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立交桥跨铁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XXX立交桥共有6处上跨XXXXX铁路及XXXXX三线铁路,其中A、B、D线上跨XXXXX铁路,与XXXXX铁路在现状XXXXX桥位置相交(铁路里程为K141+587.4米处);E线上跨XXXXX三线(铁路里程为K4+430),S线在现状卫国道地道处上跨XXXXX铁路三线 (铁路里程为K3+461) ;D线匝道桥于K4+290(铁路里程)上跨越XXXXX三线;东纵线位为沿XXXXX三线两侧上下行布置,其中跨程林庄路桥距XXXXX三线较近,施工时需对路基进行加固。
1.A、B、D线跨XXXXX铁路工程概况A、B、D线均以两跨分别上跨XXXXX铁路,跨铁路的各桥的结构参数如下表:施工中,与铁路密切相关的桥墩和承台共8个,每个承台有钻孔桩2根,共计16根,桩径有1.5m和1.8m两种,最小桩长为62m,最大桩长为66m。
结构边缘距相邻线路中最小距离为3.5m(承台)。
桥墩布置与铁路相对关系见下图《A、B、D线跨XXXXX铁路平面图》。
《ABD线限界栏杆位置平面图》2.D、E线跨XXXXX三线铁路工程概况D线采用一跨预制箱梁上跨XXXXX三线铁路,预制箱梁跨径为35m、结构高度为h=1.70m。
结构边缘距铁路中最小距离为6.4m,梁底净高8.0米。
与铁路相关的D11和D12号墩除D12号的盖梁因铁路自闭线的影响未能施工外,其余两墩的下部结构已施工完成。
E线采用预制箱梁上跨XXXXX三线铁路,预制箱梁跨径为41m、结构高度为h=2.15m。
结构边缘距铁路中最小距离为4.32m,梁底净高8.0米。
与铁路相关的E15和E16号墩因铁路自闭线和10KV贯通线影响均未施工。
桥墩布置与铁路相对关系见下图《D线跨XXXXX三线铁路平面图》和《E线跨XXXXX三线铁路平面图》。
3.S线跨XXXXX三线铁路工程概况XXXXX高架桥(S线)在卫国道地道两箱体之间已经预留桥位,在XXXXX三线铁路里程桩号为K3+461(XXXXX三线下行)处采用一跨预制箱梁跨越铁路,与铁路呈45度斜交。
跨径布置为35m,结构边缘距铁路外轨最小距离为7.35m。
上跨铁路净空高度8.0m,梁体结构高度h=1.7m。
与铁路相关的S6号墩墩身已完成,S7墩身及S6盖梁因受铁路自闭线和10KV贯通线影响而未施工。
桥墩布置与铁路相对关系见下图《S线跨XXXXX三线铁路平面图》。
二.施工方法和措施1、铁路内下部结构施工本工程位于铁路线间的有A15、B15、D27三个墩。
此三墩下部的结构特性如下:各墩相应部位与相邻线路关系详见以下剖面图:《A15-1#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剖面图》《A15-2#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剖面图》《B15#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剖面图》《D27#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剖面图》。
(1)跨线平交道、进场道路及施工区的设置①平交道的设置由于A15、B15、D27墩均在XXXXX铁路中间,在下部施工时,机械设备及车辆均要穿过铁路。
为了减少对铁路的影响及施工安全,需修筑平交道进入施工场地,平交道修筑选在A线14号墩的右侧(按线路前方向)道岔外20m处,跨越货场到发线2股线路,道宽5.0米,长约10米。
(具体位置以铁路工务段确认的地点为准。
)平交道面板采用15×15方木铺设,采用50×5扁钢联结成整体,两端用43轨侧放与轨道顶紧。
面板下填碎石,夯实整平,控制面板顶面与轨面齐平。
平交道具体结构形式详见《平交道及施工便道位置平面图》。
②进场便道的设置进场便道采用二灰碎石路面。
首先将原地面整平夯实,上铺20cm二灰碎石,人工整平,蛙式打夯机夯实。
路面做成人字型坡,以利排水,保证道路在雨天仍能正常使用。
便道外侧距线路中不小于3.5m,并在靠线路侧设置限界桩及栏杆,所有机具和车辆行走、停滞时不得越过限界桩。
③施工区的设置施工区主要用于机械的作业、停放和钢筋的绑扎成型。
施工区两侧距相邻线路中不少于3.5m,沿施工区界设置限界栏杆,所有施工作业和人员必须在限界以内施工。
