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1-4次作业

预防医学1-4次作业

预防医学1-4次作业《预防医学》第1次作业1. 气体、蒸汽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哪条途径进入人体内 [1分]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汗腺E.眼睛2. 影响健康的因素来自 [1分]A.生活方式B.环境条件C.生物遗传因素D.医疗卫生服务E.以上都是3. 下列哪一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 [1分]A.发病有地区性B.群体发病C.能早诊断,治疗预后较好D.病因明确E.存在剂量-反应关系4. 二次污染物是指 [1分]A.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B.比一次污染物毒性变小的污染物C.空气中长期存在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D.一次污染物沉降后,再次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E.一次污染物受某些因素作用后,转变成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5. 铅主要蓄积在 [1分]A.肾脏B.肝脏C.脂肪D.血液E.骨骼6. 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1分]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B.神经系统的损害C.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D.肝肾的损害E.皮肤的损害7. 广义职业病是指 [1分]A.有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疾病B.有生产性毒物引起的疾病C.有生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D.与职业有关的疾病E.有生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8. 下列不是环境污染物造成的远期作用是 [1分]A.化学烟雾作用B.致癌作用光C.致畸作用D.致突变作用E.损伤免疫功能9. 哪一个不是缺碘性地方病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 [1分]A.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B.甲状腺素合成减少C.甲状腺胶质过量分泌D.促使甲状腺增生肥大E.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10. 目前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来源于 [1分]A.工业生产污染B.农业生产污染C.交通性污染D.生活性污染E.自然污染11. 关于健康的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分]A.在临床上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不是确定是否健康的唯一依据B.人类的健康水平直接与其生存的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C.处于代偿状态暂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人,不能认为是健康D.研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作间断的健康效应谱E.健康是人体对其生存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二者保持正常的动态平衡12. 预防医学的目的是 [1分]A.预防疾病,促进健康B.消除一切致病因素C.可以治愈的病人,恢复健康D.照料无法治愈的病人,减少痛苦E.解除疾苦,减轻疼痛13. 慢性苯中毒可引起 [1分]A.巨幼细胞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低色素性贫血14. 第一级预防的内容不包括 [1分]A.消除或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B.预防接种、合理营养C.健康咨询、健康教育D.开展婚前检查E.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15. 职业病的诊断依据包括 [1分]A.职业史B.现场劳动卫生调查C.临床表现D.实验室检查E.以上都是16. 多种毒物同时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于每种毒物分别作用的总和,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 [1分]A.联合作用B.单独作用C.相加作用D.相乘作用E.拮抗作用17.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 [1分]A.精神(心理)紧张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非电离辐射E.有毒物质18. 氟中毒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1分]A.氟与钙结合沉降在骨中B.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C.形成氟磷灰石D.使恒牙的牙釉质钙化变色E.使牙釉质疏松多孔19. 第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1分]A.控制和消除致病因素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C.防止健康人群发病D.积极治疗易患急病,防止病残E.研究新的治疗药物20. 地方性砷中毒表现出的皮肤三联症是指 [1分]A.一个患者同时有皮肤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皮肤过度角化B.一个患者有皮肤色素脱失C.一个患者皮肤色素沉着D.一个患者的皮肤过度角化E.以上都不是21.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型是 [1分]A.工业污染型B.饮水型C.燃煤型D.饮食型E.饮茶型22. 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1分]A.全社会的人群B.对于环境变化敏感的人群C.接触环境致病因素的人D.机体对疾病抵抗力较低的人群E.高危人群23. 某种化学物在体内不一定能捡出其存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 [1分]A.物质蓄积B.功能蓄积C.体内蓄积D.生物浓集E.生物转化24. 属于第三级预防内容的是 [1分]A.预防接种B.产前检查C.康复治疗D.筛检E.抽样检查25. 决定生产性粉尘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1分]A.生产性粉尘的浓度B.生产性粉尘的分散度C.生产性粉尘的溶解度D.生产性粉尘的化学性质E.生产性粉尘的荷电性26.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1分]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C.一种疾病的病原,不依靠人体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D.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E.一种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27. 生产性有害因素所致损害主要包括 [1分]A.劳动能力减退和工伤B.工伤和尘肺C.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D.工伤、肿瘤和职业病E.职业中毒、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28. 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 [1分]A.职业性有关因素B.职业性有害因素C.职业性致癌因素D.有害因素E.危害因素29. 水俣病是由于食入被下列哪种物质污染的水体中生长的鱼贝类所致 [1分]A.砷B.甲基汞C.有机铅D.酚E.有机氯30. 下列疾病那种属于是工作有关疾病 [1分]A.慢性铅中毒B.急性苯中毒C.矽肺D.石棉肺E.心血管疾病31. 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 [1分]A.神经B.心脏C.肝脏D.肾脏E.甲状腺32. 矽肺是 [1分]A.由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中毒B.是由粉尘引起的全身性疾病C.是由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D.生产性毒物引起的全身性中毒E.