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3题破山寺后禅院PPT课件

93题破山寺后禅院PPT课件

题破山寺后禅院
1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
常建简介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 长安(今陕西 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天宝中年为盱 眙尉。后隐居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 守,交游无显贵。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 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题 材较窄,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 的。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 军墓》等。今存《常建诗集》三卷和《常建 集》两卷。
3
写作背景
• 由于诗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 游览名山古刹,云游四海,寻幽探胜。
• 竹径通幽,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 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 中间四句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 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 抒发了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感情。
4
词语注释
1.初日:初升的太阳。 2.竹径:一作曲径,径:小路。幽处:幽深的地方。 3.禅房:僧侣的住所。 4.悦:使愉快。鸟性:鸟的性情。 5.空:使……空,使没有杂念,使净化。 6.万籁:各种声音。此:这里。 7.但:只。 8.磬:寺院诵经、斋供时敲钟击磬作为信号。
5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清晨我走进这破山古寺,初升 的太阳高高的照着树林。
7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间小路通向幽静的去处,
清静的禅房更显得草木深深。
8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 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 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 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 愤慨和反感。
1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4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5
11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 静衬静,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 的景色 。
12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 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 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 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 作动词,“使……空”。
明媚的山野风光使飞鸟更加 快乐,潭中的清影使人的心境 得到净化。
9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各种声响都在这里消失,只 能听到寺院里撞击钟磬发出悠 扬的声音。
10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 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 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 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古 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 宁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