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验员岗位培训内容(DOC30页)

化验员岗位培训内容(DOC30页)

化验员岗位培训内容1、化验室操作工作安全分析水浴锅炉内不能断水,2、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操作员必须认真学习与操作规程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2、一切有毒或有恶臭物质的实验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3、一切易燃易爆物质或易挥发物质的实验,都应远离火源,并尽可能在通风橱中进行。

4、打开浓硫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塞时,应戴防护面具,在通风橱中进行。

5、稀释浓硫酸时,只能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反,必要时用水冷却。

6、加热试管时,管口不要指向自己或别人,也不要俯视加热的液体,避免液体溅出,把人烫伤。

7、蒸馏或提纯过程中严禁用明火、现场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8、使用烘箱和高温炉时,须确定自动控温可靠,以免温度过高,不得把易燃易爆物品放入烘箱和高温炉中加热。

9、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离室前用肥皂洗手。

10、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3、化学品库双人双锁管理规定4、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严格剧毒品的贮存、保管和使用,对我公司贮存、使用的液氨、硝酸、火碱以及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加强使用中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目的为了规范车间内危险化学药品管理,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防止误用、错用或随意操作,造成员工的伤害,使其使用和存放符合HACCP 及ISO14000要求。

做到专人发放、专人管理控制。

二、管理规范:1、贮存:化学药品必须存放在与生产现场独立的仓库中(其它任何场所均不得存放危险化学药品,包括盛放容器及包装),仓库中必须在醒目处贴有库房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区要做到通风和防潮,避免阳光直射。

对储存有特殊要求的化学品应严格按储存条件储存。

农药必须远离生产楼存放,必须由专人管理,如与其它化学品同一库房存放则必须进行有效的隔离。

2、专人管理:凡是化学品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所有的药品必须有危险化学品标签。

3、使用和发放:化学品必须专人使用,领用时由危险化学品专管人员发放,并做好发放记录,严禁其他人员倾倒和发放。

二、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管理:1、入库前应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进行检查,要求包装完整顿秩序、无破损,标识清晰。

合格的危险化学品办理入库,直接记入库房的危险化学品保管帐以备复查。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危险化学品不予办理入库,按公司相关要求处理。

2、化验室办理危险化学品出库时,要求化验室主任与库管员办理出库手续,并记录在危险化学品出库记录及危险化学品保管帐上。

三、危险化学品的贮存:1、化学危险品的贮存地点应根据其种类、性能设置相应的通风、防潮、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

2、危险化学品贮存过程中应按照其危害性进行分类并做好标识。

3、对于危险化学品,贮存过程中应与其禁忌物分开存放。

对于挥发性的危险化学品,贮存过程中不得将两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放在一起。

(两种不可混放的易挥发液体:乙醚—石油醚)4、对于毒害品,在贮存过程中应加双锁,钥匙由两个人分别保管。

领取时,须两人同时到场,方能打开。

三、操作规范:1、硝酸、火碱:(1)、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人操作,专人保管,保证其他人员不接触硝酸、火碱。

(2)、各车间在使用硝酸时,要将盛载硝酸的硝酸瓶放在塑料桶(有盖)的容器中进行搬运。

(3)、操作人员必须戴胶皮手套,穿防滑鞋,穿长袖服和长腿裤,并戴好口罩。

(4)、操作时需将硝酸、火碱按比例缓慢沿容器壁加入到冷水中(不得有飞溅,以防伤人),待酸、碱充分溶解后再将冷水加热。

(5)、酸、火碱接触到皮肤,必须用大量冷水冲洗,然后及时就医。

(6)、配制好的硝酸、火碱必须挂有明确危险标识。

2、消毒剂类(1)、制消毒剂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的专人。

(2)、消毒剂的配制必须保证严格按规定比例操作。

(3)、配制消毒剂人员应戴胶皮手套和口罩。

(4)、配置好的消毒剂应有品名、浓度和配制时间标识。

(5)、若未经稀释的消毒剂接触到皮肤,必须用大量冷水冲洗,然后及时就医。

(6)、搬运消毒剂时必须轻拿轻放,不可剧烈摇动,以防爆炸。

对过氧乙酸类的强氧化剂必须存放在10℃以下的通风场所。

四、管理细则:1、贮存和使用的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气体要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做到严格管理,防止意外;种类、性能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

2、剧毒品保管人员必须熟悉剧毒品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以便做好库温度控制与通风调解。

3、药品发放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发放时有准确登记(试剂的计量、发放时间和经手人)。

4、领用试剂时必须提前申请上报,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置成使用试剂。

5、剧毒试剂的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具。

6、盛装化学危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检查,消除隐患,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7、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专用贮罐、专用场地,并设专人管理。

8、化学危险品的贮存地点,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并根据危险品的种类,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

