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

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完全排行榜作者:博客中国 2003-8-15 9:52:42出处:博客中国()全球竞争力报告出炉中国的高科技应用处于劣势晨报讯:(记者袁满)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令世界瞩目。

日前,国际权威机构世界经济论坛首次用英文以外的语言--中文公布了2002至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

而在该年度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升至第33位,竞争力跃升了6位。

全球竞争力报告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角度对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

在参与调查的80多个国家中,中国的总体成长竞争力(GCI)上升了6位,从第39位上升到第33位;而微观经济的竞争力(MICI)上升了5位,从第43位上升到第38位。

在主要的经济指数中,中国的投资率、国民储蓄率以及人均GDP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位列第一、二、三位。

世界经济论坛专家彼得K·康纳利斯指出,“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已超过其他大部分国家……中国的综合排名上升归功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在报告中,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指数的排名高居第8位。

报告认为,中国的竞争力优势主要在于国民储蓄率、政府对经济的推动以及公司创新能力、工资和生产率等方面。

但在高科技应用、公司营销深度、股票融资以及银行稳健性方面处于劣势。

其中,在影响成长竞争力的三个成分指数中,技术指数仅排名第63位。

总体成长竞争力(GCI)排行榜微观经济的竞争力(MICI)排名* Using 2002 formula2003年“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名单中的上榜网站,在中国的商业领域确立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并在为其自身、所属行业、背后的企业创造着价值,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商业机器上的重要一环。

他们所代表的商业模式、探索历程以及商业成就并不逊色于以往的任何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融入经济主流之后,变革中的商业正因此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2003“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分类列表【互联网周刊专稿】以网站的名义——2003“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调查说明2003年“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调查并非是《互联网周刊》在这一领域内的第一次调查活动,《互联网周刊》对于中国网站的梳理和推荐最早开始于2000年,“一点百网舞龙年—百家优秀网站推荐”的结果至今依然被众多网站视为其在当时取得成功的标志。

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在其后的3年中经历了巨大变化,各个商业网站围绕生存和发展的主题做出了不同选择,除却风险投资,更多的产业资本开始进入这一新兴领域,网站也开始提供更为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与2000年的那个时期相比,“优秀”这个积极而正面的词汇因为难以定义、概念模糊,对于中国互联网站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科学和具有说服力的评判标准。

3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企业以及众多网站都在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以为自己在这个商业社会确立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们一方面还在提升点击率和浏览量,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探索与商业和众多国民经济行业的融合之路,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挖掘自身的商业价值和商业化潜力。

与2000年以前的那个“概念制胜”阶段相比,3年来,中国网站在埋头苦干,探寻商业热点并且抓住了诸多机会。

这是中国网站寻求传统商业、企业以及用户承认其价值的3年,也是逐步受到认可的3年。

一方面,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超越了“信息”这一单一层次,客户指向也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传统商业领域的众多企业正在通过网站出售产品、拓展合作伙伴、加强产业联盟,甚至网站已经成为实施企业战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以网站和传统商业企业为代表的这两种势力正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汇集于一点,进入本次调查候选名单的很多网站都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为了全面展现这个趋势,2003年《互联网周刊》在8月5日正式推出了“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调查活动,在综合考虑第三方网站流量排行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共有225个网站进入候选名单。

从8月5日至17日,在网上调查过程中,候选网站共获得了513388张选票。

在结果统计过程中,各网站流量高低和网上调查得票数多少是影响其最终能否入选的因素之一,除此以外,我们还着重考虑了如下因素:该网站的商业模式、成长性和战略价值。

我们认为一个网站所采用的商业模式是其在市场获得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营收状况则是评价其商业模式的直接指标之一;成长性是衡量一个网站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一些网站由于所处行业或者具有独特背景,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或者企业的战略具有重大影响,他们在这方面的价值依然要得到体现。

为此,《互联网周刊》与众多企业战略专家、电信专家一起,综合考虑上述评价方向,评定出2003年《互联网周刊》“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

由于这100个入选网站分属不同的领域,知名度、影响力、商业成就不尽相同,客观的、可量化的财务指标也不能全面体现他们的商业价值,很难基于这些数据对他们进行排名,因此,我们仅按照他们域名的字母顺序公布这100个入选网站,并按照: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网络服务、行业、企业、IT、教育、娱乐的类别进行划分,但无疑,这100个网站代表了当今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

由于时间因素和各公司对于信息的公开程度不同,一些优秀网站未能入选,我们希望这些具有商业价值的网站能够进入下一年度上榜名单。

从1998年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推出“一网通”领跑网上银行业以来,四大商业银行迅速跟进,网上银行业务呈蒸蒸日上的态势。

