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河南省鄢陵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下列各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1产生红褐色沉淀B.图2溶液颜色变红C.图3放出大量气体D.图4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后沉淀溶解2.质量相同的两种气体A、B,在同温、同压下,A的密度小于B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摩尔质量比B大B.A占的体积比B大C.A的物质的量比B大D.A的分子数比B多3.①用天平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④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A.①②④B.①④C.③④D.②④4.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A.5.6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B.n g Cl2中有m个Cl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可表示为n m5.35C.标准状况下,11.2L M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M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2D.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均含有1 mol 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5.有一种固体化合物M,M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均能够电离,下列关于M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只能是碱类B.M只能是盐类C.M一定为电解质D.M可能为非电解质6.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 mol·L-1,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的是()A.Fe2+、Na+、NO、Cl-B.Mg2+、NH、SO、NOC.H+、K+、Cl-、CH3COO-D.K+、Mg2+、CO、OH-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N A个水分子B.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C.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1.12 L CO2均含有0.1N A氧原子8.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9.溶液中有0.2mol XO4-,加入0.3mol Na2SO3恰好反应,已知Na2SO3被氧化成Na2SO4,则还原产物中X的化合价为A.+1 B.+3 C.+4 D.0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 +2H2O =Na+ +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6H+=2Al3+ +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 +6H+=2Fe3++3H2↑11.在常温下发生以下几个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5B2=2A3++2B-③2B-+Z2 =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B.Z2在①③反应中为氧化剂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4->Z2>B2>A3+D.X2+是XO4-的还原产物12.一定量CO2通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得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加入n(HCl)与生成n(CO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入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可能大于22.4 LB.A溶液中n(NaOH)=2n(Na2CO3)C.A溶液中既含Na2CO3,又含NaHCO3D.A溶液中一定只有Na2CO31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 mL 3.0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在相同状况下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5,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 )A.2.7 g B.5.4 g C.6.75 g D.8.1 g14.将8 g铁片放入100 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铁片变为8.4 g,则原c(CuSO4)为()A.0.5 mol/L B.0.25 mol/L C.0.025 mol/L D.0.125 mol/L 15.下列关于金属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l2O3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B.FeO在空气中受热,会被氧化为Fe3O4C.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Na2O2属于两性氧化物D.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分别为1∶2 和1∶116.下列各组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只需要用试管和滴管两两互滴就能鉴别的是( ) A.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B.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硫酸C.硫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D.硫酸铜、盐酸、硫酸二、填空题17.(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2和CO,它们的质量之比为,密度之比为。
(2)在50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100 m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3)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L溶于水形成100mL溶液,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将此溶液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
18.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
(1)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
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也可用下图表达。
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其中水为__ _剂。
(2)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
关于双氧水,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反应中,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A.Na2O2+2HCl ═ 2NaCl+H2O2B.Ag2O+H2O2 ═ 2Ag+O2↑+H2OC.2H2O2 ═ 2H2O+O2↑D.3H2O2+Cr2(SO4)3+10KOH ═K2CrO4+3K2SO4+8H2O②保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 )(填序号)(3)焊接铜器时,可先用NH4Cl 除去其表面的氧化铜再进行焊接,该反应可表示为:4CuO+2NH4Cl △ 3Cu+CuCl2+N2↑+4H2O①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氧化剂是。
③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④反应中若产生0.2 mol的氮气,则有 mol的电子转移。
19.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熔融态的电离方程式:NaHSO4。
(2)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在滤液中依次滴加过量NaOH溶液、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
滴加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
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发生此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
20.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实验小组利用A制备Al(OH)3的操作流程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Ⅰ、Ⅱ、Ⅲ、Ⅳ四步中分离溶液和沉淀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______,该实验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 _。
(2)根据上述流程,写出D 、E 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沉淀D________;溶液E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②、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__________ __ _;③________ _____。
21.把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到2 mol ·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2 mol ·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金属铝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 。
(4))()(Al n Mg n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5)80~90 mL 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A.将氯化铁饱和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A错误;B.三价铁离子遇硫氰化钾变红色,二价铁离子不变色,故B错误;C.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NaOH过量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继续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AlO2,沉淀溶解,故D正确;故选D。
2.A【详解】A.在同温同压下,A的密度小于B,由ρ=m/V,质量相同时,A的体积较大,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 m相同,则A的物质的量大于B的物质的量,A的摩尔质量较小,A项错误;B.A的密度小于B,由ρ=m/V,质量相同时,A的体积较大,B项正确;C.在同温同压下,A的密度小于B,由ρ=m/V,质量相同时,A的体积较大,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 m相同,则A的物质的量大于B的物质的量,C项正确;D.A的物质的量大于B的物质的量,则A的分子数较多,D项正确。
答案选A。
3.A【解析】试题分析:①用天平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称得的溶质质量偏小,最终导致浓度偏低,正确;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使得溶质质量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正确;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得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错误;④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使得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正确;①②④正确,A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溶液配制4.B【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的状况不知无法求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A项错误;B、ng Cl2的物质的量为n/71 ,所含氯原子数为:(n/71)×2NA,则有 n/71×2NA=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 35.5m/n,B项正确;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C项错误;D、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设都为1mol,则n(CO)=1mol,n(CO2)=1/2 mol,n(O3)= 1/3mol,则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3 =6:3:2,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5.C【解析】试题分析:A、该物质可以是盐、碱、金属氧化物等,A项错误;B、该物质可以是盐、碱、金属氧化物等,B项错误;C、电解质的定义就是熔融或者水溶液可以导电的物质,只要熔融状态下导电就必然是电解质,C项正确;D、非电解质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自身都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离子,不导电,D项错误;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