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与养生(第一讲)
太极与养生
蔺志华 zhihualin12@
何谓太极
何谓太极
《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 即是太初、太一也。”这里的“太极”是派生万物 的本原。大意是说原始混沌之气运动而生出阴阳, 由阴阳而生出四时,由四时而生出天地雷风水火山 泽等八种自然现象,也就是乾坤震巽坎离良兑八卦。 由八卦而推演出宇宙间万事万物。所以说中国古人 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
太极拳
虽然太极“只有理论意 义”,但在关于太极拳 的论著中对太极的观念 仍时有所见。主要表现 在两个方面:太极元气 论; 心为太极。
太极拳:太极元气论
元气是指天地未分之前混一的气。汉王充在《论衡》 中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宋张载在《正蒙》 中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所以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为此王宗岳在《十三势 歌》中说:“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王宗岳还说“腹内松静气腾然”。武禹襄说“以气 运身,务顺遂”;“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这类论述极多。
太极拳:太极元气论
近代,在吴志清的《太极正宗》一书中附录的《孙 禄堂先生太极拳学论》中说:“运阴阳,即太极一 气也。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 以用言则为一气。”就太极拳而论,“气”是指所 谓“内气”,或称之为经络之气,在动作变化的过 程中要通过呼吸使“气”沿着经络的走间顺畅地流 动,而不使其阻滞。
二上)
程颐:天命不可易也,然有可易者,惟有德者能
之,如修养之引年,世祚之祈天永命,常人之至于 圣贤,皆此道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
养生
庄子:“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 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 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 是知之盛也。” 洞察事理的极点就是知道那些属于天为的,哪些属 于人为的。知识的能事是用自己知道的保养自己智 力所不能知的,使自己享尽天年而不至于中途夭亡。
何谓养生
正确认识生命:与自然和谐 我们看现今人类受到的惩罚,都是盲目地喊出“人 定胜天”造成的。人为地改变自然,破坏自然的结 构,自然界就要重新调节,直至形成稳定的气候、 环境,这种重新调节需要上百、上千年,甚至上万 年。 养生,从本源谈,首先是要建立大生命观。传统文 化养生,首先要重新认识中华主流文化的大生命观, 中华文化在本质上是天人合一的生命文化。
太极拳
王宗岳《太极拳释名》:“太极拳,一名‘长拳, 又名‘十三势’。” 自王宗岳的拳谱见于世以后, 太极拳之名才为世人所知。王宗岳在《太极拳释名》 中解释十三势时说:“棚、履、挤、按,即坎、离、 震、兑,四正方也;采、例、肘、靠,即乾、坤、 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 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 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正因如此,才使得太 极拳的十三势得行于世,并由此而产生了包括八门 五步在内的、围绕十三势的一系列理论。
太极拳:太极元气论
李亦畲也说:“欲要周身无缺陷,先要神气鼓荡, 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 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 《清代杨氏传抄老谱》中说:“气走于膜、络、筋、 脉”;“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 入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 流全身,气到意至”,同样反映了太极内动的思想。 在该谱中还说:“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 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之拳。”
太极拳
在以后间或有研究者提出一些解释,而沈寿 则认为:“古人主取‘取象与天’,以及运 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帮助认识事物。所以用 ‘太极’作为拳路名称,即是‘取象与天,, 也包含着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具体应用 于拳术领域。沈先生的这段论述虽然简略, 但说明了以太极命名拳的原因,也涉及到太 极和阴阳的关系。
宋代周敦颐继承了《周易》关于太极的观念:“无 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 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 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 极也。” “极”者,宇宙万有之终极,亦即“绝对”。至于 无极和太极的关系,古代先哲们争论不休,现在一 般认为“无极与太极乃一体之二名”;“谓之太极, 所以表示其为究竟至极之体;谓之无极,所以表示 其无穷无际无形无状。”
太极拳:心为太极
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身虽动,心贵静, 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 为驱使。” 李亦畲在《五字诀》中说:“一曰心静,心不静则 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关 于“心静”的论述,在历代的太极拳理论中极多, 以至“心静”不仅成了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而 且成了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太极拳的许多医疗价值 都和“心静”有直接关系。
何谓太极
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是一个从无极至太极,至阴阳、 天地,至五行、四时,至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程 颐和程颢则将太极等同于无极,“太极者道也。两 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散 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朱熹 也称“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非是别为一物, 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 物,只是一个理而已”。朱熹的“太极”、“理” 和“道”,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也是相同 的概念。宋代以后的儒家哲学中,太极就成为天地 万物的根柢和枢纽,决定一切并派生一切。
