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第三讲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材料是的血肉,选取新鲜、典型的材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

主题确定后,就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对于我们这些三点一线的学生来说,常常为材料而苦恼。

其实不然,罗丹:“生活中去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

生活中的许多闪光点,都具有典型性,都是典型的事例。

生活有三大块组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这三方面的生活都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然而作文不是材料的堆积,因此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选用材料的标准:
一.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一点启示》中我们看到胡编乱造的是不感人的。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

作文的材料不是原始的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

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

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二.选材要围绕中心主题是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


料是为中心服务,是中心的依托,因此所选的材料能充分的为中心服务。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作文题目本身已揭示中心思想。

例如《记一个尊纪的人》《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一个美丽的地方》《个刻苦学习的同学》等看例文1 三.选材要典型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

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

例文2《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李玲同学为灾区捐献300元。

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

当然我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

学习上,平时不坑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
四.选材要新颖而生动李渔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新奇总是和美好相联系的。

“嚼人家嚼过的没有味道。

”写力求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它包括材料角度要新鲜、内容要新鲜。

如何使材料新颖、典型
弃旧图新法或旧瓶装新酒老材料换新颜即不是人云亦云之类。

有些材料,看来不新鲜,有点旧。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换种说法,换一个背景,换一种情节,换一个场面,赋予时代精神就显得新鲜。

例如我要歌颂一人,人们多正面歌颂,我呢就侧面歌颂,或我采用误会法。

将旧材料联系当今实际,融入新颖、有特色的内容,使产生时代气息。

〈校园
新貌〉〈校园奇事〉
以真取胜法此法包括感情要真、主题要真、材料要真三方面。

《我说感动的一件事》《学之间》《生之间》《的苦恼与欢乐》
联想扩展法借助联想和想象,超越时空的界限,扩展取材、选材的领域。

思路扩展了内容也就丰富了。

联想扩展有三种形式:相似联想,即看到看到谷粒就想到珍珠,看到草,看到默默无闻的人;相关联想,即睹物思人。

看到礼物想起了一位同学;对比联想,即把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放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对比。

围绕题目分散开来去想:想一件件有关的事或景,想一个个有关的人或物,想一个个有关的情与理。

由一物想到另一物,由一事想到其他事,可以沟通相关、相反的事物或情理,发展生活素材,丰富的内容。

同类移植造林法同类移植,是指将他人或其他地方发生的事,半到另外的人或一定场合上。

如〈我和我的老师〉。

这个题目,我们设定:你围绕要写的中心,只有一件事和要写的这位老师有关,而另两则材料是“我”现实生活中与别的老师经历的事,可以将后两件事移植到本文我和老师身上,这样,内容会丰富,中心会更突出。

以小见大法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一滴水可折射整个世界,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镜头,往往闪发着耀眼的
思想光芒。

我们要勤于观察、善于发掘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却是有价值的题材,善于捕捉灵感,不让蕴涵着深意的小镜头在指缝间溜走。

正如作家王愿坚所说:“应当在深入生活中,认真观察,分析研究,力求看的和想的深一些,透过表面的生活现象,开掘出生活的内涵,得到蕴涵在生活里的哲理,看到生活的诗。


平时可多阅读小小说,可有利我们在这方面的培养。

小镜头的选择要能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为推动情节服务,为表现主题服务。

例文:阳光下的日子
我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个小小的男孩。

怀里抱一大抱白色的桃花。

他沉稳的把一浅兰色的旧手帕递给我:“还给你手帕。


——我一下想起黄昏时,我带他到处玩。

他的头磕破了,我赶忙掏出一块浅黄带橘红色点的手帕,盖住他额头上的那朵“红花”——
我一副自然的样子,眼睛却往桃花上溜。

“你送给我的吗?”
“哦,是的。


“太谢谢了。


他两手握住,胳膊很努力,很虔诚,很严肃的向上伸。

我抬手取了。

“我走了。

”他走了。

阳光从后面的大窗户泻出来,无数金色的灰尘熙熙攘攘的沉浮——一个小小的男孩从阳光中穿过,径直下楼去。

小小的身影,小小的衣裳,小小的男孩,小小的手帕。

送了我一大抱绽开的白桃花。

——手帕给了他一个长大的机会。

那一瞬间,我这么想。

同步训练
〈我的爸爸〉思路探究:古老而无法穷尽的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从小到大,每天都沐浴着父母的爱意。

而每位父母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充满爱的目光去发现父母的爱,体验父母的爱。

〈变〉与小街的变迁〉时代的变迁,往往融会在细小的部分的变化。

小街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

小街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选择我身边熟悉的事物,看他们的巨大的变化,来讴歌新生活。

〈母亲心中的那片绿〉绿孕育着生命,孕育着希望,延续他生命的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