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

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


三、城乡统筹规划
3、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镇区:集中布
置镇级教育、文 化、体育、医疗 等社会设施。
中心村:布置
基本的幼儿园、 卫生室、小型菜 场、便民超市、 村民管理机构、 派出所等基本生 活服务设施。
三、城乡统筹规划
4、镇域交通体系规划
➢改造328省道镇区 段(道路红线宽度 40米)、拟建阜新 高速构成对外交通 系统。
• 在地形标高低于防洪标 高的地区合理布置排水 泵站。
四、中心镇区规划
11、污水工程规划
• 镇区污水处理厂:选 在沿河下游,与中心 镇区保持一定距离。
• 污水通过各支管汇到 主管,经过污水处理 厂处理后排入河流。
四、中心镇区规划
12、电力工程工程规划
规划充分利用老集镇现有的供电设 施,保留现有的变电站,电力管网 并接老集变电站。
一、规划总论
一、规划总论
1.4 中心镇区公共服务设施
卫生院
小学
镇政府
银行
中学 加油站 营业厅
一、规划总论
1.5 小结
• 交通便捷,便于与周边联系。 • 依托高速下道口,积极发展与公路运输相关的仓储物流。 • 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 镇区所在地道路交通与配套设施方面较为完善。 • 公共服务设施较齐全 • 城镇体系发展不充分,镇区用地结构不合理 • 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阜阳市临泉县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
(2014-2030)
第五组
组长:李梦婷 组员:叶雅楠、秦晗、韦慧琴、杨倩倩、王冠雅
汇报目录
规划总论 城镇发展战略 城乡统筹规划 中心镇区规划 规划实施
一、规划总论
1、老集镇概况:
老集镇地处临泉县东南部,土老路、宋老路、滑老路交汇 于此,S328 线穿境而过。现辖17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 55194 亩,人均 0.85 亩。这里有省级一级敬老院,有世 行贷款建设的水厂,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清嘉庆年间,在 老集设颍州二府,这里有“驿口桥”、“甜水井”、“银
➢东南部现代畜牧 养殖:打造特色养 殖,带动区域经济 的活力区。
三、城乡统筹规划
6、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禁建区 ➢限建区 ➢适建区
三、城乡统筹规划
四、中心镇区规划
1、镇区现状分析
1、整体建设比较零散,土地利用率比较低 2、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3、道路缺乏系统规划 4、老集镇目前水系众多,绿化环境尚未形成,开 放空间系统缺乏,绿化水平低。集镇的景观风貌 尚未真正形成 5、城镇体系发展不充分,镇域经济和服务职能仍 显单薄缺乏吸引力 6、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管理,沿街建筑形式单调, 街道景观效果差 7、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功能不合理 8、居住环境还待改善
四、中心镇区规划
6、绿地系统规划
• 规划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绿 化和广场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的规 划手法,以港河等水系为核心, 创造一个生态和谐、环境优美、 舒适宜人的城镇绿色空间。
• 公共绿地以“点-线-面”的布局 方式,规划在镇区滨水空间、主 要发展轴线、外环路和内部有条 件的道路设置一定的绿化景观带, 面向周围田园绿化的切入形成开 放式的绿色空间。
两轴、三极、四强、多点”中的 8个一般镇之一。 • 镇村职能结构:完善其作为镇域 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乡共 同协调发展。
2、发展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
•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