施工区采用10cm砼铺面或铺设3cm的钢板,以保护地下各种铁路设施。
施工区内的地上铁路设施采用钢板罩遮盖,以防车辆和机具碰撞损坏,钢板罩采用4mm钢板制作,重量应较轻,以便迅速、方便地取下,便于设备的维护、检修,对于较高的铁路设施,采用栏杆进行防护,防止辆及机械设备碰撞信号设施。
进入施工区需拆除A线桥下铁路围墙一段,拆除长度和位置,待铁路工务部门指定平交道位置后,与铁路相关部门协商确定。
在拆除围处便道侧设置道口看守房,派专人24小时执班,禁止非施工人员和机械进入施工区。
施工时段,由看守人员负责观察、了望火车行走情况,所有拟进入施工区内的人员和车辆,必须得到看守人员的允许方可进入。
并在道口处设置“一慢、二看、三通过”、“注意火车”等警示标志。
所有人员和机械、车辆必须快速通过平交道,严禁在平交道及线路两侧停留。
下班前,现场施工负责人对施工区内的机械、设备放置位置进行检查,确认无侵限时,向现场安全检查人员和看守人员报告,并陪同现场安全检查人员和看守人员再次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施工人员方可撒离施工区,道口看守人员封闭道口,禁止人员和机械在非施工时段进入施工区。
2、钻孔桩施工XXXXX线铁路中的钻孔桩成孔选用旋挖钻1台,其它各处采用GPS-2000旋转钻3台成孔。
在钻孔桩施工时采用较长的护筒,护筒的长度不小于6.0米,防止铁路路基被浸泡。
钢筋笼最大长度44米,所有钢筋笼均分为两截安装。
下料、弯制在线路外进行,半成品由人工运至D线侧施工区内焊接、绑扎成笼。
采用25吨吊车下笼。
砼采用成品砼,罐车运至现场,导管法灌注。
钻孔和灌注时的泥浆,将泥浆池和泥浆罐车停放在铁路范围外,在铁路轨道下穿塑料管,用泥浆泵抽至孔内,确保孔内泥浆的高度、泥浆比重、泥浆粘度达到要求,砼灌筑时,泥浆直接由孔内抽至泥浆罐车内运出,不污染道床。
3、承台施工在基坑开挖前,采用40a工字钢钢板桩对基坑支护,并扣轨对线路进行加固,防止线路位移。
承台开挖由人工进行,基坑采用钢板桩进行支护。
钢板桩采用40a工字钢,工字钢采用咬口式支撑,钢板桩长为9米,深入基底不得小于4米,并在钢板桩中设横向支撑,开挖前,用彩条布覆盖承台周边道床,以免挖基土方污染道床。
挖基土方置于施工区内硬化地面上,并随开挖随清运出铁路限界外。
为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在基坑支撑开挖完成后,为减少对铁路的影响,减少开挖范围,采用24砖墙做模板,砼浇筑完后不在拆除,然后进行承台钢筋绑扎成型。
承台混凝土使用成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使用溜槽灌注入模。
承台施工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后,即可拆除基坑支护,并立即进行基坑回填,基坑周边回填材料采用砂加石屑,水密法使其密实,最后拔出工字钢。
承台顶至原地面采用素土回填,并分层夯实。
恢复原有地貌。
《承台开挖支护示意图》见下页。
4、墩柱施工墩柱钢筋在线路外下料、加工成半成品,运到施工区内绑扎。
为加快减少承台施工时间,墩柱钢筋与承台钢筋同时绑扎完成,承台钢筋吊装就位后,立即吊装墩柱钢筋,墩柱钢筋下部与承台钢筋主筋焊为一体,上部设缆风固定。
墩柱模型现场拼装。
承台混凝土完成并将基坑回填后,采用汽车吊吊装墩柱模型就位,砼采用泵车灌注。
5、盖梁施工盖梁钢筋在线路外加工,现场绑扎,支架采用满堂红扣腕支架,保证支架外侧距线路中最小距离不小于3.5米。
模型加固采用外拉内撑法施工,减少靠线路侧支撑木的外伸长度,保证加固杆件最外侧距线路中的距离不少于3.5米。
砼灌注采用汽车泵泵送。
二、靠近线路侧的墩的施工靠近线路的墩主要有A16、B16、D26、E15、E16。
此5个墩下部的结构特性如下:各墩相应部位与相邻线路关系详见以下剖面图:《A16-1#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图》《A16-2#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图》《B16#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图》《D26#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图》《E15-1#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图》《E15-2#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图》《E16-1#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图》《E16-2#墩与相邻线路关系图》。
