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素材的选择和处理

记叙文素材的选择和处理

记叙文素材的选择和处理“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艺术生长在生活的土壤当中,无不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任何艺术作品中总有生活的影子;但是,艺术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她是经过作者的提炼和再加工而形成的。

直接把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的不会成为美的艺术。

因此,在我们写作之前,我们必须对生活经验进行选择和处理。

同学们在选材上出现了如下问题:假:虚假的、没有经历过的材料大:刻意选取所谓重大、深刻的材料空:没有真情实感、感情虚假俗:选取的材料陈旧面对作文选材的误区,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下面给同学们提供几种方法,以期待你们能够得到提高。

一、记叙文选材的原则1、选择来自生活、出自心灵的人和事。

情真,方能动人。

例文一我心中的怨我的理想是很无聊的——长高。

别妄想了,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我不遵守遗传规律!于是,这理想就变成了幻想,又渐渐地升华成了我心中的——怨。

我为什么就不高一点儿呢?个儿低干什么事情都觉得低人一头。

和人面对面讲话,人家可以自由自在地将头上下摆动,而我却只能凭借弱小的身躯支撑起那还不算太小的脑袋,一刻都不能低下来,说了半天无聊的话后,觉得脖子硬邦邦的,活像个长颈鹿,哎,无奈。

在学校里,和别人一起打篮球的时候,面对那一个个形似城墙的“巨人”,我只能“躲”旁,趁机拣它个漏,即使我使出全身力气,跳起来,也没有人家站在那里高,因此,我只有当人家的“替补”,哎,无聊。

就因为个子矮,在我身边经常会发生一些令人难堪的“故事”。

一次,我到超市去买衣服,站在柜台前看着琳琅满目的新衣服,我顿时生出了多买几件的念头,突然,售货员一把“抓”住我的脖子,把我“押”到卖童装的售货员那里,让她给我选衣服,并对我说:“小朋友,下次买衣服要让父母领着,小心别跑丢了。

”我万分羞愧,也没有勇气上前跟她辩解,只好随便“拉”了一件“童装”逃之夭夭……这几天电视上经常出现关于长高的广告,我想,是不是应该去试试,吃点什么,“成长百分百”“健长灵”啦!可惜假药太多,是不是我该我服用一些自制的自信牌“精神成长百分百”和“知识健长灵”?(545字)(由自己的事——写动感情的事——自己的心灵世界;由自愧——自嘲——自救。

这是心灵世界的幽默的解剖,使人不仅获得思想上的启迪,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2、选择具有深刻意义,对人生或是社会有所映射的人和事。

如写作“心灵的选择”1、写文理分班时自己犹豫不决,不知学文学理。

2、写朋友要借自已的一本复习资料或邀自己去看一场电影。

自己拿不定主意。

3、写中考前夕,睡不着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终于决定采用狂做俯卧撑来解决例文2飘落心灵的秋叶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觉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林虽将那秋日里和煦的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

透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了父亲那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了母亲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

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

或许这种命运不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冲毁我那还很薄弱的心灵防线。

我真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了几小步便又要终止。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手掌上。

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在那业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着疤痕与残损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

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生与我的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

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做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责。

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尽的伤痛。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

毕竟生命的长途需要你的跋涉。

当我转身走出这片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感谢生命简析:对于“心灵的选择”这个作文题,前三个的选材和《飘落心灵的秋叶》选材相比有什么不同?前三个选材,是选择,但很难达到心灵的选择的高度。

可能它在你人生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要,可是它对于你的整个人生来说对于阅卷老师来说,只怕就无关轻重了。

选材较轻,意义不大。

《飘落心灵的秋叶》写的是小作者面对家庭的贫困,在求学与南下打工之间在进行艰难而又痛苦的抉择。

既使是针对整个人生来说,它也不失为一次心灵的选择。

面对一颗痛苦的心灵的倾诉,谁又能漠视呢?3、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

抓住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读的文章《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例文3别忘了,加点儿糖早上起晚了,妈妈冲好了牛奶放在桌上。

我一手忙着戴帽子,一手抓起碗就喝,正在给收拾书包的妈妈把糖罐送到我面前说:“加点儿糖吧!”顿时,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端着甜甜的牛奶,想说许多话,又说不出来。

在清淡的生活中加一点糖吧!它能给你热情,给你留下甜蜜。

生活需要加一点佐料。

当你成功的时候,可否想过在轰轰烈烈的生活中加一点糖,去享受一下成功的欢乐,也使你去更加努力的寻找,为你下一次的拼搏,增添一种自信。

当你失败的时候,在苦咖啡里加一点糖吧,让它温暖你冰冷的心,使你增添勇气更加坚强地走向下一次拼搏。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停地闪过这句话:“别忘了加点糖!”评析:喝牛奶加点糖,这是生活常识。

