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ppt课件


泌尿
生殖器
女婴小阴唇和阴蒂相对较到,使大阴唇遮不住小 阴唇。
p. 10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7.免疫系统
新生儿的皮肤和黏膜薄嫩,屏障作用差,一块皮肤、黏膜破损,都 可能引起严重的败血症。 新生儿自身产生的抗体还很少,不足以抵抗病原体的倾袭。但在胎 儿时期,母体给予的抗体,可以帮其抵御一些传染病。 母乳初乳也可以为新生儿提供抗体。
p. 11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8.神经系统
新生儿的脑重约为350g,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4。脑细胞处于增殖 阶段,脑细胞数量在出生一年内仍在增加。 新生儿神经细胞的突起短而且数量少。有的神经细胞,轴突的外面 上午髓鞘,所以神经传导容易“泛化”。 新生儿时期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外界刺激易引起疲劳,使其兴奋性 更低,从而处于睡眠状态。所以新生儿几乎每日处于睡眠保护抑制状 态。(20小时) 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新生儿由本能反应逐渐建立 越来越多的条件反射,用以适应外界。
p. 13
1.2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体重下降100~300g,称为“掉水膘”。一般 在7-10天后,可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以后明显增加。 约有半数的新生儿,出生后2-3天,皮肤、巩膜出现轻度的 黄疸。一般7-10天消退。 新生儿口腔两侧有较厚的脂肪层,使颊部隆起,称为“螳螂嘴” 新生儿牙龈上有灰白色的小颗粒,称上皮珠(板牙、马牙)。
4000 g 巨大儿
身长≧50CM
p. 4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一)体格发育的特点
2.出生头围、胸围: 头围≧34cm; 胸围比头围小1-2cm;
3.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头大(1/4),身长,四肢短.
(二)各系统的特点
1.骨骼、肌肉
骨骼
肌肉
有很多软骨,长骨的两端还未钙化; 颅骨骨化还未完成(囟门) 脊椎生理弯曲尚未形成 四肢屈肌的力量大于伸肌,四肢呈蜷 随着月龄的增加,屈肌和伸肌的力量 四肢就会伸展开来。
p. 5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1.骨骼、肌肉
关节
关节发育未全,不够牢固,强力作用下,易发生脱臼。
2.皮肤
皮肤薄嫰,保护功能差。 皮下脂肪较少,体热容易散失,环境温度低时,新生儿易受凉。 汗腺尚未发育完善,环境温度高时,体热散发受阻,易受热。 皮脂腺分泌旺盛,新生儿鼻子上可有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头发上也 可有厚厚的痂皮。
p. 12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9.感觉器官
新生儿出生后就有光感,适宜的刺激可促进视觉发育。
视觉
听觉 触觉 温度觉 味觉 嗅觉
眼球运动的时候,由于神经肌肉调节功能不完善,可能出现两眼不同步 现象。
新生儿已有听觉,突发的声音可引起惊战或闭眼。 新生儿触觉灵敏,特别是嘴唇、手心、脚心、前额等部位。 “皮肤饥渴” 新生儿温觉敏锐。如果温度不合适,会以哭叫表示抗议。 对甜的液体,新生儿吸吮次数比较多。 出生后一周,新生儿就能区别生母与她人乳汁的气味。
皮肤
p. 6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3.呼吸
新生儿面骨的发育尚未完善,鼻小,鼻腔狭窄,一旦感冒会出现 鼻塞,可致吸吮困难和睡眠不安。由于气管、支气管的官腔狭窄, 发生炎症时容易造成呼吸困难。
呼吸道
新生儿的胸腔狭窄,吸气时胸廓扩大的程度有限,因此在呼吸时 几乎看不出胸廓的起伏。 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 频率为每分钟40次。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5.消化
新生儿唾液腺还未充分发育,唾液分泌量少,口腔较干燥,口腔 黏膜特别薄嫩,因此不要用布擦口腔。 在两次喂奶之间喂点温开水,可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新生儿胃浅(30-60ml),胃的贲门和幽门几乎在一个水平上, 所以吃饱后容易漾奶。 新生儿多在出生12小时以后排出胎便。
生理性黄疸
螳螂嘴和板牙 乳房肿大 女婴阴道流血
有些男婴或者女婴,生后数日出现乳房肿胀,甚至还有乳汁 分泌,一般经过2-3周消退。 有的女婴出生后2-3天阴道排出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1-2天 。
p. 14
第二节 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一、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人体结构按其功能可以分为运动、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泌尿、生殖、 神经系统等不同的系统。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郦燕君主编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p. 1
第一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现象 第二节 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对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进行全面概括的阐述,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学前儿童 机体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有所了解,基本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各种功能活动的 规律,为今后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p. 2
p. 2
第一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特 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时期解剖生理特点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
p. 3
1.1新生儿时期解剖生理特点
新生儿(nb):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婴儿. 新生儿保健:营养关、温度关、感染关.
• (一)体格发育的特

1.出生体重、身长:
2500g
体重:低体重儿 足月正常体重儿 月龄: 37~42 w
p. 7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4.心脏和血液
心肌力量薄弱、心腔小,每次博出的血量少以增加每分钟心跳 的次数来补偿。 一般新生儿的心跳为140次每分钟,哭闹、吃奶或发烧后,都 可使心率加快。 新生儿全身血液总量约300ml.血流多集中于躯干和内脏,四肢 较少。
心脏
血液
p. 8
消化

p. 9
1.1新生儿时期 解剖生理特点 (二)各系统的特点
6.泌尿和生殖器
新生儿肾脏尚未发育完善,对钠盐的排泄能力有限,如果喂菜水,不要 加盐。 由于肾脏的功能较弱,对某些药物的排泄较慢,新生儿用药需谨慎,不 要把大人的药减量给新生儿服用。 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一天就排尿,少数在第二天排尿。最初 几天仅排尿4-5次,生后一周可增至20次左右。 新生儿尿道短,注意外阴的清洁护理,擦粪便时要由前向后,免得污染 尿道口。 男婴出生时睾丸已经降至阴囊内。出生后,一侧或两侧睾丸未降至阴 囊,成为“隐睾”。隐睾在未满1岁仍有自然下降的可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