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中国武术与养生
何谓五劳七伤:五劳:“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渭五劳所伤。七伤:大饱伤脾, 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 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解伤志。
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 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协调。 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 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 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 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切忌盲目求胜求极限。
六、双手攀足固肾腰:
正面图
侧面图
正面图
侧面图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
正面图
侧面图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
正面图
侧面图
外国推广运动后的成效:以美国为例,从 1950-1970 年,人均医 疗费用从 76 美元/人一年上升到 552 美元/人一年,减去通胀因素,折 合约 230 美元/一年。而美国人口平均寿命在 50 年代已趋于稳定,80 年代初,美国医疗费用占经济总产值的 1.2%,1990 年占 11.5%1993 年占 14%,预料 2000 年占 19%,2010 年预计高达 28%,经济学家估 计如果一个国家的医疗费用达到 25%,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于古代氏族间之斗争,斗争以杀敌为 主用以减少敌方反攻能力,杀敌需用利器,故训练多用兵器。及后发 展至国与国之间的战仗,战仗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步兵多以拉夫、 俘虏组成,战后多解甲归田,少受训练。而有系统的训练多重于骑兵, 操练多以仿真马上作战,故站立采用跨步(即四平马),弓步(即前 弓后箭)。技巧则重兵器运用。武术进化至另一阶段:有深谙技击之 士,受亲友所求传授技艺,令从众可强身自卫,免被人欺负,而衍化 成街头搏击技巧,技巧以拳脚为主。约在宋朝武术技巧加入了养生功 法成为一个新体系,站立亦有所改变,部分己弃跨步、弓步,站法采 用较为自然,主重发劲。练功方法则采用养生功法。另一种则仍然采 用跨步、弓步,练功仍用旧法,祇改兵器为拳脚,着重手法变化。现 惯称外家拳、多见于南方,前者则称内家拳,多始于北方。 武术是 常被人误会的一种极好运动,现时部分人认为武术是打架的技巧,只 适合好勇斗狠的人,但一百几十年前是有钱人用以来强身自卫的方法, 故有穷文富武之说,中国武术似乎是中国人唯一提倡的运动,武馆就 如现在的健身中心,比现在的健身中心更完善的是每一个武馆均有一 个正骨师傅长注。
的崩溃。 中国武术与养生:中国武术因合了养生功法,极讲求内外相合,
因此凝成另一种气功体系,武术气功的特点是以充盈内气为基础,强 调意、气、力、型相结合
注重凝神聚气,以意使气,以气充型,从而启动气基调理五脏六 胕及增强力、型的功能,凝神聚气以一念代万念亦有修心效果。透过 武术训练可以提高人体反应灵敏度,加强全身协调与柔软度,强健内 脏及筋骨的功能,正确的武术技巧均符合生物力学,长期练习可陪养 正确肌肉习惯,减少做劳动及运动时所做成的运动创伤。武术运动最 讲求内外相合,如真正掌握到内外相合可减轻心肺压力。
中外运动的分野:现今所提倡大都是秉承奥林匹克精神提出的口 号「更快、更高、更强」竞赛运动,但最终目的是求胜、求极限。参
与的人希望由竞赛过程中身体得到提升,而中外运动理念有极大分野,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物极必反,外国亦有研究、当剧烈运动后身体免疫 能力会极低,如身体吸收能力、与修复能力低会做成生物储备透支。 在运动过程中引起的运动创伤亦做成颇大的医疗开支。而中国人提倡 的运动称之为养生,所作种种皆为寿、为健康,训练时身、心并重。 尤其着重五脏六腑之调理,及心理健康。
推荐养生功法: 十常: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眼常运、面常搓、足 掌摩、腹常按、肢常伸、肛常提。 四勿:食勿言、卧无语、饮勿醉、 色勿迷。
秦式八段锦:
一、双手托天理三焦:
正面图
侧面图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正面图
侧面图
三、调理脾需单举:
正面图
侧面图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
正面图
侧面图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