A16、B16、D26各墩紧邻站修安全线,E15、E16两墩位于XXXXX三线两侧,此两线均无吊车作业,施工前,在距线路中2.5米处设置限界栏杆,所有人员和机械均不得超越限界栏杆靠近铁路施工和停留休息。
每一施工点均设一名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各项安全规定的落实,治止。
沿线路在距施工点前后500米处各设一名专职安全监护人员,随时将列车来往情况用对讲机通知现场安全员,及时做好避让列车工作。
A16、B16、D26各墩的施工方法采用与线间各墩相同的施工方法。
E15-2及E16-1两墩距线路较远,挖深较浅,钻孔桩、承台、墩柱、盖梁施工对线路影响较小,承台基坑开挖直接由机械完成,承台钢筋绑扎、砼浇注及基坑回填要连续施工,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
基坑回填采用素土分层夯实。
E15-1及E16-2两墩距XXXXX三线较近,承台基坑开挖前,用工字钢采用咬口式在靠近铁路侧进行支挡加固,钢板桩应深入基底以下4米。
承台开挖由机械进行。
承台施工完成后,基坑分层夯填密实后,拆除钢板桩支护。
拔除钢板桩后造成的土体松散部位,采用花管压入水泥浆进行加固处理。
三、施工时间安排前期施工准备完成,与铁路各部门的安全协议签定完成,按程序应办理的各项审批手续齐全,拆迁切改到位,达到施工条件后,方可进场施工,按日历天数计划各施工点的工期计划如下:安设限界桩 5月1日铺面平交道 5月1日铺筑便道 5月2日~5月3日场区硬化 5月4日~5月5日铁路线间各墩A线15-1#墩钻孔桩(2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11日~6月3日A线15-2#墩钻孔桩(2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16日~6月3日B线15#墩钻孔桩(2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7日~5月27日D线27#墩钻孔桩(2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7日~5月20日铁路线侧各墩A线16-1#墩钻孔桩(2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1日~5月21日A线16-2#墩钻孔桩(2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7日~5月21日B线16#墩钻孔桩(2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1日~5月20日D线26#墩钻孔桩(2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1日~5月16日D线12#墩盖梁 5月11日~5月13日E线15-1#墩钻孔桩(4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1日~5月21日E线15-2#墩钻孔桩(4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7日~5月21日E线16-1#墩盖梁 5月13日~5月16日E线16-2#墩钻孔桩(4根)、承台、墩柱、盖梁 5月1日~5月16日S线6#墩墩柱、盖梁 5月1日~5月7日S线7#墩墩柱、盖梁 5月1日~5月7日四、上部结构施工1.预制梁场布置1)S线台后制梁场布置制梁台座、与存梁台座均置于龙门吊走行轨范围内,设在S线、尾部的现状路面上,采用C25砼现浇,高35cm,宽1.2米,共设3个制梁台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