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件第九章地形图应用
◆当相邻两根等高线之间的 图上 d 30毫米时,地面坡 度 i 3.33%。取d =30毫米
d
d
d
d
d
d
d
d
d
d d
dd
作图时,A、B间路线最短。
08.02.2021
课件
29
工程建设中的 地形图应用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应用
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断面图
二.确定汇水范围
三.场地平整时的填挖边界 确定和土方量计算
2.过A作格网平行线
900
3.用比例尺量X、Y
设量得X=38.6m
800
Y=41.3m 则 XA= 700+38.6= 738.6m 700
h v Y . A
X
YA=1100+41.3=1143.3m
600
考虑图纸伸缩时,求出伸缩
系数10/v,10/h(10、v、h单 500 位均为厘米),对 X、Y 分 1000 1100 1200 1300
0.0625
64
08.02.2021
课件
16
(二)基本图幅编号法(上海)
将坐标原点置于城市中 心,X、Y坐标轴将城市 分成Ⅰ、Ⅱ、Ⅲ、Ⅳ四 个象限,以城市地形图 最大比例尺1:500图幅 为基本图幅,图幅大小 50cm×40cm,实地范围 为东西25Om、南北200m。
08.02.2021
课件
17
例如,某点坐标(7650,-4378),求其在1: 1000图上的编号?
计算出X、Y方向的起始编号 n1=[int(abs(7650))/400]*2+1=39 m1=[int (abs(-4378))/500]*2+1=17 其在1:1000图上的编号为Ⅳ39-40/17-18
08.02.2021
900
ABtan1
yB xB
yA xA
800
(9-2-3)
700
AB
.A (XA,YA)
.B (XB,YB)
600
5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1000
08.02.2021
课件
26
例坐标反算
例:在图上量得A、B坐标为:
XA= 845.6m XB= 683.2m YA=1140.3m YB=1378.5m
AB =180°–RAB
= 124°17′07″
500 1000
A . AB DAB
1100 1200 1300 1:1000
.B 1400 1500
08.02.2021
课件
27
四.点位的高程和两点间的坡度量测 四.点位的高程和 两点间的坡度量测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量测
1.点位高程:可根据等高线目估
◆两种分幅方法: 梯形分幅——用经线、纬线划分图幅范围。 矩形分幅——用纵横坐标格网线划分图幅范围。
◆统一编号或根据实际需要编号。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
梯形分幅也称为国际分幅,按照国际的统一 规则分幅。
08.02.2021
课件
7
1. 1:100万地图国际分幅和编号
1. 1:100万地形图的 分幅与编号
第九章第十章
第九章
地形图应用
08.02.2021
课件
1
内容提要:
第九章内容提要
第九章 地形图应用
学习要点
◆地形图应用概述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应用 ◆其它的地形图应用
08.02.2021
课件
2
§9-1 地形 图应用概述
地形图应用概述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二.地形图的识读 三.地形图的分幅
510倍。
2.作断面图 ◆从A沿AB直线,量与各等高线交点的水平距离标
于横轴;
◆取各点的高程为纵坐标,标点位;
课件
22
§9-2 地形图 应用的基本内
容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一.点位的坐标量测 二.两点间的水平距离量测 三.求图上两点间的坐标方位角 四.点位的高程和两点间的坡度量测 五.在图上设计等坡度线
08.02.2021
课件
23
一.点位的坐标量测
一.点位的坐标量测
例:量测A点坐标
1000
1.恢复A点所在格网
08.02.2021
课件
30
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断面图一.根据等高线地形 图绘制断面图
用途:道路、隧道、管线等工程设计,如纵坡设计、
边坡设计、土石方量计算,等。(P271 图9-12)
作法:(图9-12)
1.绘制纵横坐标轴 ◆横坐标轴表示水平距离,比例与地形图比例尺同。
◆纵坐标轴表示高程,高程比例一般比水平比例大
2.图解法 ◆用比例尺直接在图上
量测A、B距离。(应 考虑图纸伸缩)
600
5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1000
08.02.2021
课件
25
三.求图上两点间的坐标方位角 三.求图上两点间的坐标方 位角
1.解析法
◆在图上量测A、B坐标,1000
计算A、B的方向角:
52
E
•G
HE=51.0m, HF=48.3m, HG=51.9m
• 51
2.两点间坡度
50
坡度公式:
i= tan=
h D
=
h d•m
(9-2-6)
49 48
例:设量得F、G的图上距离为28.5mm,
求F、G之间的平均坡度(点的高程见上)。
•F 1:500
解:平均坡度
i=
h D
=
h d•m
=
51.9-48.3 0.0285•500
l:500比例尺图幅在第一象限 中的编号(Ⅰ3/3 、 Ⅱ2/3)
按坐标的绝对值 x=0~200m编号为1, x=200~400编号为 2……;y=0~25Om 编号为1,y=250~ 5O0m编号为2……; 依此类推。x、y编 号中间以斜杠(/) 分隔,成为图幅号
08.02.2021
课件
18
每2*2幅l:5O0图构成1幅
=0.2526=25.3%
地面倾角 14.2°
08.02.2021
课件
28
五.在图上设计等坡度线
五.在图上设计等坡 度线
例:要在A、B间选定一条满足坡度为i3.33%的最短路线。
解:由坡度公式 i h h : D dm
h 0.0333
d m
d
d h 0.0333 m
5 1000 30(毫米) 0.0333 5000
08.02.2021
P264 图9-3
★
课件
J-50
8
我国在1:100 万国
●1:100万地形图为国际统一分幅,每一幅图为际分幅中的位置
纬差4°的纬圈和经差6°的子午线所形成的梯形。
●我国在1:100 万国际分幅 中的位置:
●编号: 例:北京所在
的图幅编号 为 J—50
08.02.2021
M
48°
L
44°
K
40°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 36°
I 32°
H 28°
G 24°
F 20° E 16°
D 12°
C 8°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B 4° A
84° 90°课9件6°102°108°114°120° 126° 9
2. 1:50万、1:2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及编号2. 1:50万、1:20万分幅 及编号
共4幅。
编号 例:J-50-5-(15)-b
08.02.2021
课件
14
分幅关系示意图
分幅关系示意图
1:50万
A,B,C,D
J-50-A
1:100万 J-50
1:20万
[1],[2],┉,[36]
J-50-[1]
1:10万
1,2,┉,144
J-50-1
1:5万
A,B,C,D
J-50-1-A
1:1万
求DAB、AB。
解 : 进行坐标反算
1000
X= 683.2- 845.6=-162.4 900 Y=1378.5-1140.3=+238.2
DAB=√(-162.4)2+238.22=288.29 800
RAB =tan-1
Y X
=tan-1 1.466749 700
=554253 第Ⅱ象限 600
[36],共36幅。
编号 例:J-50-[3]
08.02.2021
课件
10
3. 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及编号
3. 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及 编号
在1:100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12等分得1:10万的图幅:
经差 6/1230'
纬差 4/1220'
分成:1、2、3、……
144,共144幅。
编号 例:J-50-5
◆在1:100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2等分,得1:50万的
图幅:经差 6/ 23 分成: 纬差 4/ 22 A,B,C,D四幅
编号 例:J-50-A
◆在1:100万图幅基础上行、列 都6等分,得1:20万的图幅:
经差 6/61
P265 图9-5
纬差 4/640 分成:[1]、[2]、[3]、……
08.02.2021
课件
11
4. 1:5万、1:2.5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及编号 4. 1:5万、1:2.5万比例尺图的分 幅及编号
◆在110万图幅基础上行列都2等分就得到15万的图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