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圣才出品】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圣才出品】

第11章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11.1核心讲义
一、病人心理
(一)病人概念与病人角色
1.病人
病人是患有各种躯体、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碍、神经精神性疾病的人,不论其是否求医。

2.病人角色
(1)病人角色的特点
①减免平日“正常”的社会责任;
②有接受帮助的义务;
③有恢复健康的责任;
④有寻求医疗帮助的责任。

(2)角色适应问题
①角色行为冲突;
②角色行为缺如;
③角色行为适应;
④角色行为减退;
⑤角色行为强化;
⑥角色行为异常。

(二)病人的求医行为
求医行为是指因疾病困扰而导致的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

影响病人采取求医行为的因素有:
1.对疾病或症状的主观感受;
2.症状质和量的影响;
3.心理社会因素影响。

(三)病人的心理需要
1.接纳的需要;
2.尊重的需要;
3.提供诊疗信息的需要;
4.安全需要。

(四)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及干预
1.门诊病人的心理要求
(1)希望能及时就诊并得到良好的医护对待;
(2)期盼明确的诊断及妥善治疗。

2.急诊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干预
(1)因起病急,缺乏心理准备,表现出焦虑、恐惧和不安。

或发出呻吟声和呼救,或
发生“情绪性休克”,表现为无主诉、冷漠、平静。

医务人员积极、快速、有序地投入抢救,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
(2)行为退化,情感幼稚,表现出辗转呻吟,哭喊不宁,激惹性增高,乱发脾气。

对此要热情、耐心地护理与安慰病人,正确引导,使之正确对待疾病;
(3)心有疑虑,总希望有家属陪伴,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医务人员沉着、机智、果断、积极救治病人,可以增加病人和家属的安全感。

3.住院病人的心理问题
(1)环境突变的心理问题;
(2)生活方式的不适应;
(3)工作及家庭生活中断的心理问题。

4.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
(1)手术病人的一般心理
心理压力很大,对手术意外表示担心。

对医务人员有依赖心理。

有些病人因病情较重,因而绝望,拒绝治疗。

(2)手术前病人的心理
心理负担很重,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焦虑恐惧加剧,坐卧不安,甚至留下遗嘱。

(3)术前心理准备
调整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认识,缓解心理冲突,使之更容易配合手术;并减轻病人术中的痛苦,促进术后恢复。

心理准备应因人而异。

(4)手术后病人的心理问题
出现术后抑郁和角色行为退化,表现为沮丧、悲观、心理退化;甚至产生自我概念的模糊及缺陷心理、羞怯心理,精神负担重;有的病人会出现幻肢症和幻肢痛。

二、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及其意义
1.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就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

社会认知和人际吸引理论与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1)社会认知的结果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
(2)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

2.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医患关系有以下特征:
(1)医患关系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维护病人健康为目的;
(2)医患关系是一种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3)医患关系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

3.医患关系的作用及意义
(1)良好医患关系是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2)良好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3)良好医患关系可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健康恢复。

(二)医患关系模式
1.主动—被动型;
2.指导—合作型;
3.共同参与型。

(三)临床医学中的人际交往
1.言语交往
(1)交谈的原则
①尊重病人;
②有针对性;
③及时反馈。

(2)交谈技巧
①注意倾听;
②体会病人的感受;
③善用问句、引导话题;
④及时和恰当的反应;
⑤抓住主要问题。

2.非言语交往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目光接触;
(4)人际距离与朝向;
(5)语调表情。

1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病人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

A.抑郁
B.愤怒
C.焦虑和恐惧
D.敌意
【答案】C
2.手术病人术前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

A.抑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