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 热点考点集锦 农业(教师版)

高考地理 热点考点集锦 农业(教师版)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农业(教师版)【高考命题剖析】本专题从考查内容上看,农业区位因素是区位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粮食问题等的考查。

具体以中国或世界某一地区为载体,或者以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作为切入点,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结合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经验,理解对我国相同或相似农业区的借鉴意义;能分析和评价某地农业的发展前景或提出治理措施。

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方式灵活,选择题、综合题都有,综合题出现频率较高,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从能力上看,侧重于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论证能力,考查运用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冲刺策略】农业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十分密切,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强调了粮食生产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利用农业区位知识分析中国粮、棉、油等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能指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2.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主导因素与限制因素)分析方法,结合各地气候、地形、社会经济等条件,阐释某地的农业区位因子;3.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粮食生产仍需要重点关注。

4.结合“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热点问题,分析掌握我国主要粮食问题和农业生产状况以及主要的农林牧基地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核心考点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掌握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并能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或限制性区位因素。

1.农业的区位因素2.我国主要农业区分布和区位条件【例1】(2011·浙江高考文综)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解析】第(1)题,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这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在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中,饲养绵羊的收益大于种植作物,因此流向市场的商品以牲畜为主,作物相对较少。

第(2)题,由于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答案】(1)D (2)A【方法归纳总结】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如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因此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土壤和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针对拓展训练】1.影响图中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 )A.地形 B.交通 C.城市化 D.气候【解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图中农业土地利用模式,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市场(都市)距离远近相关联,越靠近都市,越要安排产值高的农业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的土地利用范围也发生变化。

【答案】C核心考点二、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区位评价,分析其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评价各地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还是要从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入手,但在考查形式上,更侧重结合区域图,从自然区位因素的角度考查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分析方法上,要关注以下信息,经纬网→位置→推测气候→光、热、水→物种和熟制以及农业部门;等高线或河流→确定地形以及水源条件。

另外要掌握我国主要种植区农业发展区位条件,如下表:地区有利区位限制因素生产特点发展方向东北商品粮基地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日照时间长;肥沃的黑土;平原面积广阔;人均耕地多;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纬度高,热量少(一年一熟),易遭受低温冻害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2)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 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

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④病虫害较少⑤热量条件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解析】本题考查了青藏高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主要从光、热、水、土以及地形条件分析。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的湟水谷地。

虽然热量不足,但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于淀粉的积累,且温度低,农作物的病虫害少。

【答案】(1)A (2)B【针对拓展训练】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湘江流域图莱茵河流域图洞庭湖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影响其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___灾害频繁发生。

莱茵河流域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

【解析】洞庭湖平原位于我国南方水田农业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其气候优势是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限制因素是旱涝灾害频繁。

莱茵河流域位于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气候湿润,但由于地处较高纬度,热量不足成为其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条件。

【答案】水稻种植业雨热同期洪涝热量核心考点三、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生产特点和区位条件,并能借鉴其经验,分析和评价某一农业地区的农业发展前景,提出发展的合理措施。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例3】(2011·山东高考文综,2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室内分析(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下表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对比区域比较内容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R地夏季的气温比旧金山高,主要是因其地处海岸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第(2)题,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大小的比较,主要考虑地形雨的影响。

第(3)题,注意从图示的冰川消退、大盐湖地区地处山脉背风坡而导致降水少、蒸发强烈等信息方面思考。

第(4)题,主要考查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的区别。

【答案】(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

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

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4)对比区域比较内容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

(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

(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栽培)畜牧业和灌溉农业3.下图表示甲至己六种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图中示意某种农业的活动模式。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农业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2)右图中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左图中( )A.甲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B.乙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C.戊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D.己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解析】第(1)题,甲以作物种植为主,产品主要自给,且为集约型农业,判断为水稻种植业。

第(2)题,该农业活动模式以作物种植为主,且面向市场,商业化程度高;图中满足“作物为主”、“商业化”两个条件的只有乙、丙。

【答案】(1)D (2)B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波士顿-纽约-华盛顿都市带是国际著名的大都市带,其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B. 大牧场放牧业C. 水果花卉等时鲜农业D. 乳畜业(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 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科技B. 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C. 广阔的市场和保险技术D. 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饲料供给(3)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其原因是( )A. 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B. 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C. 大城市周围地租高D. 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答案】(1)D (2)D (3)D【解析】(1)该地区为北美洲五大湖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众多,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乳畜业。

(2)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

(3)乳畜业的生产产品为牛奶及其制品,不易储藏和运输,应该布局在临近城市消费市场的郊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