• 历史悠久,在嘉庆年间便 设有颍州二府,还有“驿 口桥”、“甜水井”、 “银杏树”、“美人桩” 等文化古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规划原则 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3.要素集聚,集约发展原则 4.突出中心,完善服务原则 5.因势利导,分期建设原则
一、规划总论
5、规划期限与空间层次
规划期限 近期:2014-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四、中心镇区规划
13、电信工程规划
• 规划保留现状电信所未来 在开发的新区新建电信所 。
• 规划老镇区保留现状邮政 设施,未来结合新区开发 建设邮政支局,以满足居 民用邮需求。
四、中心镇区规划
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管理用地, 教育机构用地, 文体科技用地, 医疗保健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 集贸市场等用地组成。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35.06公顷 ,占城镇用地的8.35%。
四、中心镇区规划
9、给水工程规划
• 规划近期拟在充分利用现有 给水设施的前提条件下,在 西区新建地下水厂2万吨/日 水厂一座。
规划空间层次 第一层次:镇域范围 老集镇行政管辖范围。老集镇所辖地域面积59.5平方公里, 老集镇下辖12个行政村、175个自然村。 第二层次:规划区范围 第三层次:中心镇区
二、城镇发展战略
1、上位规划分析
临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 2030年城镇人口3.2万人 • 市域城乡体系空间结构“一核、
一、规划总论
2、上轮规划分析
➢ 临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城镇性质:
临泉县东部副中心、商贸型城镇、现代化滨河城镇。
城镇规模
(1)县域城镇化水平 临泉县域2015年城镇人口约33.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 75%;2020 年城镇人
口约42.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1.5%;2030 年城镇人口约59.1万人,城镇化水 平为76.65%。
2、镇村体系规划
三、城乡统筹规划
➢ 现状
2、镇村体系规划
中心镇区: 老集镇区
行政村: 12个
自然村: 175个
三、城乡统筹规划
三、城乡统筹规划
2、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镇域村 镇体系规模 结构划分为 三级:
一级:中心镇 区:老集镇区 二级:中心村: 周庄户村、赫庄 村、李湖村、顺 河村、南于楼村、 李大庄、东马寨 村、崔庄村、南 刘寨村9个 三级:基层村
四、中心镇区规划
4、用地布局规划
镇区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工业用 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构成: 1.居住用地约183.15平方公里,占 城镇总建设用地43.69%。 2.工业用地用约45.35公顷,占城 镇总建设用地的11.51%。 3.公共设施用地面积约为35.06公 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8.35%。 4.绿地面积40.22公顷,占总用地 9.59%。
综合以上预测结果,确定老集镇城镇人口:
p2020(近期)镇区人口=(28000+25588)÷2≈26000人 p2030(远期)镇区人口=(55229+55243)÷2≈55000人
1、镇域空间结构规划
一心:中心镇

一带:界南河
景观带
两轴:328省道、
066县道
多点:规划后
的9个中心村
三、城乡统筹规划
(2)老集镇镇区人口:2030年老集镇镇区人口规模为3.2万人,用地规模3平方 公里。
一、规划总论
3、修编背景
• 发展要求的转变 • 上位规划修编
• 区域发展背景转变 • 城镇经济发展 • 重大设施建设
一、规划总论
4、规划目的与原则
规划目的: 应对区域交通设施等建设引起的城镇发展格局的转变,统筹安排各项 建设用地,指导城镇建设,实现老集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依据
四、中心镇区规划
7、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充分利用地形现状良好的自然环 境优势,以“两带、一环、多节点、 多脉”构筑镇区整体绿色空间骨架 “两带”指中心镇南北滨水景观风貌 带; “一环”指中部整合后的环形水系; “多点”指区域内道路广场景观绿化 节点; “多脉”指中心镇内部多条水系所形 成的滨水绿化空间。
向北发展:现状多为农
田,地势平坦;高速下
道口,便利的对外交通,
将带来县域产业集中,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
故北部作为主要发展方
向。
向东发展:村庄较多,
受到省道328线和滑老
河阻隔,且用地腹地较
小,省道是老集镇的主
要对外联系道路,车流
向西发展:高 速公路高架由 东向西延伸建 设,所以在老
量大导致交通堵塞问题 及其附带的恶性环境问 题,不利于镇区联系和 环境提升。
杏树”、“美人桩”等文化古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区位分析
一、规划总论
一、规划总论
1.2 社会经济现状
截止到2013年底,国民生产总值27652万元,同比增长 15%,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总值15283万元,同比增长9% ,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生产总值4985万元,同 比增长 26%,第三产业(商贸、餐饮、其他行业)生产 总值8584万 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
业;依托高速下道口,积极发展与公路运输相关的仓储物流。 • 实现镇域社会、经济和城镇空间的协调发展
二、城镇发展战略
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 人口规模预测 (现状人口组成)
❖ 人口规模预测 (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二、城镇发展战略
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
老集镇现状城镇化水平24.76%,参考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每年提高 约1.5~2个百分点的水平,考虑规划期间开发区建设带来的人口和 周边村庄纳入镇区带来的城镇人口增加的因素作用较大,推算老集 镇城镇化水平2015年约为41.3%, 2030年约为60%。
二、城镇发展战略
二、城镇发展战略
2、发展条件分析
不利条件
• 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 理
• 城镇体系发展不充分,基础设施 建设滞后,社会服务系统不健全
• 水系众多,但未形成多层次的生 态绿化系统
• 城镇风貌特色不明显
二、城镇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