是由物理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33.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布规律是以下几项,除了 [1分]A.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B.内陆患病率高于沿海C.高山、边远地区患病率高于离海较近地区D.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E.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34. 生物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传递关系通过哪种形式体现 [1分]A.新陈代谢B.食物链C.生态平衡D.生物放大作用E.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35. 研究和制定环境中的最高容许浓度,又要研究制定最低供应量的物质是 [1分]A.非必需元素B.必需元素无C.有毒元素D.机化合物E.有机化合物36. 下列哪项不是判断地方病的依据 [1分]A.当地不同居民的发病率均高B.外地类似居民的发病率均低C.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降低D.外地迁入该地的居民均不发病E.当地动物中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37. 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比较多见的是 [1分]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畸D.致癌E.致突变38. 关于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 [1分]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C.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D.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公害39. 个体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改变称为 [1分]A.反应B.剂量反应C.阈效应D.阈值E.剂量效应40. 地方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1分]A.痛痛病B.氟骨症C.氟斑齿D.龋齿E.水俣病41. 2002年列入我国职业病名单中的职业病有 [1分]A.10类115种B.9类100多种C.7类100多种D.6类100种E.5类99种42. 因地质地理原因,是某地区土壤饮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导致该地区居民发生一种特殊性疾病,该病称为 [1分]A.地球化学性地方病B.甲状腺机能亢进症C.慢性营养性缺乏病D.代谢障碍病E.维生素C缺乏症43. 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1分]A.烃类和NO xB.SO2和NO xC.CO和NO xD.颗粒物和烃类E.SO2和颗粒物44. 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通常出现机率最大的是 [1分]A.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B.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C.机体代偿疾病前状态D.患病E.死亡《预防医学》第2次作业1. 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 [1分]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B.肉毒毒素食物中毒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D.埃希杆菌食物中毒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2. 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RR)危险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1分]A.求同法B.差异法C.同异共用法D.共变法E.类推法3. 因果关联是指 [1分]A.暴露与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B.暴露与疾病排除偏倚后的关联C.暴露与疾病有时间先后的直接关联D.暴露与疾病分类资料存在的关联E.暴露与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倚关联4. 甲型肝炎的发病在每年3-5月份有升高的现象,流行病学称该现象为 [1分]A.暴发B.季节性C.周期性D.长期变异E.流行5. 某单位调查了1000人的HBsAg的携带情况,其中45人阳性,该调查最合适的流行病学描述指标是 [1分]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感染率E.死亡率6. 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 [1分]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同异并用法E.类推法7. 河豚鱼毒素是一种 [1分]A.溶血毒素B.α-受体阻断剂C.β-受体阻断剂D.神经毒素E.以上都不是8.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1分]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解释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E.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9. 哪个季节河豚鱼含毒素最多,易发生中毒 [1分]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E.无季节性10. 下列哪项中表达不恰当 [1分]A.流行病主要从群体水平探讨病因B.临床医学主要从个体水平探讨病因C.流行病学可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病因线索D.临床医学验证病因可靠E.病因研究的方法有实验医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11. 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1分]A.关联的时间顺序B.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C.关联的可重复性D.终止效应E.关联的特异性12. 1998年共发生200例某病患者,在1998年初已知有800例患者,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终人口数1000万人。

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则 1998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1分]A.0.4B.0.8C.1.6D.约2.0E.10.013. 传染病的城乡分布差异较大,城市多发于农村的传染病是 [1分]A.肠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虫媒传染病D.动物源性传染病E.蠕虫病14.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1分]A.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B.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C.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D.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E.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15. 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1分]A.传染源B.传播途径C.传播媒介D.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16. 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哪两个层次 [1分]A.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C.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D.宿主的因素和非宿主的因素E.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17. 流行病学研究是一种 [1分]A.分子生物学方法B.微生物学方法C.宏观的方法D.动物实验方法E.