明的个体差 异性,因此力量训练的安排必须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 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另外,青少年时期脊柱正处于生 长发育阶段,所以力量训练必须根据渐进性和适应性原 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促进力量水平的迅速提高 。
2019/3/5
肌肉工作的基本形式
(二)、动力性工作 1、向心克制性工作 动力性向心克制性工作是力量训练的主要形式。肌 肉在做向心克制性工作时,其长度逐渐缩短,随着肢体 关节角度的变化,肌肉在缩短过程中张力也会发生改变 ,如负重深蹲的起立动作、卧推的上举动作、引体向上 的动作、弯举的向上用力动作,都属于克制性工作。做 向心克制性工作时掌握好发挥最大肌力时的关节角度,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2、离心退让性工作 肌肉做离心退让性工作时,肌肉被拉长,如负重伸
2019/3/5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二)运用超负荷训练以获得超量恢复 所谓超负荷训练就是指要求肌肉完成超出平时的负 荷。超负荷训练通常会引起肌肉成分、特别是肌蛋白的 分解。超负荷训练会促成超量恢复的产生。 超量恢复是指人体机能和能力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 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 的过程。在此过程 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在超 量恢复的整个过程中,肌肉的成分会重新组合,肌蛋白 含量得到提高,从而使肌肉更加粗壮有力。在一定范围 内,运动负荷越大,消耗越剧烈,恢复过程就越长,超
2019/3/5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可获得显著增长。但不宜在疲劳的状态下进行力量训练 ,否则就不是发展力量,而是发展耐力了。 根据“力量训练的分期理论” ,通过合理的阶段性力 量训练安排,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而且能 达到避免过度训练、有效恢复的目的。力量分期训练理 论的主要内容是将整个力量训练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解 剖学适应期、肌肉增大期、最大力量提高期、快速力量 或肌肉耐力转化期、竞赛发挥与维持期、调整期。每个 阶段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在整个竞赛期的力量训 练应该为保持阶段,而恢复期则应该是力量的调整期。
2019/3/5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五)、要针对女子生理特点进行训练 女子的肌纤维比男子纤细,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 35%,而男子大约为43.5%;女子单位面积肌肉为男 子的96%,但肌肉绝对力量仅为男子的60%-80%, 爆发力为男子的42%-54%。此外,女子的骨骼也比男 子纤细,骨重量约为男子60%,骨骼的抗断、抗压和 抗弯能力均比男子差。这些特征决定了在力量项目上女 运动员难与男运动员相比,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当考 虑女子的生理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特别要注重 肩带、上肢、腹部和骨盆等薄弱环节的肌肉力量训练。
2019/3/5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4
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质的要求,以及力量表现的形式,可以将力量分为多种 类型。例如,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可以将力量划分为 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根据力量与体重的关系,可 以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根据力量的表现的形式, 又可以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1、静力性力量 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可以完成某些静止不动的 用力动作,或在整个动作中肢体不产生明显的位移的力 量,又叫等长力量。 2、动力性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