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动的孩子的教育策略

好动的孩子的教育策略

好动的孩子的教育策略
苏州高等幼师附属教育幼儿园 Victoriazbw
内容摘要:
新生入园,班上总有一些调皮的孩子,他们常常把新老师弄得焦头烂额。

在家里,家长也会因为有个小淘气而气得不知所措。

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

我们分析幼儿淘气的原因,进行家园配合,共同解决调皮孩子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小班调皮幼儿
一、家长过分满足孩子要求,造成孩子任性。

当今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4+2+1”结构的家庭里,小孩子犹如众星捧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对孩子呵护备至,千依百顺。

只要孩子有要求,无论是否合理,他们都满足孩子,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从不纠正孩子。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变成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会任性妄为,达不到目的就闹个不停。

二、想引起老师的过度关注。

班上的孩子大度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刚进幼儿园,发现班上有二十几个小朋友,老师对孩子们都一视同仁。

有的孩子不满足于老师对自己和对别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希望老师只对自己好,尽量不要去喜欢其他孩子,因为在家里自己家长就只宠爱自己一个孩子。

当他们发现有时候事与愿违,就通过调皮的方式,比如乱跑来引起教师关注。

案例:小班刚开学,我觉得班上的孩子都很可爱,第一次接触小班的幼儿,特别兴奋,对他们格外地好。

班上有个叫王栋的小朋友,进班第一天就和我说:“老师,我喜欢你。

”渐渐地,他发现班上有二十七个孩子,我对每个孩子都非常好,王栋这时候不乐意了。

终于有一天,他撅着小嘴对我说:“老师,你不是很喜欢我吗?你怎么对其他小朋友也那么好呀?你不许喜欢其他小朋友。

”然后我就对他说:“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每一个孩子我都喜欢,其他小孩子也需要老师啊。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王栋越来越调皮了,特别是中午我独自带着他们在教室外面的台阶上玩玩具时,他总是乱跑,我每次来找他都是笑眯眯的,和他谈过很多次,告诉他在教室外面乱跑很危险,中午容易撞到拿着剩菜桶的阿姨们,可他从来都不听,他觉得自己不遵守纪律了,我就会一直关注他了。

三、强烈的好奇心。

小班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总是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好像什么都想了解。

经常老师在做教具,他们都要问:“老师,你在干什么呀。

”去洗手间上厕所时,有人就会把洗衣机的盖子打开,踮起脚看看里面有什么。

午睡时,每天都有几个小朋友把头抬起来张望,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想知道她们在干什么。

在班上总喜欢摸摸这儿,碰碰那儿,连挂在墙上的作业袋也要去拽拽,每天我都要把墙上被拉坏的作业袋重新用图钉订好。

对于问题的出现,我归纳总结后,针对这一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问题。

一、家园配合,建议家长对孩子不合理要求坚持说“no”。

老师针对这一问题,要加强家园联系,主动与家长沟通。

建议家长不要太宠着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

这样孩子就不会珍惜,感觉所有东西都很容易就能得到,自己就不懂得争取,就不会去努力。

有时候,家长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就会不同意,孩子便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的目的。

久而久之,孩子明白只要自己不停地哭闹,不管自己的要求有多过分,家长最后都会答应的。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家长要坚持到底,比孩子更坚决,对孩子的过分条件绝对不予理睬。

一次两次之后,孩子知道不管怎么闹,自己的目的都无法达到,自然就不会任性了。

如果孩子想要什么东西,不要
立即就买给他,建立一个制度。

比如孩子今年排球项目考核过关,拿到了奖状,作为奖励给孩子买个他想要的东西。

或者像圣诞节、生日给孩子买礼物。

这样不仅使孩子学会珍惜,还大大增加了他拿到东西的幸福感,何乐而不为呢
二、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很可贵,它是孩子学习及获取知识的动力。

对于幼儿好奇的行为,成人不可以把它简单的想成“调皮捣蛋”,加以批评和制止,而应该具体分析一下,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必要时加以适当的解释,使幼儿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支配,积极主动地探索事物,这样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那些调皮捣乱的行为也会减少。

