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用于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 的一种政策手段,它是通过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量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 调节金融机构头寸以影响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的。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
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采用什么样的资产进行操作,改变银行体系准 备金总量而达到控制基础货币投放,影响整个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它是公开 市场操作的载体,是整个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外贸顺差不断增大以及引进外资的不断扩大,导致购汇人民币占款不断增加。 ➢ 现行的结售汇体制导致中央银行不得不成为市场的出清者。
超额准备金制度的制约
高额准备金率带来存款准备金较大的空间,对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制约较大。
公开市场操作科学性有待提高
主要是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储备货币规划、改变被动操作局面
具体要求:一是明确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领域的职责和目标;二是制定货 币政策决定的公开过程;三是让公众获得关于货币政策的信息;四是中央银 行的责任心和诚信保证;五是金融管理机构的作用、职责和目标;六是制定 和报告金融政策的过程;七是公众获得金融政策信息的程度;八是金融机构 的责任心和诚信保证。
中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程度
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是中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目标。中国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 买卖有价证券调节基础货币供给。即通过调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总量,实 现货币供应量的计划目标。
8
2.2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过程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作用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关于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有关法律规定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程序 为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准备的有关材料 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程序
6
2.中美两国公开市场操作比较
7
2.1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原理和目标
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原理
中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M=-B,其中, M表示货币变动,B表示债券的变动。即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是中央银行在公开 市场上进行的货币与债券之间的互换。实际上,中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 作的基点就是基础货币以及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核心是 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可以增减的有关资产项目的操作,调整资产总量, 从而达到控制负债的目的。一旦控制住基础货币也就控制住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传导机制
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机制为:在准备金操作目 标下,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买卖债券来调节非借入准备金水平,以推动银行体 系内准备金数量或水平的变化,从而改变银行体系内准备金需求与准备金供 应之间的利率水平,并通过M1和M2的货币乘数的作用,引起经济货币供应 量(M1、M2)相应的产生变化。
14
3.3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债债券市场提供的操作平台有限
➢ 国债数量不足,公开市场难以有效调控和运用。 ➢ 国债期限结构的不合理,极大地限制了公开市场操作对它的依赖。 ➢ 中央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资产偏少。 ➢ 国债市场发育不完善。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不足,操作工具不足的原因是多样的:
公开市场操作透明度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透明性标志――价格招市场业务操作的背景与现状
12
3.1 中国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金融背景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经济背景 公开市场操作的体制背景
13
3.2 公开市场操作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本情况 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阶段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经验 公开市场业务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9
2.3 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议事机构及决策过程
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体系和决策机构 中国货币政策议事机构 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程序和为会议提供的材料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决策与具体操作过程
10
2.4 中国货币政策与公开市场操作的透明度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与要求
透明度是指在通俗易懂容易获取和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政策的目标、 政策法律、机构和经济框架、政策的决定及其原理,与货币政策有关的数据 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责任范围。
进一步增加操作的灵活性
从以应急性操作为主发展到以防御性操作和前瞻性操作为主
15
4.中央银行操作工具的选择标准与比较
16
4.1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选择的标准
选择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的标准
总体来看,能够成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应具备以下特征: ➢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应具有债券工具的一般特征。一是债券信用等级高采 用的债券被全社会承认和接受,债券的流动性强易变现,交易成员愿意购买。 二是利率由市场决定。三是持有人的范围广。 四是债券的期限有利于交易的 活跃。五是债券的交易、托管安全、便利,最好是无纸化债券。 ➢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的使用与基础货币的增减有直接关系。 ➢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能够同度量地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应适应新的操作方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选取和运 用。
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实质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供应量来调节银行体系 内的准备金数量或水平,通过控制银行体系内准备金数量或水平,最终控制银行 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或者说公开市场业务操 作实际上是准备金与债券之间的互换。
4
1.2 公开市场操作传导的途径
5
1.3 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与汇率的影响
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的影响
一是通过公布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利率直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二是通过操作改变银行流动性数量,影响资金供求,从而影响利率水平。
公开市场操作对汇率的影响
对汇率的影响不直接,而是通过对利率的影响传导的到汇率上,但在外汇 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对汇率的影响是直接的。
2
1.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原理
3
1.1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原理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原理可以简单的用一个恒等式表示: △M=-△B
其中,式中M表示货币的变动,B表示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券)的变动。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的货币与债券之间的互换,通过 买卖债券达到扩张或收缩金融体系内的准备金的数量,进而控制货币供应的一种 交易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