数理模型方法18.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典型的症状为 [1分]A.腹痛、腹泻B.剧烈呕吐C.发热D.神经系统症状E.紫绀19. 在确定前后果的时间顺序上,哪种研究方法最好 [1分]A.横断面研究B.生态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实验性研究20. 通过描述疾病年龄分布探讨病因,最好的方法是 [1分]A.横断面分析B.出生队列分析C.发病率分析D.死亡率分析E.队列分析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分]A.辅助病因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范畴B.只要致病的生物因子存在,疾病一定发生C.所有疾病都有明确的必要病因D.必要病因是组成各种充分病因的不可缺少的部分E.必要病因是疾病唯一病因22. 地方性甲状腺肿呈地方性分布,属于 [1分]A.地方性B.自然疫源性C.统计地方性D.自然地方性E.世界性23.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1分]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C.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24. 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1分]A.并非掌握某种疾病的全部病因机制后,才能对该病采取预防措施B.即使查明了病因后,也未必需要针对直接病因采取预防措施C.只要切断病因链上的某一环节,就可防止疾病的连续发生D.疾病的预防措施可针对宿主、环境及致病因子的任何一种E.疾病的预防措施只是针对病因而言25. 毒蕈中的常见原因是 [1分]A.加工方法不当B.加热不彻底C.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D.误食毒蕈E.不恰当的保存方法26.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1分]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C.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D.只研究疾病的防治措施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7. 毒蕈中的四种类型中不包括的是 [1分]A.胃肠毒型B.神经精神型C.溶血型D.脏器损害型E.麻痹型28. 下列细菌污染食品后通常不引起感官性状改变的地为 [1分]A.沙门菌B.肉毒梭状芽胞杆菌C.葡萄球菌D.副溶血性弧菌E.变形杆菌29. 某地连续5年统计胃癌死亡率以判断发病趋势,下列哪一种计算较合理 [1分]A.各年粗死亡率比较B.各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C.各年性别标化死亡率比较D.各年死亡率比较E.各年死亡专率比较30. 对接触石棉粉尘的职业人群进行了为期20年的随访观察,观察期内89人死于肺癌,若以当地全人口的肺癌死亡率作标准,计算得到预期死亡人数12人,则其标化死亡比是 [1分]A.12/89B.89/12C.89-12/89D.89-12/12E.89/12/123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1分]A.研究疾病发生概率B.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C.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D.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因素及确定防治措施E.进行统计学检验32. 某因素与疾病可能有因果关系,下列哪种观点不正确 [1分]A.患者中有该因素的比例高于非患者B.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呈现剂量-反应关系C.消除了该因素可减少发生疾病的危险性D.所有患者中均可发现该因素E.暴露于该因素必须在疾病发生之前33. 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 [1分]A.疾病的患病率高B.疾病的发病率高C.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D.联系的强度不明显E.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偏倚34. 进行调查研究必须设立对照的有 [1分]A.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研究、实验研究C.队列研究、实验研究D.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35.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 [1分]A.禽类和蛋类B.含淀粉多的食品C.肉类D.发酵食品E.海产品36. 一项胃癌的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标化死亡比)如下:,根据此研究结果表明 [1分]A.胃癌与移民无关B.胃癌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C.胃癌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D.胃癌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有关E.胃癌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无关37. 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 [1分]A.宿主B.遗传因子C.环境D.生物环境E.社会环境38. 表现为神经毒作用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 [1分]A.沙门菌食物中毒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E.肉毒梭状芽胞杆菌食物中毒39. 下列哪种食物中毒有特效解毒药 [1分]A.河豚鱼食物中毒B.亚硝酸盐食物中毒C.毒蕈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E.沙门菌食物中毒40. 关于流行病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分]A.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B.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C.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为数学流行病学研究D.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E.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41. 下列哪一项最合适描述癌症分布 [1分]A.患病率B.发病率C.罹患率D.死亡率E.病死率42.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1分]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43.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的特征 [1分]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治疗为主的特征44. 某地统计脑卒中粗死亡率上升,而标化死亡率下降,这是因为 [1分]A.该地人口老龄化B.该地发病率上升C.该地人口较年轻D.该地发病率下降E.该地对脑卒中防治措施不得力45. 下列哪项不是男性发病多见的主要原因 [1分]A.可能与解剖生理特点、内分泌和代谢因素有关B.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较多C.可能与机体免疫力有关D.男女职业特点不同E.男女生活方式、嗜好、行为等不同46. 食物中毒与其它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1分]A.潜伏期短B.很多人同时发病C.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D.病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E.发病场所集中47. 某单位会餐的100人中,有30人因食某一被弧菌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三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 [1分]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续发率E.感染率48. 下列哪项关于病死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1分]A.病死率多用于慢性疾病,较少用于急性传染病B.