早上,母亲把热好的牛奶放在桌上,女儿拿起就喝,母亲忽然想到什么,赶忙说:“加点儿糖吧!”这时女儿会有什么感觉呢?如果只觉得母亲关心我,疼我,爱我,那么这种感觉似乎太浅了,由这种感受写出的文章自然不会有什么新意,自然也不感人。

作者很善于捕捉这种似乎平凡的感觉,从中体味出一点新的感受。

“加点儿糖”,你会觉得生活是甜的,于是由加糖联想到生活的某些“添加剂”。

成功时需要添加“佐料”,失败时更需要添加。

如同“在苦咖啡里加点儿糖”,“会使你增添勇气更加坚强地走向下一次拼搏”。

由“别忘了加点儿糖”这一生活体验,联想到人生的一种心理体验,这种感悟、思考,正是本文成功的原因。

值得同学们学习。

4、选材要新颖别致。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尤其是作文材料,更要在“真”、“小”的基础上注意一个“新”字。

试想:写父爱母爱的文章,离不开下雨天送雨衣,深夜背“我”上医院的情节;写同学之间闹误会,总是自己心爱的一件物品不见了,往往又恰恰是他到我家玩过之后,于是确定是他偷走的,直到在某一个角落找到之后,我感到很难过,他却不计前嫌……这些陈旧的材料,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令人读而生厌。

因此,要想写出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作文,就要选取新颖别致的材料。

(优选具有新鲜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材料。

)(1)、自己最熟悉恰好又是别人不太注意的材料。

(2)、人们熟知的、自己却有了新认识或新体验的材料。

(3)、有新鲜的时代感(反映新思想、新风尚、新特点)的材料。

例文4文人需要我嘿,大家好!说到我,你一定不陌生,我,就是大名鼎鼎的“酒”。

需要我的人很多,最需要我的恐怕就是古代文人了。

在古代文人中,我主要用于“饮愁”和“消愁”。

要么让人越喝越愁;要么让人喝我忘愁。

当文人心中感到失意或得意时,他们常常举杯痛饮,借着我的劲儿,在诗文中,或发泄胸中不满,或抒发凌云壮志。

当文人不喜不悲时,自斟自饮或邀友共饮就变得十分惬意,那时的诗文也会浸透我的清香。

可以说,是我成就了文人的诗文,文人的诗文也成就我。

说到需要我的文人,就得提到李白、李清照和苏轼了。

李白,众人皆知是“酒仙”。

他喝下去的是我,写出来的是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明只有一个人,这一举杯,幻想着月亮和影子与之共饮,凑成了“三人”,好不浪漫!那“醒时”“醉后”的聚散离合之情,也都因有了我而愈显浓郁。

真可谓有何种我,就有何种情怀的诗啊!当“葡萄美酒夜光杯”时,诗人自然就欲醉而“不知何处是他乡”了。

问李清照,每每感伤,必提到我。

像“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等等,不胜枚举。

有人说,妇人写我是粗俗,可纵观易安因我而激发灵感写出的词,作为婉约派的代表,没人能否定它的地位,自然也不能否定我的重要作用了!苏轼,那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绝对是经典之作。

试想一下:沧桑的诗人在皎洁的月色中迎风伫立的时候,手中高举着一杯弥散着悠悠醇香的我,仰问苍穹,浅吟低诵着思念亲人的诗,那该多有意境啊!如果这时,诗人手中没有我,就没有那感觉了。

还有像“诗酒趁年华”“对酒卷帘邀明月”“夜饮东坡醒复醉”等等,无一不说明了我对苏轼的重要。

古代文人中,需要我的何止上述三位!翻看古代文人佳作,字里行间不都飘洒着我的醇香吗?啊哈!这下你知道了为什么说文人需要我了吧!是我,激发了文人的灵感!是我,成就了唐诗宋词的辉煌!是我,在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能说文人不需要我吗?不能!文人需要我!的确,需要我!!5、从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中挖掘素材作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选取它们,换一个角度,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它,把它们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表述出来,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

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大提高你的文章的品位。

6.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

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那么,从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写呢?我以为可写的材料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00年以来最大的暴雪、2008夏季奥运会、世博会、马上举行的中共十八大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收集材料,“留心处处皆学问”,并尽量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千万不能写成新闻或者是一种无关痛痒的记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