三、教师要多关心爱护孩子。

在幼儿园里,教师就像孩子的妈妈一样,教师要给孩子慈母般伟大的爱心,在进行严格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权利。

拥有爱的眼睛,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很棒。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对淘气的幼儿不能过多的指责和批评,更不要体罚和羞辱他们。

平时要注意他们自身的优点,并对其加以肯定鼓励。

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心平气和的指出,并帮助孩子改正,一分为二的看待他们,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看到消极因素。

比如有的孩子虽然调皮,可是对音乐感兴趣,节奏感很好,乐感较强。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加以正确的指导,使小孩的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活动中,这样一来,他们的坏习惯会有所好转。

四、通过表扬其他孩子来使淘气的孩子遵守纪律。

一个班上有二十几个孩子,孩子总是希望老师喜欢自己,渴望得到表扬。

对待那些打算通过调皮来获得老师过分关注的幼儿,老师暂时先不要去管他,通过表扬其他表现出色的孩子来使他明白老师喜欢遵守纪律的孩子,从而使孩子跟着那些表现好的孩子学,等他能遵守纪律了,老师要适时给予肯定。

比如在班上纪律比较差时,对孩子们说:“来,我喜欢谁呢?谁的表现最好呢?”长此以往,班上这类幼儿渐渐也就不淘气了,一段时间过后,给能坚持遵守纪律的幼儿发一颗五角星,告诉他因为他这段时间表现一直很好,所以给他奖励。

案例:一天中午,班上的几个孩子又围着走廊乱跑了,我硬是忍着没去理他们。

这时,我发现班上有个小女孩一直表现很好,能坐在台阶上安静的等待阿姨把床搬好。

我就大声地说:“表扬夏嘉怡,一直表现很好,我很喜欢她。

”班上所有孩子接着都学着她的样子,坐的很直。

没有人讲话,没有一个人乱跑,我对班上本来跑的幼儿就说:“现在这样多好啊,我就喜欢表现好的小朋友。


五、习惯养成在平时。

蒙台梭利说:“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带班的时候提要求要言简意赅,喝水有喝水的规则,喝汤有喝汤的规则,不能像放羊一样带孩子,平时就让他们养成好习惯,对于做到老师要求的幼儿要表扬,特别是那些能坚持做到的孩子要给予特别嘉奖。

喝水时要求幼儿按小组拿杯子,排队倒水,倒完了立即上位喝水,不堵在水桶旁。

吃完饭想喝汤的小朋友举手示意,不要跑下位端着碗,因为老师会把小朋友的碗拿过来盛好了放到孩子桌子上,这时候有孩子跑来送碗就容易发生碰撞,很危险。

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下午吃馄饨想要再添的就很自觉地举起小手,安静地等待老师来端给他们。

六、让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过得充实。

老师要严格按照周计划上的内容上好课,让孩子有事可做,在幼儿园的一天都过得充实。

中午吃完饭喝好汤的孩子要求他们坐到别的地方去,这时候就要让那些坐到边上的孩子有事可干,比如给他们发点玩具,要求拿到玩具的能安静地玩玩具。

他们边玩玩具边等待那些吃饭较慢的幼儿,最后全班小朋友坐到横线后面去看电视。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如果那些先吃完的幼儿没事可干,班上的纪律就会变得很糟糕,教室里会很吵。

让幼儿忙起来,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去淘气,他们有事可做的同时动手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调皮的幼儿往往精力过剩,
教师应该创造条件,把他们剩余的精力发泄出来,每天要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孩子进行活动强度大的游戏。

比如体育游戏:猎人和小兔、解锁游戏、老鹰捉小鸡等等。

在这些游戏里,孩子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他们的活力就会被有效释放,这些活动还要请平时那些最爱跑的孩子充当主要角色,让他们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把浑身的劲都使出来。

小孩子,只要有事情可做他们就会很开心,玩得很尽兴。

总之,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日就能养成的,主要靠平时的坚持。

只要养成了好的习惯,再调皮的孩子也能很好的遵守纪律。

参考文献:
陈烁《父母必懂的蒙特梭利教育法》(M)地震出版社2007年 P.20
君子《哈佛家训》,天津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年8月
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