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部管理工作流程目录1出品厨房架构编制表(如下)2岗位职责说明:3出品部申购.验收.发货流程3申购;1各菜系砧板主管每天写好申购单(申购人签名) 2由菜系主厨签字3由行政总厨签字4交给核算员汇总5交到采购部采购1各菜系砧板主管验收质量.数量.(行政总厨现场监督)2库管员过称.记数开单3发到各菜系加工或入库保管.3交到采购部采购4验收;行政总厨.申购单位5库管员开单签收入库.行政总厨签字6先入库后领用5领料流程1领用单位写领料单2由菜系主管签字3由总厨签字4库管发货填实发数.签字,领料人签字1.餐前准备工作取经),对每道菜品都要进行认真分析,确保每道菜品都能适合顾客口味,被顾客称赞。
3.任何菜谱设计后,总厨要会同有关人员对每道菜进行工艺确定,包括:价格、投料标准、口味、颜色、装盘、容器等提出质量标准。
4.菜谱最长一季调整一次,菜品更换率在30%以上。
宴会菜谱按标准人数和消费金额分类设计打印,在餐前(中餐11点半,晚餐5点半做好准备。
5.所有菜谱都要按照标准菜谱标准模式建立档案,总厨主持撰写,交总办统一归档管理,厨房使用时借阅。
6.任何创新菜品要建立在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基础上,经试做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方能推出。
更换、新创菜谱的审批权限在执行总经理或经营副总。
新菜品的推出要填写《当日菜品信息通知单》通知餐厅,并对餐厅作好新菜品的培训工作。
7.厨房每道工序均要求按岗位责任量化出工作标准,由总厨或其他考评人按标准进行检查考核,结合每人当日工作状况填写《厨房生产质量评价表(日)》,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8.所有厨师上岗前,必须经过实际操作考核,由执行总经理或经营副总、总厨、人事主管共同参与考核。
9.总厨主厨及有关人员每周至少一次随采购部考察市场、及时发现挖掘新、奇、特原料和货源,不断更新菜品。
10.厨房生产要严格按岗位分工,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严禁擅自越岗操作,如学员及非炒锅人员严禁上灶炒菜;蒸品调味要由专职厨师负责等。
11.设置菜品质检员(总厨,厨师长兼),负责菜品质量检验把关工作。
12.每餐的缺菜不准超过4种,否则要申报,填写缺菜记录,并追究责任。
每日或每餐缺菜要填写《当日菜品信息通知单》及时通知餐厅。
13.厨房人员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出现食物中毒现象,由责任人和主厨共同负责,承担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14.餐厅派专人,每天每餐到桌征求顾客意见,零点、宴会各5桌,并填写《宾客评议菜品反馈表》,一式两份,报执行总经理或经营副总一份,并由其签署意见后及时反馈给总厨,主厨。
15.总厨,主厨要经常到前厅了解客人对饭菜质量的反映,并坚持每周有3次看台,每次不少于3桌,且作好看台记录,填写《饭菜质量评议表(厨房)》一式两份。
16.餐厅经理、总厨在每天例会上要讲评头一天餐饮部反馈意见和看台情况。
17.设立退菜榜和表扬榜。
鼓励员工钻研业务,创新菜品,厨房成立“菜品创新小组”,每周有活动,每月一次创新菜评选活动,凡多次受到顾客好评的菜品及优秀创新菜品,酒店给予10-100元的一次性奖励,并上榜表扬。
凡因人为质量责任造成的退菜都要上榜公布,并按菜品售价的30%赔偿,总厨,主厨(质检员)开具单子执行总经理或经营副总签字后交财务执行。
7中餐出菜顺序;客人点餐后安下列流程上菜(如客人有特殊要求例外)1咸汤先上2凉菜3热菜主菜(大菜)4热菜5素菜主食6甜汤.甜点.水果厨部烹好的菜品送到传菜部,由传菜员快速送到客人餐桌上西餐上菜顺序:头盘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
开胃品的内容一般有冷头盘和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鲜鱼、鸡尾杯、。
因为要开胃,所以开胃菜一般都具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而且数量较少,质量较高。
·相配酒品在用西餐之前,很多西方人喜爱饮用一杯具有开胃功能的酒品,如法国和意大利生产的味美思酒(Vermouih),具体的品牌有仙山露(Cinzano)、马蒂尼(Mariini)等。
也有用鸡尾酒作为餐前酒的,如血玛丽(BloodMary)。
西方人吃开胃品时要根据开胃品的具体内容选用酒品。
如鱼子酱要用俄国或波兰生产的伏特加酒(Vodka)。
虾味鸡尾杯则用白葡萄酒。
汤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
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
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洋葱汤。
冷汤的品种较少,有德式冷汤、西班牙冷汤等。
·相配酒品与汤类相配的有西班牙生产的雪利葡萄酒(Sherry)。
有的人喜欢用啤酒来配汤。
也有人认为不同的汤应配用不同的酒,如牛尾汤配雪利酒,蔬菜汤配于味白葡萄酒。
副菜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
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
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条类、酥盒类菜品均称为副菜。
因为鱼类等菜肴的肉质鲜嫩,比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类菜肴的前面,叫法上也和主菜有区别。
西餐吃鱼类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荷兰汁、、白奶油汁、牛油柠檬汁等。
·相配酒品相配的酒品有白葡萄酒、淡味玫瑰葡萄酒,如德国的莱茵(Rhin)白葡萄酒、法国的布多斯(Boi”deaux)白葡萄酒、美国的加州葡萄酒(California),一般选用半于型的口味。
主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
