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变动成本总额 销售收入总额
或=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单价
× 100% × 100%
两者关系: 边际贡献率 + 变动成本率 = 1
.
第二节 保本分析
一、保本点的计算原理 1.什么叫保本点? (盈亏临界点、损益平衡点、够本点)
即企业经营在不赚不亏情况下应该达到的销 售量(或销售额)
• 确定产品的保本点是本量利基本分析模型中 的核心内容。
10
50000 30000
60000
25000
10000
.
参考答案
销售金额 64000 60000 180000 100000
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销售数量
40000
6
22000 2000 4000
35000
5
15000 10000 5000
100000
10
50000 30000 8000
第3章 本量利分析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量利分析法是管理会计进行短期经营决策经
常运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与研究,应 当深入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各种指标计算程序以及 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讲课内容: • 一、本量利分析概述 • 二、保本分析 • 三、保利分析 • 四、有关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 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 • 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 通常,如果在“边际贡献”前未加任何定语,那么则是指 “产品边际贡献”
.
2.边际贡献率和变动成本率
•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总额 销售收入总额
或 = 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单价
× 100% × 100%
•
变动成本率=
.
CVP分析的基本原理:
• 企业运营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取得利润,而利润是 售价、销量、成本及销售组合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本量利分析就是研究这些因素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及其内部规律,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如项目 决策、利润规划、预算编制、经营决策的制定等。
•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
上述关系作示意图如下:
.
课堂练习:以下是四个公司在2002年的产销
资料,假定每个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且均产销 平衡,要求计算并填列下列表格中的未知数据。
销售金额
60000 180000 100000
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销售数量
4000 10000 5000
一、基本含义 二、本量利分析的作用 三、前提假设 四、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的意义
一、基本含义 概念:P65
本量利分析(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简称
CVP分析),即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方法
和工具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进行分析,旨在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预测、决策和 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量×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
二、本量利分析的作用 1.预测:保本点、目标利润等预测 2.决策: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及不确定性分析 3.控制:编制全面预算,进行成本控制
.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1.假定全部成本都可以划分为变动成本和 固定成本;
则:销售收入 =30×40000=1200 000(元) 变动成本 =24×40000=960 000(元) 单位边际贡献 =30-24=6(元/本) 边际贡献总额 =6×40000=240 000(元) 边际贡献率 =(30-24)/30=20%(元) 变动成本率 =1-20%=80% 利润 =1200000-960000-60000=180 000(元) 保本量 =60000/(30-24)=10 000(册) 保本额 =10000×30=300 000(元)
2.销售收入、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呈完 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假设(单一品种情况); 4.品种结构稳定假设(多品种情况)。
.
四、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
• 保本分析 • 保利分析 • 各因素变动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
.
五、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概念
• 关于边际贡献的概念
(贡献毛益、贡献边际、创利额)
• 边际贡献:指产品的销售收入超过其变动成本的金额。
1.单位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总额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
应注意的问题:
• 由于变动成本既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变动成本即产品变动 成本,还包括销售、管理费用中的变动成本,所以,边际贡 献也可以具体分为制造边际贡献(生产边际贡献)和产品边 际贡献(总营业边际贡献)。
60000
4
25000 15000 10000
.
课堂作业
• 某企业生产并销售甲产品,本年度单位变动 成本为8元,变动成本总额为120000元,共获 净利24000元,若该厂计划下年度销售单价不 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请根 据上述资料:
(1)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量。 (2)若下年度销售量提高10%,则可获得多少
.
2.保本点的意义与作用
(1)能帮助管理人员正确把握产品销售量与 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即企业要盈利,其销 售量一定要超过其保本点;
(2)超过保本点后的销售量所提供的边际贡 献就是利润。
.
二、保本点的确定
(一)单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利润=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0=保本点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保本点销售量=
=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点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量×单价 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率
.
例:某出版社拟出版《词汇》一书,经成本估算,已知 每本《词汇》单位变动成本为 24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60000元,每本售价定为30元,通过征订,预计销量40000 册。
利润?
.
解:
(1)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8/单价=40% 单价=20(元/件)
• 变动成本总额=销量×单位变动成本 =销量× 8=120000
销量=15000(件) • 利润=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4000=15000 ×(20-8)-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156 000(元) •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