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养生

武术养生

学号:11051080 姓名:李二龙
武术,天人合一的境界
——对武术养生作用的理解
或许是练太极的缘故,对武术养生作用的理解比较深刻。

武术最初是打仗、狩猎等的谋生手段,尚与健身无关,但随着生活的安定和富足,身体活动不足,人才有养生的条件和需要,这时武术的养生功用才被提出来。

中医把人体分为金木水火土等等充分说明了人体和自然界的相似和联系。

人体是个循环系统,类似一个小生态系统,只有运行正常才会健康,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的行为和自然规律离得越来越远,运行不正常自然会有健康之忧,因此恢复接近自然远古的行为来锻炼身体,甚至简单到走路、蹦、跳等,所以古有华佗的五禽戏,今有人练习爬走以治颈椎腰椎。

而武术的联系要求高,要达到的境界也高,所以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更加强,长拳要求其动作迅猛,因此对筋肉的活动较多,故练武之人多身体强壮,且其动作较舒展大方要求身正头直,面透精气神,所以习武又能培养人的内在气质,练武对人内外皆有修养之功。

不过这只是中华武术养生的最初层次。

集中医、中国哲学、中华武术的智慧精华于一身的集大成者是内家拳,且尤以太极为最。

太极吸收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太极十三式中的五行八法,五行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又对应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且要求动作“顺”而不违逆,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穴位对应的要求,因此练太极是比上一阶段更高水准的回归自然之活动,不仅如此,它还蕴含更深的中医智慧,因为太极动作是历经几代武术宗师的总结和积累,这些动作有利于人体气血流通、吐纳呼吸,把人体更加和谐的运转起来,不再是简单的外练筋骨,对内脏都是一种修养,因此练太极达到更高水平的连呼吸都有要求。

中医常说:“喜伤心,气伤肝”,可见精神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

练太极时心境要求臻至“无我”,能够最大限度的把人体回归到自然状态,避免心神杂念的干扰和对人体本原的消耗,但这只是表层原因。

这样做更能够集中意念,觉察并驱使“气”的流动,气通顺则人体的循环更新,吐纳吸收功能便会大大增强,达到可以治疗人体疾病的效果。

不仅如此,气强,气血足,还能够主动抵御外界邪气入侵,故太极大师都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他们多了一种平常人所没有的力量。

所以太极不仅是更高一层的自然活动,更是一种凝聚智慧的超自然修炼。

现在社会离自然之态更加远了,无论是从吃还是身体的使用都极违背自然规律。

大学生学习任务重,生活比较不规律,而学习武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精神面貌都将有极大的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