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止咳糖浆治疗急性支气管炎41例3
杨运高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广州510515)
邓达荣 马凤彬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523003)
摘 要:目的:观察清肺止咳类中成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清肺止咳糖浆(浙贝母、鱼腥草、桔梗、枇杷叶)治疗本病79例,并设对照组对照。
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两组疗有显著性意义(P
<0.05)。
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肺热止咳嗽的功效。
主题词:支气管炎 中医药疗法 急性病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清肺止咳糖浆 治疗应用 止咳祛痰平喘药[剂] 治疗应用
清肺止咳糖浆是根据全国名老中医何炎焱主任医师临床有效验方清肺止咳汤研制而成的中成药制剂。
笔者进行了清肺止咳糖浆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热在肺卫”型辨证标准参照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温病学》制订。
符合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病程不超过2d的病人,可作为纳入的观察病例。
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79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37.34±14.03;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38. 45±12.33。
性别、年龄经ς2和t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清肺止咳糖浆,由东莞市中医院和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联合研制,由浙贝母、鱼腥草、桔梗各10g,枇杷叶15g组成。
批准文号:粤东卫药制剂[1998]第237号,每次30m l,每日3次。
饭前半小时服用,连服7d为1疗程。
对照组用川贝枇杷露糖浆,(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A0310B)服用方法、疗程同上。
观察指标临床症状主要观察咳嗽、咯痰量、喘息、发热、流涕、咽痒、咽痛等,采用半定量方法,按0、1、2、3分评价。
疗效标准 治疗后症状积分减少为治疗前积分的91%以上为临床控制,70~90%以上为显效,36~69%为有效,<35%为无效。
3:广东省东莞市科委科研课题
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疗效分别为95.12%和89.47%,两组疗效经R idi t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0.05);清肺止咳糖浆在咳嗽、咯痰、流涕等症状改善上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发热、咽痒咽痛的改善方面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临床疗效分析(例)
组别n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1101712295.12%对照组385920489.47%注:二组疗效比较,U=2.42,P<0.05。
表2 临床主要症状改善率(%)
症状
治疗组
治前改善(n)(%)
对照组
治前(n)改善(n)(%)咳嗽 413790.24 383386.84
咯痰 383078.94 352468.57
喘息 231460.87 191263.15
发热 282692.863 241562.50
流涕 191473.68 181055.55咽痒咽痛 292793.103 251664.00 注:与对照组比较3P<0.05。
讨 论 急性支气管炎是属中医学“外感咳嗽”范畴。
其病因病机为六淫之邪侵袭肺系,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
故对外感咳嗽而言,热在肺卫为最常见的证型,可见以热在肺卫为主要证型的清肺止咳糖浆在临床的适应症是很广的。
故治疗当以清热宣肺为主。
清肺止咳糖浆由浙贝母、鱼腥草、桔梗、枇杷叶等组成。
浙贝母味苦性寒,《本草别录》云:“象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气,故能除热,能泄降,又能散结。
今人乃以通治风热、温热、时气热邪,则寒能胜热,辛能散邪
也。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浙贝母的主要药效成分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驰作用,贝母甲素的作用类似阿托品,贝母乙素能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
用贝母甲素和乙素3m g kg腹腔注射,对小鼠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鱼腥草,其味辛凉,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鱼腥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结核杆菌、卡他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效果。
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解表、祛痰、排脓、止咳的功效,主要含有桔梗皂甙、桔梗酸、甾醇、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止咳化痰药理作用。
而浙贝母、鱼腥草、桔梗等的抗炎作用也已经为大量的实验研究所证实。
故本品无论是从中医对急性支气管炎的认识,还是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以及本次研究结果,都表明其组方合理,疗效可靠。
(收稿2003201217;修回2003203219)
桑白皮汤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39例
刘鱼海 陕西省丹凤县卫生防疫站(726200)
何衍贵 陕西省丹凤县庾岭中心卫生院(726200)
摘 要: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论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桑白皮汤(炙桑皮、半夏、苏子、杏仁、川贝母等)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39例并随证加减。
结
果:总有效率91.3%。
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化痰,肃肺顺气,培元治本,标
本兼顾之功效。
主题词:支气管炎 中医药疗法 慢性病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桑白皮汤加减 治疗应用 止咳祛痰平喘药[剂] 治疗应用 医案
近年来,笔者用桑白皮汤加减试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其中门诊36例,住院3例;男26例,女13例;年龄50~65岁23例,66~79岁16例。
本组患者确定诊断均符合1972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会议制订的标准,其中单纯型31例,喘息型8例;急性发作期13例,迁延型17例,临床缓解9例;合并阻塞性肺气肿17例,肺心病者4例,有15例还患有其它疾病。
治疗方法 桑白皮汤组成:炙桑白皮30g,半夏、黄芩、黄连、栀子各10g,苏子9g,杏仁、川贝母各12g。
以上方水煎取汁500m l,1dl剂早晚服。
痰浊壅肺(痰湿型):临床表现长期反复咳嗽,咯痰量多,色白呈泡沫状,短气喘息,胸闷,恶寒,食少脘痞,倦怠乏力,舌白苔腻,脉滑等症。
去黄连、山栀,加地龙10g,僵蚕5g,炙紫菀30g,炙冬花20g。
痰热郁肺(燥热型):咳逆喘息气粗,烦躁胸满,痰黄或白,粘稠难咯,口干咽燥,或身热恶寒,小便黄溲,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加麦冬、鱼腥草各20g,全瓜蒌15g,葶苈子各9g。
肺肾气虚(虚衰型):临床表现以喘促气短、声低气怯、甚至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闷心慌、神疲乏力、形寒汗出,舌淡或紫黯,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去黄芩、黄连、山栀,加五味子25g,肉桂12g,冬虫夏草10g,胡桃肉、炙款菀、炙冬花各20g。
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观察以自身对照为主,前两型属标证,10d为1疗程,虚衰型2个月为1疗程,临床治疗1疗程以上者为统计对象。
治疗结果 近期疗效,参照197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广州会议制订的统一标准评定。
临控率67.1%,控显率46.7%,总有效率91.3%。
单项症状及临床分型疗效见表1、2。
表1 单项症状疗效统计(例%)
症状临控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咳嗽2367392.2%
咯痰25112197.2%
喘息432284.6
远期疗效:每年以11月上旬或复发时开始按上方辨证用药,随证加减,每疗程约15~25d,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