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第九章外交与领事关系法⏹主要内容1、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2、外交关系法1)外交机关与职务2)外交特权与豁免(使馆、外交人员)3、领事关系法1)领事机构与职务2)领事特权与豁免(领馆)一概述(一)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的概念1、外交关系:广义指国家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对外政策,通过在本国外交机构、互设常驻外交代表机构和通过参加国际组织等各种形式进行交往活动所形成的关系。

狭义指国家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并通过它们进行交往的关系。

2、领事关系:指根据国家间协议,互派执行领事职务的常驻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关系。

(二)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①两者都是执行派遣国对外政策的常驻国外机关。

②两者都是根据协议而建立,使馆馆长和领馆馆长都由派遣国国家或政府派遣。

③均受派遣国外交部门的领导。

在国外,领事还须受外交使馆的领导。

④领事关系与外交关系有一定联系,同意建立外交关系即包括同意建立领事关系,但断绝外交关系,并不当然断绝领事关系。

在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领事关系的存在可对促进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起一定作用。

2、区别①名义、地位不同②职务不同③工作地域范围不同④享受特权与豁免的程度不同,包括礼仪上的待遇不同。

(三)维也纳公约⏹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1.4.18签署,1964.4.24生效,成为当代外交关系法领域最基本的有拘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件。

至今有近200缔约国。

我国于1975 年11 月25 日加入该公约,但对有关条款保留。

⏹1963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67.3.19生效,我国1979年加入。

⏹在维也纳公约基础上,我国分别制定了1986年《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1990年《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二外交关系法(一)外交机关A. 中央外交关系机关①国家元首②政府及其首脑③外交部门B. 驻外外交机关(外交代表机关)(二)驻外外交机关1.使馆与外交代表(常驻)(1)外交关系与使馆的建立《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条规定:“国与国间外交关系及常设使馆之建立,以协议为之。

”使馆是国家的全权外交代表机关,执行使馆职务。

(2)使馆的职务①代表②保护③谈判④调查和报告⑤促进(3)使馆人员及其设置“随员”是外交官的一种,国际通行的外交官衔序列共分8级:大使、公使、公使衔参赞、参赞、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随员。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随员”国际通行译法使用法语,即Attaché。

(4)使馆人员的派遣与终止⏹指定人选⏹馆长、武官须征得接受国同意,其他外交人员原则上自由委派。

⏹特权和豁免的开始和终止⏹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人员,自其进入接受国国境前往就任之时起享有这种特权和豁免;⏹已在该国境内的,自其委派通知接受国外交部门之时开始享受。

⏹享有特权与豁免人员的职务如果终止了,这种特权和豁免通常于该员离境之时或其离境的合理期间终了时停止;即使有武装冲突情事,也应继续有效至该时为止。

⏹对于以使馆人员资格执行职务的行为,豁免应始终有效。

(5)外交团1)外交团是对各国驻在一国首都的外交人员的总称。

其制度不是基于某种国际法规范,而是依外交传统和国际惯例而设立的。

2)特别使团(临时)是一国经另一国的同意或邀请,派往该外国,代表派遣国进行谈判或完成某项特定外交任务的临时机构。

(三)外交特权与豁免1、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是指使馆和使团及其人员在接受国所享受的一定的特殊权利、优惠待遇和一定豁免的总和。

2、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了解:治外法权;代表性;职务需要等理论观点。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序言指出:“此等特权与豁免之目的不在于给与个人以利益,而在于确保代表国家之使馆能有效执行职务。

”3、外交特权和豁免使馆特权和豁免外交人员的特权和豁免其他人员的特权和豁免使馆人员及其家属在第三国的地位使馆的特权与豁免⏹1)使用国旗、国徽;⏹2)使馆馆舍不得侵犯;A.就馆舍不可侵犯而言有两个要点:未经馆长允许,接受国的官员不得进入馆舍执行公务;接受国对馆舍应给予保护,使其免受侵害。

B.对使馆的财产接受国不得搜查、征用、扣押或执行。

⏹3)使馆档案及文件不得侵犯;即对使馆档案无论何时何地接受国均不得搜查、押扣或销毁等。

⏹4)通讯自由;⏹5)行动及旅行自由;⏹6)免纳捐税、关税。

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1)人身不可侵犯;接受国不得对他们进行搜查、逮捕和拘留,同时应给予适当保护;⏹2)寓所、文书、信件、财产不可侵犯;⏹3)管辖豁免。

⏹①刑事管辖豁免⏹②民事、行政管辖豁免⏹③无作证义务几种例外:A、外交代表以私人身份参予的私有不动产的物权的诉讼;B、外交代表私人参予的继承案件;C、外交代表私人从事的商业或专业活动;D、外交代表主动诉讼引起对他主诉之反诉。

4)免纳捐税。

一般原则是免征直接税,而不免征间接税。

(直接税指对纳税人的收入、财产征收的捐税及对消费者直接征收的捐税;间接税指计入商品或劳务价格中的捐税)。

5)免除关税和查验。

6)其他特权和豁免。

外交人员免于适用接受国所施行的社会保险办法,并免除一切个人劳务和各种公共服务;免除军事募捐、征用等军事义务。

外交人员特权与豁免的适用范围1)使馆馆长、外交人员以及与外交人员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非接受国国民)享有一般特权及豁免权。

2)行政技术人员及其家属(非接受国国民,且不在该国永久居留)也享有一般特权及豁免,但有限制。

3)使馆服务人员(非接受国国民,且不在该国永久居留)仅有一般优惠。

4)使馆人员的私人仆役(非接受国国民,且不在该国永久居留),仅就其受雇所得报酬免纳捐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我国设立大使衔、公使衔等七级外交衔级”;“驻外外交机构实行馆长负责制”;“驻外外交人员配偶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配偶不得有外国国籍,特命全权大使由人大决定。