太极与太极拳
太极观念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周易》的最高范畴。以太极来命名拳,使 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都更富有哲理性,所以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中国哲学中“太极” 的意蕴,及其和太极拳的关系。
养生
又称摄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的意思等。所 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 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 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 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就是将疾 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达到《内经》所说的“治未病” 的境界。
养生
生命可以控制吗? 隋唐· 药王孙思邈: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四百四病, 身手自造,本非由天。 明代云谷禅师:《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 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命由我作,福 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 明· 袁了凡: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 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明· 王夫之:唯存神尽性以至于命,则命自我立。 (《张子正蒙注· 作者》)
天人合一
何谓养生
要了解生命的规律:你了解你自己吗? 弗洛伊得曾经说过,人类的自傲在历史上曾遭受过 三次打击:第一次,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后来哥白尼学说告诉人们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分子; 第二次,人们普遍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可是达 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的进化不能抹掉在某方 面与动物相似甚至相同的证据;最后,人们认为我 了解我自己,可是弗洛伊德德学说告诉我们,你根 本不知道你的行为到底是由于你内心的什么在驱动 而发生改变。所以,向内看的问题对于东西方哲学 都是一个终极问题。
何谓太极
庄子说:“《易》以道阴阳”。 认为《周易》就是论说阴阳变化之理的书,此语切 中要害。而在《易传》中提出太极的观念,太极和 阴阳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吕绍纲说:“太极是什 么?”“太极就是一,是大一,绝对的一,整体的 一,没有二的一”;“它是《周易》关于世界本原 问题的回答。”
何为太极
何谓养生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生命本来是身心合一的,养生首 先要认识生命的本元,不知生,何以养?真正的养 生是养生命本元的。 养生真正的意义是养神和气,生命就是精、气、神 的统一。
何谓养生
由于随着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自 身生命中遇到了一些麻烦: 一方面是人的生命过程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运行机制, 比如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受到干扰; 另一方面是价值观的混乱。各个阶层缺少一种主流 的价值观,真正的养生的麻烦是由于价值观的削弱 和混乱造成的。
养生
养生是珍爱生命,采取措施保养生命,以期提高生 命质量的行为。如果没有生命,一切物质、精神终 归于空。爱生就要养生。爱生可以出于无意,养生 必定出于有意。养生不仅利于自己,更能兼济天下。 爱生养生者,不唯本人受益,家庭、社会、国家, 都有莫大益处。人如不能爱生知已,保身长全,而 精力委顿,体力不济,羸弱虚衰,疾病缠绵,其结 果不仅苦自已,也连累他人。所以,居世者,人人 当知养生,要从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 负责的高度认识养生的意义。
太极与道
《周易》系辞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 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 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 道鲜矣!
太极拳
太极拳
“太极”和武术发生直接联系,始于清代王宗岳所 著《太极拳论》。文章一开始就说:“太极者,无 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 则合。”这是大家公认的关于太极拳理论最早的, 也是最经典的著作。《太极拳论》自清咸丰二年 (1852年)河北永年县人武雾宇在河南舞阳盐店偶然 发现至今,一百多年间指导着太极拳练习者的技术 实践和理论发展。从以上引文中可以看出其思想来 源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甚至语言文字上也保 留了从《太极图说》脱化而来的痕迹。
养生:寿命可否改变?
陈贵一之。”
棣问:“如今人有养形者,是否?” 曰:“然,但甚难。世间有三件事至难,可以夺造 化之力:为国而至于祈天永命,养形而至于长生, 学而至于圣人。此三事,功夫一般分明,人力可以 胜造化,自是人不为耳。”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
何谓养生
首先要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人体这个小宇宙具备着大宇宙运动的全部形式:机 械的、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还有社会运动。 同等运动形式就是相通的。我们要尊重生命,热爱 生命,只有你热爱生命,生命才热爱你。物理学告 诉我们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当你不尊重生命、 不热爱生命的时候,你必然获得一个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