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1)复习

刑法学(1)复习


C 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 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的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
• 依照保护管辖原则,“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 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 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 的除外。 • 依照普遍管辖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 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的,适用本法。“
3、下列机关中,( BC)有权进行司法解释。
A 公安部 B 最高人民法院 C 最高人民检察院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4、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 种情况属于( BD )。 A 论理解释 B 文理解释 C 司法解释 D 立法解释
刑法的基本原则
• 刑法基本原则就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 法制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精神、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 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的准则。
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 教学科研单位 或者专家学者
学理解释
文理解释 方法 论理解释
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包括单词、 概念、术语,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
填空题:
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 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 扩张解释 作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 限制解释 作狭义于字面意思的解释
1、刑法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 主要特征 (界定标准) 2、刑法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 质和基本精神 3、刑法基本原则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 刑事司法意义
• 罪刑法定原则就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 明文规定不处罚”。基本要
求 1、法定化,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
阶级性质:阶级属性。 法律性质:刑法在整个法律体 系中所具有的特征。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 范围更为广泛。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刑法解释的含义及其种类
• 刑法的解释就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 刑法的解释,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立法解释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效力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 依照属人管辖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 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 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 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 可以
刑法规定区别对待的处罚 与原则刑罚制度
刑法分则设立轻重不同的不同 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
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司法要求
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 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选择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BC)
分析案例
• 被告人奥格雷,男,33岁,某国民航飞 机副驾驶员。某日,被告人奥格雷与机组人 员一道执行该国国内航班飞行任务。在飞机 航行至东经118。06’00“、北纬52。40’00” 上空时,被告人用事先准备好的折叠刀威逼 机长,迫使机长改变航向,飞机飞入我国领 空,并降落在我国黑龙江省甘阳南县上吉岗 乡农田里。 请分析:对奥格雷劫机行为能否适用我国 刑法予以处理?
5、根据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6、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所作的解释。
7、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 其常委会。
二、选择题 1、我国刑法的斗争对象是( C )。 A 一切违纪违纪行为 B 一切违法行为 C 一切犯罪行为 D 一切危害社会和行为 2、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但是”表示的是( )。 B A 对前段的补充 B 对前段的限制 C 对前段的强调 D 对前段的例外
刑法溯及力的含义和我国刑法解决 溯及力问题的原则及其法律体现
•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 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从旧原则 从新原则 从新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就是指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 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 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 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 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 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犯多大的罪,就 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 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
立法要求 依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设置体现区别对待的刑 罚制度和轻重有别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
领域 领陆、领水、领空 我国的船舶、航空器或者我国的驻外使、领馆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国境内 犯罪行为在我国领域内实施,但犯罪结果发生于国外 犯罪行为实施于国外,但犯罪结果发生于我国境内
法律有特别规定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 外交途径解决
2、实定化,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必须作出实体性规定 。 3、明确化,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典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 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 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A 罪刑法定原则
C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
2、“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 A 罪刑法定原则 C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填空题:
B 罪刑相当原则 D 罪责自负原则
1、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 定罪量刑 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 超越法律规定 的特权。

答:对奥格雷的劫机行为可适用我国刑法予以处 罚。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问题,我国采用的是以 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的刑事管辖权体制。 •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 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所谓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的全部空间区域。 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行为 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本案 中,奥格雷的劫机行为,其结果发生在我国黑龙江省甘 阳南县上吉岗乡农田里,而被告人奥格雷不是享有外交 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所以不受“法律有特别规定” 的条款限制,由此可见,对奥格雷的犯罪行为能适用我 国刑法予以处理。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 的例外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 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 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度变 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批准施行 刑法典施行后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度的特别刑法的规 定。刑法典与特别刑法发生法规竞合时,应适用特 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予以处理
刑法空间效力的含义和我国刑法解 决空间效力的原则及其法律体现
•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它所 要解决的是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属地原则 属人原则 保护原则 普遍原则
普遍原则
属人原则
保护原则 属地原则
具体体现:
• 依照属地管辖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 法。”
刑法学(1)复习
第一章 刑法概述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学的概念与性质
•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 狭义刑法,指把规定犯罪与刑罚的一般原则和各种具体 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刑法典。
• 广义刑法,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它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又称单行刑 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又称附属刑法、 附属刑法规范)。 • 刑法的性质
从旧兼从轻原则
不定项选择:
1、下列人员中,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 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 AD )
A 国家公务员 B 司法人员 C 武装警察部队官兵 D 现役军人
2、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BD ) A 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B 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的法 定化具体 表现 1、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
2、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3、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 1、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
刑罚的法定 化具体表现
2、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
3、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就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 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基本要求
1、刑法具有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和强制性最为严厉两个显著特点
2、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刑罚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3、我国刑法的任务体现为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 统一。
4、刑法条文中用“但是”所引的内容在学理上称为但书,它表示对前段情况的 补充、对前段的例外或者对前段的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