使馆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人员的义务1)尊重接受国法律和规章2)不干涉接受国内政3)使馆馆舍不得用于与使馆职务不相符的用途。

(如:不得用于外交庇护等)4)与接受国洽谈公务,应经与接受国外交部或商定的其他部门按照相关程序办理。

5)外交代表不应在接受国内为私人利益从事任何专业或商业活动。

外交使团、特别使团及其人员的特权及豁免《特别使团公约》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有区别特别使团:是一国经另一国的同意或邀请,派往该另一国,代表派遣国进行谈判或完成某项特定外交任务的临时机构。

可以包括外交人员、行政与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

派遣国的代表和外交人员原则上应具有派遣国的国籍。

任命接受国的国民或第三国国民为代表或外交人员时,应征得接受国同意,并且接受国可随时撤销此项同意。

特别使团及其各类人员分别享有《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规定的使馆及其相应的各类人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但有以下不同:第一,特别使团的房舍不可侵犯,但在遇到火灾或其他严重的灾难而无法获得使团团长明确答复的情况下,接受国可以推定获得同意而进入房舍。

第二,使团外交人员的司法及行政豁免的例外中,有关人员公务以外使用车辆的交通肇事引起的诉讼,接受国可以管辖。

第三,关于特别使团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与使馆及其人员的相应义务基本相同。

特别使团的职务由派遣国与接受国协议约定。

特别使团也适用接受国对使馆人员的“不受欢迎的人”制度。

二、领事关系法确立和调整国家间领事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总称为领事关系法,被1963年领事关系公约所编纂。

(一)领事的概念和类别领事:是在国家建立领事关系后,由一国派往别一国某个地区执行领事职务的官员。

领事一般都是派遣国派出的职业官员,称职业领事。

此外领事馆还可以从当地聘任名誉领事。

领事办公的机关称领事馆,它的受本国外交部或当地的本国使馆领导。

领事馆有四个等级: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和领事代理处。

领馆人员除领事官外还有行政和服务人员。

(二)领事职务领事与使馆的职务相比有相同之处,但它工作具体,职务执行范围限于领馆辖区之内。

领事职务主要是:1.保护本国及侨民在当地权益;2.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商业、经济、文化和科学及友好关系的发展;3.调查辖区内接受国的商业、经济、文化和科学活动的状况和发展,并向派遣国报告和提供给有关人士;4.办理有关的证件和手续,如送达文书、办理签证、户籍登记、护照、认证和公证等;5.向本国的侨民、船舶和航空器提供必要帮助;6.检查和监督本国船舶和航空器及其船员和机组人员。

(三)领事特权与豁免领事特权与豁免包括领馆和领事官员的特权与豁免同外交特权与豁免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大不同,从范围和程度上低于外交特权与豁免。

1.领馆的特权与豁免(1)馆舍、财产和档案文件不受侵犯接受国官员未获馆长同意不得进入领馆办公区,但遇火灾或其他灾害须迅速采取行动时,可推定馆长同意而进入(低于使馆)。

对领馆的设备、财产一般不得征用,但必要时可征用,只要作出迅速充分有效补偿和不妨碍领馆执行职务即可。

档案文件与使馆档案一样不得侵犯。

(2)通讯自由,基本同于使馆。

(3)行动自由,也同于使馆。

(4)免税特权同于使馆。

(5)与本国国民联系的特权。

2.领事官员的特权与豁免(1)人身不可侵犯,接受国一般不得对领事逮捕或羁押或监禁及其他方式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但犯有严重罪行的或正在执行刑罚的例外。

(2)管辖豁免领事官员执行职务行为不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但有三种例外:A.领事官未明示或默示以派遣国代表身份订立的契约之诉讼;B.与第三者因车、船或航空器在接受国内发生的意外事故发生的诉讼;C.领事官主动诉讼引起的反诉。

执行职务行为免于作证。

⏹(3)免税免验和其他⏹领事官员和行政技术人员及家属缴纳间接税和遗产税⏹服务人员就其报酬免纳捐税⏹领事官员及家属和和行政技术人员初任时免除关税总结:使馆与领事特权与豁免的区别(1)领馆馆舍不得侵犯是在一定限度内的,使馆馆舍不得侵犯无此限制:①接受国官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领馆馆舍中专供领馆工作之用的部分,馆舍的其余部分不包括在内,而使馆则是规定不得进入使馆馆舍.②领馆如遇火灾或其他灾害须迅速采取救护行动时,得推定领馆馆长已表示同意从而进入领馆,而使馆无此规定.③领馆馆舍、馆舍设备以及领馆之财产与交通工具应免受征用,但确有必要,仍可征用,而使馆无这种例外的规定。

(2)领事官员人身不可侵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交人员人身不可侵犯不受此种限制。

①当领事官员犯有严重罪行时,依当地司法机关裁判,可予以逮捕或拘押。

②为了执行有效的司法裁决,可施以监禁或对其人身自由加以拘束。

③对领事官员提起刑事诉讼,该员须出庭应诉。

对外交人员的犯罪行为,接受国不能对其提起刑事诉讼,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领事官员作证义务的免除是有一定限度的,就其执行职务所涉事项,无担任作证或提供有关来往公文及文件的义务。

而外交人员无任何作证的义务。

(四)领馆和领事官员的义务基本同于使馆和外交代表10/79.甲乙二国建有外交及领事关系,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