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开2015年下学期苍南县各学区中小学、直属学校校本培训负责人培训会的通知各学区中小学、直属学校:为了更好地做好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进一步发挥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水平,经研究,决定召开本学期各学区中小学、直属学校校本培训负责人培训会。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15年9月29日上午9:00正式开始,会期半天。
二、会议地点:县教师进修学校四楼多媒体教室。
三、与会对象:各学区中小学、直属学校校本培训负责人。
四、会议内容:1、校本培训专家刘堤仿教授讲座;2、校本培训项目制实施办法、申报书及档案建立解读。
五、有关要求:请与会人员安排好工作,准时参加,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
苍南县教师进修学校2015年9月29日2015年下学期苍南县各学区中小学、直属学校校本培训负责人培训会安排表校本培训专家:刘堤仿教授简介刘堤仿,男,湖北省仙桃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
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全国校本培训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数学特级教师。
主要研究教师教育和数学教育,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数十家刊物上发表《关于数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三维视角: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标准的建构》等400余篇论文,出版《数学教育创新理念与行动》、《教师校本培训学》、《教师校本培训项目制》等8部著作。
2015年下学期师干训重点工作与计划安排2015年下学期是我校师干训工作“十二五”收官阶段,也是“十三五”师干训工作的规划启动阶段。
本学期师干训工作将紧紧扣住“创新”和“质量”两个关键词,寻求工作的新突破。
一、重点工作1、继续完成好本学期自主选课项目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紧扣“质量”核心因素,尝试组建项目团队,发挥团队的力量加强课程、师资、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品质,大胆创新培训方式与管理运作模式,让培训可爱起来,让贴心的服务深入学员内心,不断提升培训的美誉度;2、全面启动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尝试“网上学习+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加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两个学科各校工作坊的建设,建立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学科师训工作辅导员队伍;3、优化新教师职初培训与考核方案,根据这两年新教师职初培训与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寻求更为有效的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尝试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四段开展针对性培训,尝试让部分学科师训员与新教师师徒结对、部分名优教师与新教师结对等方法,切实加强过程监管,让新教师培训更加有效。
4、全力做好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灵活采用“送教下乡”、“混合式培训”多种培训组织方式,缓解当前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数量巨大的压力,在把好质量的基础上,切实完成我县幼儿园培训考核的指标。
5、试行校本培训项目制,充分发挥中小学幼儿园的主动性与选择性,让他们像专业培训机构一样开展培训项目,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业务指导和过程监管职责,把好校本培训质量关,创建一批优秀的校本培训示范校;6、大力加强培训项目的质量监控工作,重点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培训主题三年规划、培训方案的规范设计、培训课程安排的科学有效、培训组织的规范化、培训方式的创新、培训成果的可视化、培训档案的课题化,采取集中时段开展需求调研,研读各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组建专家团队研究设计项目主题三年规划,培训组织团队运作,每班配置质量监控人员,优秀档案评比等方法,促进培训质量的提升。
7、加强师干训管理者队伍的建设,即时调整师干训负责人信息,设置师干训负责人培训项目,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参加专业培训和相关考察活动,扩大师训干部的视野,提高师训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与素质,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师训负责人和平台管理员的业务素质。
8、全面启动苍南县“十三五师训工作规划”和“十三五干训工作规划”,为下一个五年周期的培训进行布局;9、大力加强全县实践基地的建设,精选一批名校成为我校的培训实践基地,在经费和项目运作的政策上向实践基地倾斜,尝试与实践基地联合开展项目培训;10、认真做好浙江师范大学“百人千场”送教活动的组织,充分让全省优质的名师资源全县共享;二、具体工作安排8月:学区、直属学校师干训负责人会议;本学期选课工作安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小语、小数启动;9月:校本培训负责人培训会;2015年新教师职初培训开班;信息技术小语、小数各校辅导员培训;信息技术各校负责人培训;开学第一周进课堂听课活动;中学高级、小中高评审对象学分审核;10月:自主选课活动全面展开;特殊教育教师专项培训班开班;审计人员培训班开班;苍南县“十三五”师干训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11月:浙师大“百人千场”送教活动;校本培训抽查、指导;教师培训绩效考核数据预警分析;12月:师干训负责人培训考察;校本培训学分的审核认定;师训员下学期培训项目的需求调研;2015年1月:下学期培训项目的方案设计与专家评审;师训员兄弟院校交流、考察;苍南县教师进修学校2015年8月10日2015年下半年苍南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项目制与质量监控实施办法随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程的完成,与之相配套的校本培训的实施办法也宣告结束。