AC Nielsen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网上银行用户已由2000年下半年的90万人增加到目前250万,到200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4亿。

目前已经触及基本网上银行业务(包括浏览银行网站)的人占频繁上网人数的23%。

Media Metrix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07 年,搜索引擎市场将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整个搜索引擎市场的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

这个数据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巨大的商机,然而商机的捕捉取决于如何协调搜索引擎的产业链。

曾经百度和新浪的费用之争还让人记忆犹新,它反映了技术提供商向门户收钱,门户却不知该向谁收钱的产业链断裂。

搜索排名的出现有效地衔接起了这种断裂,企业只要交纳较少的费用,其网站就可以在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搜索结果中优先显示,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

技术提供商与门户、门户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用户,以及技术提供商与企业和个人用户,都开始建立起立体的联系。

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1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长187.6%。

网络游戏近10亿元的市场规模仅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根据IDC的研究,2002年电信业务由网络游戏产生的直接收入高达68.3亿元,是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7.5倍;IT行业由网络游戏产生的直接收入达32.8亿元,是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3.6倍。

据预测,2003年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0亿元左右,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将会呈现井喷式增长。

(互联网周刊)博客中国最新专题:一份改写全球知识产权发展历史的报告作者:博客中国 2003-8-26 15:41:51出处:博客中国()查看专题全貌,请点击进入:最新专题——《整合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每一个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人,每一个关心知识产权问题的人,每一个对知识产权问题有兴趣的人,都应该认真读一读这份报告,因为一份少有的有着发达国家良志和智慧的报告。

这仅仅是一份研究报告的发布会,但是来到会场发表演讲的阵容却格外庞大:包括2002年9月1日刚刚上任的WTO总干事素帕差博士(Supachai Panitchpakdi),英国国际发展部部长Clare Short MP,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Dr Kamil Idris。

这份报告就是由“知识产权委员会”(CIPR)完成的《整合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Integra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evelopment Policy)。

这是第一份站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角度,而由发达国家赞助和完成的知识产权报告。

我们相信,历史将会记住这一时刻,记住这一份报告。

因为,它将是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里程碑,将从此大大改变人们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帮助纠正不合理的知识产权舆论导向和政策制定。

2002年9月12日出版的《经济学家》,对此作了相关报道,文章写道:委员会主席、斯坦福法学院教授John Barton希望无论是富裕国家还是贫穷国家,都把知识产权看作发展的工具,而重新纠正“知识产权保护越严自然就越好”的观念。

这份报告就是集中了律师、政策制订者、学者、产业领袖和生物伦理学家,重点关注知识产权怎样才能为世界贫穷国家带来好处。

核心的观点非常明确:发展中国家要避免照搬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除非这些措施对自己真正有益,真正能够促进自身发展。

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是由英国政府帮助创建的独立机构。

成员包括斯坦福法学院教授John Barton,Royal Society副总裁John Enderby教授,知识产权法律师Daniel Alexander,阿根廷Buenos Aries大学教授Carlos Correa,印度科学与产业研究委员会主任Ramesh Mashelkar博士。

写作这个报告是为了研究“如何能让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包括TRIPS在内的国际协议文本范围内,最好地被设计来有益于发展中国家”。

论文考察和论证的主要是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和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

报告分为八章,分别是:1、知识产权与发展;2、健康;3、农业与基因资源;4、传统知识、共享的途径和好处、地理标识;5、版权、软件和互联网;6、专利改革;7、制度能力;8、国际架构。

报告作者认为:“太长时间以来,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被视为富国的粮食和穷国的毒药。

我希望这份报告的论证不要这样简单。

”报告明确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就是一种经济和商业权利。

“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就如同评估税收政策一样。

没有人能够宣称,税收收得越多越好。

但是,现在却有一种趋势,认为知识产权保护越严越好,而且是不言而喻的”。

“发达国家里,存在中一支强大的院外游说力量,宣称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是对商业有益的,使公众受益最大,也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

他们相信并争辩说,既然知识产权是好的,那么保护得越多就越好。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相信并争辩说,如果知识产权保护是坏的,那么知识产权保护得越少越好”。

“记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作为集团的科技差距,对于评估这种对立的观点是重要的。

中低收入国家大约占世界GDP的21%,而研发支出还不到世界的10%”。

“发明创造者的私人利益源自消费者的花费,特别是当消费者是穷人时,这可能与基本人权,例如生存权,相冲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