9、化学危险品进厂输入贮罐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防止混罐。

并配备专用的安全防护用品。

输入罐后要定期检查,不得有泄漏。

10、储存化学危险品的岗位,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容器上要有明显的标识或警告牌。

根据消防条例,配备合适的灭火设施或消防器材。

11、对储存化学危险品和易燃易爆气体的容器、钢瓶和安全附件要定期检验。

12、严格执行化学试剂在库检查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13、有毒化学品配制的全过程,须有人在旁监督,并在记录上体现。

有毒化学品每次的使用量应做相应记录。

14、化验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远离火源、热源。

在使用过程中如需加热挥发,须采用水浴锅加热,严禁使用明火。

15、使用过程中做好防挥发、防泄漏、防火等安全措施。

16、使用时,药品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以致打碎药瓶。

17、化验室所有药品要摆放整齐,标签完整、清晰。

对无标签或标签掉的药品和试剂需要经过鉴定,贴上标签后再使用,避免将不明内容物的药品直接倒掉或直接使用。

18、对使用后产生的废液不准随便到入水池内,应到入指定的废液桶或瓶内。

废液必须当天处理不得存放;产生的废液要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用化学方法中和处理。

并要建立废液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废液量、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地点、处理人。

五、应急措施1、火险:立刻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沙土和湿布灭火,如系酒精、乙醚或汽油等着火,切勿以水灭火;衣服着火可就地或靠墙滚动。

2、破伤:先除尽外物,用蒸馏水洗净,涂以碘酒或红汞。

3、火伤:可涂50ml/L鞣酸、20ml/L苦味酸或苦味酸铵苯甲酸丁酯油膏或龙胆紫液等。

4、灼伤:A、酸、溴、氯、磷或其它酸性化学药品所致的灼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50ml/L重碳酸钠或50ml/L氨水溶液洗涤中和之,并尽快就医。

B、强碱、氢氧化钠、金属钠、钾或其它碱性化学药品所致的灼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50ml/L硼酸溶液或醋酸溶液洗涤以中和之,并尽快就医。

C、石炭酸灼伤以浓酒精洗涤。

D、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着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若碱以50ml/L硼酸溶液洗涤;若酸以50ml/L重碳酸钠溶液洗涤,然后再滴入橄榄油或液体石蜡1-2滴以滋润之,并尽快就医。

5、食入酸碱或腐蚀性物质A、食入酸立即以大量清水漱口,并服镁乳或牛乳等,勿服催吐药,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B、食入碱立即以大量清水漱口,并服50ml/L醋酸、食醋、柠檬汁,或服油类、脂肪类以皂化之,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C、食入石炭酸或来苏尔,以体积分数为300-400ml/L的酒精漱口,并喝大量的烧酒或500ml/L的酒精,再服用催吐剂使其吐出,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六、排放:危险化学品在排放前须经过相应处理,要求排放的危险化学品不对人、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5、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使公司每一位员工熟悉在化学品库泄露事故发生时,每一位员工采取的行动,使整体的应急行动协调一致,对紧急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特制定化学品库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石河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化学品库化学品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理。

三、定义: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七大类。

四、健康危害:(硝酸)其蒸汽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咳嗽、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

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皮肤接触引起灼烧。

紧急事件:除灾害外也指所有事故,比如,人员伤亡,局部火灾,少量泄漏等均为紧急事件。

1、硝酸:其蒸汽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咳嗽,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口服可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皮肤接触引起灼烧。

2、(火碱)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烧;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出血和休克。

灭火方法:用水、沙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烧。

3、酒精(乙醇)。

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头痛、头晕、疲乏、恶心等现象。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干粉、砂土、二氧化碳。

五、急救措施:1、火险:立刻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沙土和湿布灭火,如系酒精、乙醚或汽油等着火,切勿以水灭火;衣服着火可就地或靠墙滚动。

2、破伤:先除尽外物,用蒸馏水洗净,涂以碘酒或红汞。

3、火伤:可涂50ml/L鞣酸、20ml/L苦味酸或苦味酸铵苯甲酸丁酯油膏或龙胆紫液等。

4、灼伤:A、酸、溴、氯、磷或其它酸性化学药品所致的灼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50ml/L重碳酸钠或50ml/L氨水溶液洗涤中和之,并尽快就医。

B、强碱、氢氧化钠、金属钠、钾或其它碱性化学药品所致的灼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50ml/L硼酸溶液或醋酸溶液洗涤以中和之,并尽快就医。

C、石炭酸灼伤以浓酒精洗涤。

D、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着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若碱以50ml/L硼酸溶液洗涤;若酸以50ml/L重碳酸钠溶液洗涤,然后再滴入橄榄油或液体石蜡1-2滴以滋润之,并尽快就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