为了充分凸显校本培训“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学校自主”等本质特性,进一步发挥我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本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促进中小学幼儿园自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经研究,决定自本学期起实施校本培训项目制,具体如下:一、校本培训项目制的含义校本培训项目制是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任职学校为单位,以培训项目的形式组织申报和实施的一种新型校本培训制度。
校长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项目的审批,并对项目实施检查与质量评估。
在实施过程中,以教师的岗位实践活动为阵地,以行动研究为载体,坚持教师自学、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践反思、成果积累等过程的在职实践。
二、校本培训项目制的操作程序第一步:培训需求调研,确定项目主题;第二步:根据项目主题,分解培训内容;第三步:分析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第四步:撰写培训方案,确定培训细节安排(具体时间、地点、培训讲师等);第五步:上交校本培训项目申请书,联系进修学校主管领导,申请项目审批;第六步:项目获批,上传省培训平台,按培训方案开展培训,接受过程抽查;第七步:培训结束,整理档案,联系进修学校主管领导,申请考核评估,确定等级;第八步:考核合格通过,录入教师学分,教师进修学校主管领导审核确认学分;三、校本培训项目制的质量监控要求1、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制定三年培训主题规划,分阶段实施;2、培训方案填写规范明确,及时上传,原则上不得进行调整;3、过程监管真抓实管,随时接受省市县三级主管部门的抽查;4、项目的学分设置标准为全年24学分,一天6学分计,一小时一学分,合计全年培训4天,可以分两个学期完成,也可以一个学期内完成;5、培训主题可全校统一,也可分学科选择设计;6、鼓励校际之间联合开发培训主题,合作开展校本培训项目;7、每学期3月和9月份将校本培训方案上传省培训平台,其余时间一概不予受理;8、校本培训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向教师进修学校提出审核评估申请,上半年审核截至时间为6月30日,下半年审核截至时间为12月15日;9、充分利用苍南县师干训负责人QQ群进行交流,及时更新相关负责人信息;四、校本培训项目制的奖惩措施1、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校本培训项目方案不予认定学分;初审不合格方案需修改合格后方可开展培训,否则视为无效;2、培训过程松懈,档案材料和活动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取消两年校本培训资格;考核不合格学校取消本次校本培训学分认定资格;3、校本培训具有鲜明特色且确定为优秀等级的学校,可免除一年校本培训方案审核与培训结果审核,并且可以向教师进修学校申请开展指令性培训资格,获取指令性学分;附件:1、校本培训方案样本2、校本培训档案样本苍南县教师进修学校2015年8月20日苍南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项目申报书申报单位:项目名称: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填报时间:年月日苍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制备注(本备注在上交县教师进修学院的申报书上可以删去):1.每个学校全员通识培训项目最多申报2个,还可申报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干部专项培训项目2-3个,每位教师只能申请参加1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学时不超过24学时。
2.结合单位实际和教师需求,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申报培训项目。
3.每个项目填写一份申请书。
4.本申请书需交送纸质申报书2份,于每年的3月20日或9月20日前交县教师进修学校信息处(208办公室)庄老师处,超过时间未申报者,我校将不予受理。
5.我校将组织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专家组对各校申报项目进行评估,评估未通过者,该项目不能上传到浙江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平台,也不得计入继续教育学分。
通过我校评估者,我校将在本校网站公布本学期已通过的校本培训项目,各通过的学校此时可将校本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上传到浙江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平台,随后各校要按培训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6.我校将根据校本培训安排,派人检查并评估项目培训效果。
项目培训效果评估为“不合格”等级者,该校本培训项目不得计入继续教育学分。
关于“苍南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项目申报书”编制要求的说明为进一步做好校本培训工作,使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更加规范、扎实、有效。
结合我校在本学期校本培训工作前期检查调研中获得的相关信息,特对如何编制“校本培训项目申报书”作介绍说明,供各校参考。
一、封面按提示填写。
其中1. 左上角“项目编号”不填;2.“项目名称”与第2页一致(具体要求后面说明);3. 申报日期要早于后面的具体活动安排。
4. 其他不说明二、第二页表格1.第一行申报项目与封面一致。
具体要求如下:名称覆盖培训内容或指向。
(如“××学校教师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教师试卷编制技能培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培训”“小班化背景下师生沟通技能培训”“教师现代化教学技能提高培训”等,避免出现如“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关注细节,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高效课堂,幸福师生”“精心设计课堂作业,提高课堂效率”等的名称。
)培训人数≦学校教师数(有挂靠在本校的人员要注明,因教师流动而发生教师数量变化的要说明,一般交流教师的校本培训应在工作学校,平台上可事先调整,这与人事关系无关。
)培训时间:20××年×月至20××年×月(与具体培训活动相对应,取最早与最迟两个时间)培训学时:一学年24学时,可在一个学期完成,也可分两个学期完成,也可以在一学年24学分的范围内适当产生差值,如18+6,14+10,16+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