肉类菜看的原料取自牛、羊、猪等各个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为沙朗牛排(也称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
其烹调方法常用烤、煎、铁扒等。
肉类菜肴配用的调味汁主要有黑椒汁、烧汁、蘑菇汁、等。
禽类菜首的原料取自鸡、鸭、鹅,通常将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归入禽类菜肴。
禽类菜肴品种最多的是鸡,有山鸡、火鸡、竹鸡,可煮、可炸、可烤。
,主要的调味汁有黄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相配酒品主菜在酒品相配上有多种讲究:各式牛排或烤牛肉,最适合选用法国浓味型布多斯红葡萄酒、法国保祖利新鲜红红葡萄酒(Beaioolais)。
羊肉类菜肴如羊扒、烤苹肉,适宜配淡味的布多斯红葡萄酒、美国加州红葡萄酒和玫瑰葡萄酒。
猪肉类如火腿、烤肉,适宜配香摈酒、德国特级甜白葡萄酒。
有禽类菜肴,宜选用玫瑰红葡萄酒、德国特级甜白葡萄酒、美国加仆红葡萄酒。
野味菜肴肉色浅、味道鲜美的,适合选用淡味的布多斯红葡萄酒、意大利红葡萄酒。
蔬菜类菜肴蔬菜类菜肴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所以可以算为一道菜,或称之为一种配菜。
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
与主菜同时食用的沙拉,称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前、黄瓜、芦笋等制作。
沙拉的主要调味汁有醋油汁、法国汁、千岛汁、凯撒汁等。
沙拉除了蔬菜之外,还有是用鱼、肉、蛋类制作的,在进餐顺序上可以做为头盘食用。
还有一些蔬菜是熟食,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条。
熟食的蔬菜通常是与主菜的肉禽类菜肴一同摆放在餐盘中上桌。
称之为配菜。
甜品西餐的甜品是在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
如蛋糕。
布丁、煎饼、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相配酒品甜品一般配用甜葡萄酒或葡萄汽酒,有德国莱茵白葡萄酒、法国的香摈酒等。
咖啡、茶2炒好的菜品要装饰出最佳效果并需快速传到传菜处3传菜员接到出品时加盖需快速传到客人餐桌上,并要注意保护菜品的造型和温度。
日韩上菜顺序一:上日韩前菜;如:鸡蛋鳗鱼卷,泡菜酱腌青瓜粒八爪鱼头,炒牛蒡丝,拌年糕片,拌酱牛肉青瓜丝,炸藕片,醋拌辣海蜇皮等等.二:上沙律类;如:什菜沙律,曰本海草沙律;蟹子沙律,日本番茄拌特制酱汁等等.三:上刺身类;如:金抢鱼腩,三文鱼,澳洲活蒸鲍刺身,北海道活造立鱼刺身拼盘等等.四:上主菜类;如:日本秋田牛肉厚烧,大海虾铁板烧,铁板烧银鳕鱼,活虾天妇罗,什锦串烧,等等.五:上汤类;如:茶壶海鲜清汤,味噌汤,小米辽参汤,渔鲜大酱汤,鲍鱼人参鸡汤等等.六:上青菜类;如:煮曰本季节野菜,烟肉炒菠菜,炒什菜等等.七:上主食类;如:三文鱼茶泡饭,鳗鱼饭,鸡肉滑蛋饭,黑豚片荞麦面等等.八:上生果甜品类;2.所有新增菜和创新菜都必须先安排试做,并组织品尝、评价,经过改善,填写正式标准菜谱,行政总厨、执行总经理或餐饮总监签字批准后投产。
3.标准菜谱是企业资产,是企业机密,由总办档案管理员统一管理,厨房按手续领用。
4.标准菜谱需制作3份以上,以需定量。
5.厨房以标准菜谱指导菜品生产,保证菜品质量,实现标准化管理。
注:《标准菜谱》样式见附1附1:标准菜谱菜品名称:菜谱类别:零点宴会菜系:编号:9饭店.五常.6T.管理概念五常法的由来:1.生于日本江户时代(17世纪初—19世纪中);2.成形于香港:“五常法”是香港人何广明教授在1994年始创的概念。
在各机构里,“五常法”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
“五常法”源于五个日本字(其中Seiri意为整理,Seiton意为整顿,Seiso意为清扫,Seiketsu意为清洁,Shitsuke意为修养),全部是“S”带头的字,所以它也称为5-S。
5-S在日本民间已流传了200多年,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已开始习惯抛掉不想要的东西,以“空”为佳。
何广明教授在日本研究优秀企业的时候,发现了5-S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1994年,他整理出了基于5-S的优质管理方法,那就是“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同时此法获得香港政府的支持,在本地推广。
十年间,他的“五常法”被广泛运用于各机构中,取得管理方面的奇迹。
3.发展、使用于各种行业,餐饮业于2000年开始引进。
1S—常组织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做法:1.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3.清除不需要物品。
4.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日常用量。
5.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
2S—常整顿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30秒找到要找的东西。
做法:1、对可供放的场所和物架进行统筹(划线定位)2、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规定放置方法)3、标示所有的物品(目视管理重点)达到整顿的四个步骤1、分析现状2、物品分类3、储存方法4、贯彻贮存原则3S---常清洁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做法1、建立清洁责任区2、清洁要领◆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扫。
◆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要使清洁更容易,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
◆仪器、设备每次用完清洁干净并上油保护。
◆破损的物品要清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