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几点思考

关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几点思考

关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几点思考发表时间:2011-04-12T09:57:19.45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7期作者:陈冬华[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开始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

陈冬华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开始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主张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提倡教学不受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羁绊。

听与说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培养良好的听英语的习惯和创设多样的说英语的情境两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论说。

关键词:英语学习;听说能力;培养;方法作者简介:陈冬华,任教于江西省宁都三中。

在追求一种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上,各种教学流派也都在进行探索和尝试,鉴于教师、学生、教材等因素的不同,理想化的教学一直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学生对英语存在着一种惧怕心理,由害怕说错,到害怕开口,由害怕听不懂,到害怕听。

所以,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让英语教学充满趣味,使其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思想,创建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给予学生一个轻松的环境,使学生爱上英语课,爱学英语,从而达到提高听说能力的目的。

一、英语学习需要:师生互动,听说互进新课标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师教生学的被动接受为交往互动的主动探究的创新型学习。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的过程,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可能地运用课堂用语,向学生询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同时,鼓励学生相互问候,交流有关他们自己、学校、家庭的简单情况,使他们把英语看成活的东西,看成有用的交际和了解世界的工具,让他们觉得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听力可以训练学生耳朵的灵敏性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听力训练中要做到练中求实,实中求精。

想让学生的听力能力有所提高,首先得注意教师的教学用语,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起着规范的作用。

因此需要严格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流畅,讲课时更要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让学生刚一接触英语就产生一种美感,而产生兴趣。

教师要做到尽量用英语上课,创设一种用英语交际的氛围,可能刚开始学生会听不懂,但教师只要边说英语边借助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来表达,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适应、听懂,进而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和教师交流。

叶圣陶先生说:“不善听未必善读,不善说未必善写。

”它表明听说和读写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两者是相互作用的。

倾听能力是通过说话的流畅表达出来的,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所以更应当让学生学会倾听。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都有很多精美的、有趣的课外书,教师可利用现有的材料,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比如简单易懂的小笑话、小诗歌等,还可以请学生们将自己知道的一些交流用语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如,How are you?Nice to see you! How do you do?……学完或听完后可采用做游戏等方式进行反复的操练,加深印象学会用英语思考,表达事物与情感。

具体教学时,可以在学生翻开课本之前,先放两遍录音,通过听课文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大概地说出所听内容要点或内容梗概。

用这样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听力,让他们对会话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在课文讲完之后,若时间允许可再次播放录音,这样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样学生听的时候也就更容易吸收所学的知识了,且学生听得认真了,对于学习英语自然也不会有厌烦的心理。

作为教师也可以搜集一些精彩的故事片段作为听力训练的材料,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训练范围。

第一,学生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他们身边发生着许多有趣的事情,这本身就是很好的素材。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素材,让孩子们说一说一天或一周发生的事情,在训练时不要求学生用过于复杂的单词或句子来表达,等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应该多表扬、勤鼓励,让学生树立起说英语的信心,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为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观的交际情景——举办一个“玩具展销会”,当一回“文具商店小老板”;或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实情实景中去,如学习关于大自然的内容时,可以领着学生们去户外、河边玩,边学边玩,在玩耍中学习新知识,如鱼得水。

树:tree,山:hill,河:river,花:flower……另外,开展课前几分钟交流也是训练学习口语的好方法。

如以:Come on, what’s up?Can you tell me what’s happened?What can I do for you?Thanks for doing something…为题,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使口语交际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自然地将学生多彩的生活和口语交际连接起来,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玩”中得到切实的锻炼,既能提高听说的能力,又能增强同学们与教师间的理解和交流。

第二,由于中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世界。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定向观察,让学生边看边说,教师出示图画,指导学生观察,如玩具(toy),文具盒(pencil box),图画(picture)等指导,看图要从图的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有顺序、全面地观察整幅图画,使学生对整幅图先有个总体的了解。

观察对象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由简单到复杂,但一定要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要由低到高,这样学生说话时就不会有负担,他们会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还可以利用VCD或录像观看有关的口语训练专题讲座、诗歌朗诵等比赛。

现代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声形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为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理论和范例,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力。

二、培养方法需要:“三主”教学,结合实际学习是一门学问,只有方法科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而不是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

这容易让人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

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只有有学习兴趣,才能对学习如饥似渴,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这种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课堂45分钟时间毕竟有限,在努力向课堂要效益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能力。

在课外活动中多运用实物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让学生对英语单词语义所指看得见、摸得着,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学习人体部位的单词,教师可以指着自己的眼睛(Eye),鼻子(Nose),耳朵(Ear)等部位教学,学完之后再进行反复的操练。

之后,可以做一个小游戏,同桌、分小组进行练习,一个人说单词,如耳朵,另一个人则指自己的身体部位,做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纠正。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听多练,给他们适当的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评选最佳听力者、最大进步者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口语交际不但是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一种生活交往活动,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课堂。

学生只有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才能进行交际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练习,口语交际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钱梦龙老师提出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

由于学生普遍具有害羞心理,脸皮薄,放不开思想包袱,有“上台说话的恐惧症”,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

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激发学生主动说话的兴趣。

所以应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分析口语表达对每个人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英语口语像其他课程一样重要,明白只要经常训练,每个人可以完全自由畅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样学生增强了信心,跃跃欲试,把“要我说”变成“我要说”。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除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表现在训练前“合理设计,周密安排”,训练中“启发得当,引导及时”,训练后“讲评中肯,积极鼓励”。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认知规律,积极创造说话的焦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有兴趣说,说得有兴趣”,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只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配合多方面的训练内容。

参考文献:[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美国)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著.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三中邮政编码:342800Reflection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CHEN Donghua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proposes to thin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advocates teaching should not be restricted by formalism and doctrinarism.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s of important position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teachers must emphasiz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in teaching.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from developing good habit of listening English and creating various situations of speaking English. Key words: English learn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cultivation; method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