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流体力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工程流体力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在着相对运动,则质点间要产生内摩擦力抵抗其 相对运动,这种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滞性或简称黏 性,此内摩擦力称为黏性力。
牛顿平板实验:
T A du
dy
du
dy
• 内摩擦力(或切应力)的大小: – 与两流层间的速度差(即相对速度)成正比,和流层间距离成反比; – 与流层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成正比; – 与流体的种类有关; – 与流体的压力大小无关。 (牛顿内摩擦定律-1686年)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 量度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均质流体,其密度: m
V
式中 ρ ——流体的密度(kg/m3);
V ——体积(m3); m ——质量(kg)。
重度:
=g
式中 ——重度(容重)(N/m3)
g——重力加速度(m/s2)。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是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 化的,在工程计算中视为常数。
压缩系数:
dV /V d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03 40001000
m2
/
N
51010
m2/N
E
1
1 51010
N
/
m2
2 109
N/m2
四、汽化
决定物质状态的因素是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力,以及外界因素。 一般而言,加热、减压会使分子热运动加剧,同时减小分子力;而降 温、增压的作用则相反。
温度和压强是促使物态变化的外部因素,液体的汽化压强与温度 有关。
数 =0。
三、不可压缩流体模型
液体的压缩性和热胀性均很小,密度可视为常数,通常 用不可压缩流体模型。气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可采用不可 压缩模型。只有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速度接近或超过音速时, 或在流动过程中其密度变化很大时,必须用可压缩流体模型。
我们将间隙n放大,绘出间隙中的速度分布图1-6(b)。 由于活塞与气缸的间隙很小,速度分布近似认为是直线分 布。所以
du dy
u n
1
100 (12 11.96)
1
/
s
5 1031 /
s
2
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
du 0.15103 N / m2 5102 N / m2 dy
接触面积: A dl 0.11960.14m2 0.053m2
三、流体的压缩性和热胀性
流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密度增大的性 质,称为流体的压缩性。流体受热,体积膨胀,密 度减小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热胀性。
(一)液体
1.压缩性 液体的压缩性用压缩系数表示。 流体的压缩系数β(m2/N)和弹性模量E(N/m2)为:
d / dV /V
dp
dp
E 1 dp d
本书只限于研究牛顿流体。
第四节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一、表面力 表面力是指作用于流体表面上,并与受作用的
流体表面积成比例的力。例如作用在流体隔离体 表面上的压力与切力,固体边界对流体的摩擦力 等都属于表面力。
P dp
p lim
M 0 M dM
lim T dT
M 0 M dM
二、质量力
质量力是指作用于流体的每个质点上,并与受作 用的流体的质量成比例的力。重力和惯性力是最常 见的质量力。流体质量力可用总作用力度量,也常 用单位质量的质量力来度量。
力,所以它反映了黏性的动力性质,因此称为动 力粘度。
2.运动黏度
在流体力学中,除了用动力黏度外,还常用到
运动黏度 ,它是
的比值:
• 水和空气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不同的,水的黏性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空气的黏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是因 为黏性是分子间的吸引力和分子不规则热运动产生动量交 换的结果。
例题:
在图1-6(a)中,气缸内壁的直径D=12cm,活塞的直 径d=11.96cm,活塞的长度l=14cm,活塞往复运动的速度 为1m/s,润滑油液的=0.1 Pa·s,试问作用在活塞上的黏性 力为多少?
