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评估
管理因素
时间因素 忙时、闲时均是高风险时段。 (1)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竭尽全 力也无法完成全部工作,不能满足患者要求,势必导 致工作质量下降,护士处于疲劳的工作状态,致使在 工作中注意力松散、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缺陷甚至出 现护理事故。 (2)护理人员在工作过于轻松时容易放松警惕,同样是 高护理风险时间。
医生及其他因素
医生因素
以下几种情况时护士要提高警惕,竭尽全力做好护理工作。 (1)患者病情复杂,超出医生能力范围。 (2)医生责任心不强,忽视对患者的管理。 (3)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开展医疗科研项目时。 (4)医生知识、技能不足时。 (5)医生对待患者缺乏耐心造成患者及家属不满容易将矛盾转嫁于 护理人员,增加护理风险。 其他因素 (1)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也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氧气。 (2)病区防火、防盗、措施不力等。
病人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底线 最重要的,医院不能给病人造成伤害
——南丁格尔
病人安全反思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 人难免犯错,错误在所难免 万分之一的失误 对病人就是百分之百 病人的“安全和生命” 掌握在我们手中
护理安全管理反思
核心工作制度是确保病人安全的防御系统,而 病人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前提,是护理质量的底 线,不能失守。
三个最基本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 查对制度
护理人员风险
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是建立在对大量病例的直接观察 和诊治的动态体会之上,护理人员的的临床经验直接 影响其对病症的认知和判断力。 影响护理人员认知能力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身体 因素、情绪因素、环境因素、患者的疾病因素等。 对于少见病,护理人员能够认识的只有少数;对于罕 见病,能够认识的则凤毛麟角。
护理风险类别
1.护理差错事故 2.意外事件 3.护理纠纷 4.并发症
护工作粗疏、不严 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患者 造成了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 正常进行,但末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而护理 事故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 接造成患者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护理差错事故有:因执行医嘱不当 发生给药错误,包括忘记发药、药物发错患者、用药 时间错误、药物剂量或给药途径错误等;因护士对患 者查对不当引发的执行医嘱错误;因护理操作不当给 患者造成的伤害等。
重点关注的护理人员:
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上岗的人员
工作时注意力分散、 情绪状况不良、 业务能力欠缺的人员 身体欠佳的人员 自律性差的人员 护患交流障碍者。
管理因素
主要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时间因素。 人的因素 (1)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职责界限不清。 (2)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执行力不足。 (3)实习护生安排与管理不善,使护生在无 指导状态下工作。 (4)护士长对新护士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 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
护理风险识别
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 护理服务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及潜在的各种风 险进行系统地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 风险事故原因。
护理风险识别
护理服务过程中患者的流动、设备运转、疾病的 护理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风险的识别,实际上 也是一个动态监测过程。作为风险管理流程的第一步, 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成果直接影响着整个风险管理流程 的每一步,影响着最终的风险管理决策。全面、精确、 符合临床实际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成果,可以协助护理 管理者全面、清楚地认识医院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 依据风险的特性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 措施。
特殊病人需 求的识别
护理风险识别(评估)— 病人自身的危险因素
(1)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损伤重、 或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存在着 高护理风险。 (2)患者个体差异:如高度过敏体质患者,有应 用其他药物时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 (3)患者在出现健康问题后很容易出现认知与情 感的心理危机,出现心理危机后如没有及时得到护理 人员的有效心理支持,即可产生护患矛盾,甚至演变 成纠纷。
法律提示、安全提示
违法: 不巡视病房 不据实记录 不认真查对 不履行职责 不落实常规 不遵守制度