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可不考虑可比性C.病死率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D.病死率分母是同期平均人口数E.以上都不正确49.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述哪种食物而引起 [1分]A.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B.腐败变质的食物C.有毒食物D.动物性食物E.植物性食物50. “肠源性青紫”本质是 [1分]A.亚硝酸盐食物中毒B.毒蕈中毒C.有机磷中毒D.含氰苷植物中毒E.鲜黄花菜中毒51.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分]A.死亡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B.患病率常用于说明慢性病的公共卫生学意义C.患病率调查对病程短的疾病意义不大D.发病率的用途比患病率大E.病死率可以说明某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某医院的治疗水平52. 下列哪项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1分]A.发生于气温较低的季节B.多为植物性食品C.有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品D.潜伏期较长E.都是活菌致病《预防医学》第3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并联试验的灵敏度为 [1分]A.22.61%B.26.13%C.34.17%D.37.69%E.无法计算2. 某一特定筛检试验,用于患病率较低的人群时,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1分]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B.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C.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E.以上都不是3. 吸烟者肺癌发病率为48.33(1/10万人年),非吸烟者为4.49(1/10万人年);吸烟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294.67(1/10万人年),非吸烟者为169.54(1/10万人年),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1分]A.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10.8,心血管疾病是1.7B.吸烟发生肺癌的危险比心血管疾病高C.对人群而言,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要比肺癌大得多D.去除吸烟危险因素后心血管疾病病例数的减少将会多于肺癌E.去除吸烟危险因素后肺癌病例数的减少将会多于心血管疾病4. 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 [1分]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E.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5. 在进行某病的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组成是 [1分]A.具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B.没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C.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D.患该病的病人E.未患该病的人6. ,血糖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 [1分]A.26.13%B.34.17%C.99.76%D.99.87%E.无法计算7. 某地以往调查人群血清AbsAg感染率为10%,现拟作复查,研究者规定容许误差为0.1P,应该抽查多少人 [1分]A.400﹡0.1∕0.9=44B.400﹡0.9∕0.1=3600C.400﹡70∕30=933D.178﹡0.1∕0.9=20E.178﹡0.9∕0.1=16028. 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1分]A.寻找病因线索B.因果推断C.确定病因D.验证病因E.以上都不是9. 为评价一种家用“简便”妊娠试验药盒的效果,其试验结果与医院常规的妊娠诊断试验结果见下表:,该药盒的阳性预测值是 [1分]A.42.65%B.50.88%C.42.86%D.35.00%E.40.00%10. 抽样调查时不能以样本大小和抽样设计来适当控制的误差是 [1分]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D.标准误E.标准差11. 在研究饮酒和心肌梗死发病关系时,考虑到年龄可能是一项混杂因素,为了比较饮酒者和非饮酒者的心肌梗死发病率,可以采用何种方法控制年龄因素的混杂作用 [1分]A.计算标准化率B.多因素分析C.限制D.匹配E.盲法收集12. 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1分]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调查C.疾病监测D.病例报告E.队列研究13. 对5000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糖尿病病人161例,测口服葡萄糖2h后的血糖,以血糖大于6.16mmol/L(110mg/dL)为阳性,小于6.16mmol/L(110mg/dL)为阴性进行筛选,查得真阳性154人,真阴性为3971,则符合率为 [1分]A.99.82%B.95.65%C.82.06%D.82.50%E.15.06%14.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AR)为 [1分]A.0.04%oB.0.89‰C.92.7‰D.87.5‰E.0.49%o15. 如果孕妇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出生婴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对危险度为3,意味着 [1分]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大0.3倍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大3倍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0.3倍D.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3倍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2倍16. 对于性传播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应该应用哪种试验方法 [1分]A.高灵敏度试验B.高特异度试验C.高可靠性试验D.高符合率试验E.高精确度试验17. 某因素与某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衡量指标是 [1分]A.相对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C.病因分值AD.特异归危险度E.比值比18. 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分]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验证病因假说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D.探索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验证病因假说E.描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可进行临床比较19.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2.6,95%的可信区间为1.7~3.4,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1分]A.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2.6倍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D.率差为1.7E.该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20. 现况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 [1分]A.某病的发病率B.某病的二代发病C.某病的患病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