解:因黏性作用,粘附于气缸内壁的润滑油层速度为零,粘 附在活塞外沿的润滑油层与活塞速度相同。因此,润滑油 层的速度增量是1m/s,油层间因相对运动产生切应力。
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当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处于低压区,并低于 汽化压强时,液体产生汽化,在固体表面产生许多气泡;若气泡随液 体的流动进入高压区,气泡中的气体便液化,这时,液化过程中产生 的液体将冲击固体表面。如这种运动是周期性的,将对固体表面造成 疲劳并使其剥落,这种现象称为汽蚀。
第三节 流体的黏性
一、牛顿内摩擦力 当流体处于运动状态时,若流体质点之间存
所以
T A 0.0535102 N 26.5N
二、黏度
流体力学中常用黏度反应流体黏性的大小。
1.动力黏度 单位为N·s /m2,以符号Pa·s表示。
不同的流体有不同的 值,流体的 值愈大,黏 性愈强。 值的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当取 du =1
dy
时,则 = ,即表示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
X Fx m
若作用在流体上的单位质量力只有重力时 :
Y Fy m
Z Fz m
X 0,Y 0, Z g
第五节 流体力学模型
一、连续介质模型
1753年瑞士数学家、理论流体力学创始人欧拉建议采 用连续介质这一概念来进行流体力学的研究。他建议将流 体看成是一种假想的由无限多流体质点所组成的无间隙的, 且具有流体的一切基本力学性质的连续介质。
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液体会在细管中上升或下 降一定高度,如图:
当温度在20℃时,水和汞上升和下降的高度为:
h= 15 r
h= 5.07 r
可见,当r 很小时,h 就很大。所以测压管半径不 能太小,否则误差会很大。
在一般的工程实际中,表面张力的影响是被忽略的。 但在水滴和气泡的形成、液体的雾化、汽液两项流的 传热与传质研究中,是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例题:
1.在厚壁容器中受到压缩的液体,当压力为1000kN/m2时, 其体积为1000cm3;当压力增加到5000 kN/m2时,其体积
减小到998 cm3,求该液体的压缩系数及弹性模量。
解:(1)由已知条件知,
液体压力的增加量 dp =5000-1000=4000( kN/m2), 因压力增加引起液体体积的变化量dV =998-1000=-2(cm3)。
p
RT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p/ρ=常数,即压强与密度成正比。 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T =常数,即密度与温度成反比。
• 气体的压缩性和热胀性表现比液体明显,但是具 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在分析具体流体流动中,主 要关心的问题是压缩性、热胀性是否起显著作用。 对于速度较低(远小于音速)的气体流动,压强 和温度的变化较小,密度仍可以看成常数,认为 这种气体是不可压缩的。反之,对于高速度气体, 在流动过程中其密度变化很大,密度已经不能视 为常数,称为可压缩气体。
• 通常情况下,压强对流体的黏性影响不大,但在高压作 用下,液体和气体的黏度都将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三、牛顿流体
牛顿内摩擦定律只适用于部分流体,对于某些 特殊流体是不适用的。为此,将在做纯剪切流动 时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如 水和空气等,均为牛顿流体。
而将不满足该定律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如 泥浆、血浆、高分子溶液、奶油、蜂蜜等。
工程流体力学
主编 于玲红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1.流体力学的发展和应用 2.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分析和数值方法
第一节 流体基本概念
一、流体的定义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二、流体与固体的区别 形状、变形、体积易变等。
第二节 流体的基本物理属性
流体抗压能力强,但抗拉、抗剪能力差。 一、惯性
在解决大部分工程技术问题中,把流体作为连续介质 看待都是正确的。但研究非常稀薄气体中的飞行、高真空 技术及激波等问题时,由于分子间隙已不可忽略或气流物 理量的不连续变化,而不能再将流体看作连续介质。
二、理想流体模型
实际流体都是有黏性的,但若流体的黏性很小,且流场 中速度梯度又不大,这时流场中出现的黏性力就很小,可以 把这种流体流动近似认为是无黏性的理想流体,从而引出不 考虑黏性的理想流体模型。在理想流体模型中,动力黏性系
2.热胀性 液体的热胀性,一般用热涨系数(K-1)来表示。
d /
dT
=
dV / V dT
水的压缩性和热涨性都很小。如压强为8000kPa时, 相对体积的变化只有大约0.4%。所以工程上一般将水的 压缩性和热胀性忽略不计。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 水击、热水采暖等问题时,才考虑。
(二)气体
温度与压强的变化对气体体积、密度的影响很 大。对于理想气体,气体的体积、压力、温度符 合气体状态方程。而实际气体在压力不太大、温 度不太低的情况下,也近似符合状态方程。
常用的流体密度和重度如下: 水在的密度和重度: 1000kg/m3 , =9807N/m3
汞的密度和重度: Hg 13595kg/m3 , Hg =133326N/m3 空气的密度和重度:a 1.2kg/m3 , a =11.77N/m3
二、表面张力
液体的自由表面和周界面上,由于分子引力作 用,会产生表面张力。(气体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