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莫里斯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第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 风格。 第三,提倡哥特风格和其它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扑实无华、良好功能。 第四,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第五,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大量的装饰都有 东方式的,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装饰特征,采用大量的卷草、花卉、鸟类等 为装饰动机,使设计上有一种特殊的品味
公司创立初期,其设计特色基本上是“红色之家”的延续。韦伯设计体积较大、 结构坚实而风格明快的家具,莫里斯设计造型生动而色彩新颖的“雏菊”壁纸,一 些“拉斐尔前派”的画家则作色彩浓重、描金加黑的室内装饰。他们所倡导的新产品 设计以中世纪的设计形式为典范,并坚持手工制作的方式。
“红色小屋”建筑设计的四条基本原则
功绩
1 建筑和室内设计 2 家具设计 3 陶瓷设计 4 金属工艺设计 5 染织品设计 6 平面设计
莫里斯的老师
约翰`罗斯金 19世界著名学者和理论家,对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和植物学都 有一定的研究,在前半生曾作为优秀的美术批评家留下大量的著作。 主要观点: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以及思想状况等密切相 关,艺术的衰落应该寻找它的社会根源。 艺术创造应回到自然中去,并对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加倍赞赏,要更 忠实的表现和以更完美的技艺来反对当时的恶俗。 “我们不需要新的建筑风格……传统的建筑形式已经足够完美,而且比 我们自己所能创造的远为优越。”
威廉 ·莫里斯
————现代设计之父
组员:贾新新 张翼 陈倬豪 郑云凤 范玥
生平简介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 出生地:英国 沃尔瑟姆斯托 称号:英国诗人兼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人 现代设计之父 装帧之父 主要经历: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建筑系 1856年毕业后进入斯特里特设计事务所,后加入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1859年与牛津同学合作开设建筑设计事务所建造了位于肯特郡的“红屋” 1861年与马歇尔·福克纳成立设计事务所,第一个将建筑、室内装修、 家具、灯具……即整个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体化设计 1888年倡导成立了艺术与工艺展览协会
“红房子 ”
1859年,为了结婚,与同学菲利普·韦伯共同设计建造了 位于肯特郡的贝克利·希斯的住宅“红色之家”是莫里斯美 学思想的体现。该建筑和家具设计是菲利普·韦伯负责的, 而室内设计和家具布置的设计则是他本人和画家乔兹、 马托克斯·布拉奥一起进行的。这个“红色之家”被看做是 莫里斯运动的雏形,一群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 于1861年组织了“莫里斯公司”
强调的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少数人的活动; 二、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提倡新产品的设计应以中世纪的设计形式为典范,并坚持采用手工制作方式,而排 除机械生产的可能性。
设计思想(二)
莫里斯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反对传统、对严重扼杀创造力的新古典主义大加抨 击,但却又对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兴趣盎然;他肯定艺术家应负时代和社会的责 任,却否定工业革命后机械生产所能产生的价值。
评价
莫里斯是一位复杂的人物,在政治上和设计上他是激进的,但他又深深地迷恋传统, 有时还体现出强烈的浪漫色彩。他是一位积极的社会主义者,主张社会平等和反对压迫, 但在其晚年却出现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他的社会主义理想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他的设 计又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他所接受的设计委托多是豪华宫殿的室内装修设计。因此, 要全面了解莫里斯,我们必须将他的理论与他的实际工作分别开来。前者体现了他对未来 “乌托邦式”的理想,后者又不得不与英国工业化的现实相适应。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 象正是这一时期设计改革家们的共性
成长经历
莫里斯年轻时原本立志成为神职人员,然而他在进入牛津大学之后才发现艺术才 是他真正想追求的。 在17岁那年,他随母亲一道去参观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水晶宫”国际工 业博览会。 并说其中的产品为“可怕的怪物”,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他,促使他投 入设计事业。 曾携同学游历法国,被法国庄严宏伟的哥特式建筑折服,立志要做一名推广哥特 建筑风格的建筑师。 后受主张忠实自然新画风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的影响,做一名拉斐尔前派的画家 1859年真正投入设计事业。
主要作品及设计风格
雏菊
果园
主要作品及设计风格
海蓝墙纸
菊花墙纸Βιβλιοθήκη 主要作品及设计风格银莲花图案
玫瑰图案
主要作品
画像
画布
传奇玫瑰
快乐花园
主要作品及设计风格
纹饰设计的三个原则:
崇尚中古哥特式风格 坚持师法自然 注重设计的统一性、完整性
设计思想(一)
哥特建筑风格和自然主义风格在设计中广泛运用。
1877年撰写了一篇文章《小艺术》明确提出了设计思想:我们没有办法区分所谓 的大艺术(指造型艺术)和小艺术(指设计),把艺术如此区分、小艺术就会显 得是毫无价值的、机械的、没有理智的东西,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失去了小艺 术的支持,大艺术也就失去了为大众服务的价值,而成无毫无意义的附庸,成为 有钱人的玩物。 重视传统手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发扬光大。
功绩
威廉莫里斯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不满足与仅仅做一个理论先导,而坚持做一个不懈探 索的实践家。 作为一个造诣不凡的图案家,最能展现其艺术才华的是他所做的大量壁纸,一生共完 成了600多种纺织品的设计。《果树女神波莫娜》是最有名的作品。 1890年创办了著名的凯尔姆司各特出版社,致力于复兴中古的装帧风格,以对抗19世 纪庸俗放纵的商业化装帧。为了推行中世纪风格复兴了久已废弃的哥特式粗黑字体。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最为精美、最著名的作品,素有“世界上最美之书”的美誉。 家具方面,风格始终与莫里斯的主张保持一致。好友罗赛蒂设计的座椅“苏赛克斯椅” 是莫里斯本人最喜欢的作品,完美的体现了莫里斯的精神追求和设计思想。
“工艺美术运动”的新主张 1 强调艺术家与工程师力量的结合,认为艺术与美并非只局限于绘画和雕刻范畴。 2 强调手工操作的优异技能,认为机械生产必然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 3 强调新的设计形式的建立不应忽视中世纪的价值,认为“人生春在这样丑恶的环境之中 决不能构想出美的东西 4 强调“设计制作一贯作业的方式”
莫里斯的追随者
1880年形成一股振兴手工艺、探索艺术与设计相结合道路的社会潮流,相当一 大批青年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以及业余爱好者成为莫里斯忠实的最随者。
较为突出的有马克默多、摩根、克兰、阿什比、司各特等。 1 阿瑟 马克默多是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中的一名主将,早年接受建筑师培 训后在莫里斯的影响下转向了日用品的设计。1882年创设了“世纪行会”。该 行会先后创办了《木马》、《工作室》等颇具影响力的刊物。 2 威廉.德.摩根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中最杰出的陶艺家。1872年在伦敦著 名的陶瓷生产中心切尔西区设窑厂。 3 沃尔特·克兰 杰出的平面设计师以及陶瓷、染织装饰家,也是当时极具影响 力的理论家和教育家。最大的贡献体现在书籍装帧、插画设计等方面。
这幢房子充分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思想,创立了建筑设计 的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在形状、装饰和材料上,每个室内都应该是结构和面的逻辑派生。 第二,每个室内都必须具有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个性。 第三,每一个室内都应该如实地展现其结构成分。 第四,每个室内,从最大的面积到最小的细节,都必须使用与整体相协调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