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历年中考文言文真题【2009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8分)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
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
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
”帝大悦,终宴。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七》)16.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4分)①朕不与迁官②良久不止1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帝素嫌其人()②良久不去()③帝怒形于色()④外间百姓正望雨()18.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刑以惩恶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①帝竟从其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左右皆震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课文《赵普》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严母教读》),完成16-20题。
(18分)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②,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选自《鸣机夜课图记》)【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诗人。
②夏楚:这里是责打的意思。
1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4分)①拥被覆双足②妹何托焉1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毕陈.左右()②儿怠.,则少加夏楚()③至.夜分()④诸姨尝.谓母曰()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①令铨坐膝下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铨张目视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请简要阐述文中母亲两次流泪的不同原因。
(2分)第一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6分)虹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
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①。
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
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
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⑦。
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
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
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卓帐:竖立帐篷。
②绡縠(xiāo hú):一种丝织品。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
(2分)①使人过涧②盖夕虹也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予使契丹()②相去数丈()③立涧之东西望()④逾山而去()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从文中找出任意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两个重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①。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②机阱:陷阱。
③宽简:宽松简易。
④便:安逸、安适。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因取旧案反覆观之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①读书辄成诵()②晚更号六一居士()③虽机阱在前()④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10.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分)【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7分)何陋轩记【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
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
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
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
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注释】①蔡:周代古国。
②上国:国都。
③詈:骂。
④郁:阻滞。
⑤莳:栽种。
⑥信:伸张。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分)就其地为轩以居予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人以为陋()②于是人之及吾轩者()③因名之曰“何陋”()④记之以俟来者()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
(3分)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
(4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