2008年卫生部推出 “十项患者安全目标”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2、提高用药安全 3、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 执行医嘱 4、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5、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6、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7、防止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8、防止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9、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护理风险与评估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各环节和 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 的临床护理活动都具有风险,因此要有效地防 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必须实施 有效的护理风险评估。
护理风险的特点
与护理行为的伴随性:犹如一把双刃剑
难以预测性:指护理风险的发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突然性和个体差异性。难以预测不等于不能预测。 难以防范性:难以防范不等于不能防范。制定相应的 防范和应对风险发生时的预案 后果的严重性:病情加重、或者造成新的损害、甚至 生命危险。
4
工作经验 低年资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及正确判断能力, 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易产生工作失误。 5 心理因素 护理人员因承受家庭与工作的多重压力, 造成护士身体疲劳、精神紧张或思想涣散,此时,较 易出现身心损害和护理工作质量滑坡。 6 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淡薄 护士法律知 识缺乏,重治疗,轻记录,护理记录书写水平不足, 存在着安全隐患。
护理风险评估
霍山县中医院 余冰冰
题纲
何为护理风险评估 护理风险的识别 护理风险类别 护理安全分析 以确保病人的十大安全
护理风险评估
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 通过对这些资料和数据的处理,发现可能存 在的风险因素搜集整理,确认风险的性质、 损失程度和发生概率,为选择处理方法和正 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管理因素
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主要包括物品、药品、环境三个方面。
(1)物品不齐或物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存在使用技术安全与医院感 染问题等,急救物品、设备不到位或使用中发生故障,都会影响 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抢救、治疗工作。 (2)药物管理不规范,如无包装的散支药品任意摆放,过期药品不 清理,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药品不分开放置,也无明显标识等。 (3)环境因素:①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不当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如地 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导致烫 伤等。②噪音:分贝太高影响患者康复。③空气:有毒有害气体 导致患者的损害,如病房装修、消毒液浓度过大等。
特殊治疗前后
案例
注射室护士为一位静脉注射病人准备药物,把 10%葡萄糖酸钙错取了10%KCL , 保障制度?补救措施?
整盒存放 专门护士管理 建立误推预案程序
停药
回抽5-10 ml血液
报告医生
静推10%葡萄糖酸钙20ml
静滴25%葡萄糖60-100ml
静滴5%SB100-200ml
监测
护理管理者要反思之一.二
1、分级护理制度落实了吗?床头标志明显 吗?几个一 级护理知道吗?病人对你巡视病房质量认可吗? 2、上下夜交接班----能确保病人安全吗? 护士状态:朦胧状态 病人状态:睡眠状态 床边交接:叫醒病人 高峰期:病情易变化
护理管理者要反思之三
3、中午班 和夜班护士独立值班与谁 查对? 注射后查对怎样才能实现? 肌注、静推药物吸药后放在同一 个无菌盘内? 治疗量大,省时与药效、副作用处理得到位吗?
保障护理安全
用药安全: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用药 正确的剂量 正确的途径 正确的病人 正确的观察
输液安全
医嘱 执行医嘱安全. 转录医嘱问题.医嘱执行时间 取药 摆药 加药 输液器 注射器 手 碘伏 止血带 血管选择 穿刺技术 输液过程中观察
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有效的沟通安全 入院 术前、中、后 特殊检查前后 饮食
并发症
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了现代医学 事件能够预见但却不能避免和防范的不良后果 如难免性压疮、产妇分娩出现的羊水栓塞等等, 由于并发症能够预见,所以医护人员需要事先 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让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当并发症发生时,患者和家属通常会主动配合 医护人员采取适当措施,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 所遭受的不良后果。
医院常见十大病人安全隐患
感染控制问题 一次性物品的质量 病人运送时出问题 病人身份 确认错误
护理记录欠准确
仪器障碍
十大隐患
药物错误
职业安全问题
病人跌倒
与病人沟通出问题
错误分流病人
护理风险识别(评估)—护士因素
1 专业知识 部分护理人员对疾病的治疗、护理知识 缺乏,不懂应该观察什么、应该做什么,盲目地执 行医嘱,如此工作存在着很大的护理风险。 2 工作方法 部分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护理程序去工作, 工作缺乏计划性,对患者病情不了解,缺乏对患者 的观察、判断。 3 工作态度 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发 现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存在问题而不汇 报,不处理。存在偷懒、侥幸、畏难心理,工作能 少干就少干,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细致,甚至对 患者的倾诉漠不关心,以致忽略重要病史,延误患 者治疗或抢救。
除了上述几类护理风险外,护理病案记录的 不完善或错误、仪器故障也是较常见的护理 风险
风险无处不在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护理工作中风险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