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滴定法
HIn(酸式色) H In(碱式色)
,讨论
[ H ][In ] K1 ,解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 HIn]
K1[ HIn] [H ] [ In ]
[ HIn] PH PK1 lg [ In ]
讨论:
a. 当 b. 当 时,呈酸式色,溶液pH≤pK1-1 时,呈碱式色,溶液pH≥pK1+1
定至酚酞无色时,用去 15.00mL ;接着加入甲基橙 指示剂,继续用 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橙红色出现, 又用去3.00mL。问水样有何种碱度,其含量各为多 少?(分别以CaO、CaCO3计,mg/L)。
[解]:P=15.00mL,M=3.00mL, P>M , ∴水中有OH-碱度和CO32-碱度, OH-=P-M;CO32-=2M。
单色指示剂:酚酞 双色指示剂:甲基橙 复合指示剂(2种或2种以上)—变色范围窄,变色明显等优点 碱性范围指示剂:如酚酞 中性范围指示剂:如溴百里酚蓝 酸性范围指示剂:如甲基橙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
(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并部分或全部 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2)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 指示剂 。
3.5 水中的碱度和酸度 1.碱度
(1)碱度的定义
指水中所含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的总量,即水中能
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和强 碱弱酸盐等。
(2)碱度的组成
CO HCO OH 天然水中碱度的种类: 、 、 3
2 3
可构成5种组合形式:
1)OH 碱度 2)OH 和CO3 碱度 3)CO3 碱度 4)CO3 和HCO3 碱度 5)HCO3 碱度
HCO3 和OH 不能同时存在: HCO3 OH CO3 H2O 2
2
2
2
(3)碱度的测定
水样采集后分析前不能打开瓶塞,不能过滤,不能稀释和浓缩,当天测定。
连续滴定法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分别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
连续滴定法测水中碱度
同一锥形瓶中,连续用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
100
=600.60mg/L
CO32-碱度 =2M=6.00(mL)
CO3
2-碱度(CaO计,mg/L)=
C HCl 2M 28.04 1000 100 =168.24mg/L
CO3
2-碱度(CaCO
C HCl 2M 50.05 1000 3计, mg/L)= 100
=300.30mg/L
2.酸度 酸度是指水中的所含能够给出质子 的物质的总和,即水中所有能与强碱定 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1) 酸度的组成 组成水中酸度的物质可归纳为: 强酸:如HCl、H2SO4、HNO3等; 弱酸:如CO2、H2CO3、H2S及单宁酸 等各种有机 弱酸; 强酸弱碱盐:如FeCl3和Al2(SO4)3等三大类。
1 C (HCl)(V1 +V2 ) 100.09 A(以CaCO3计,mg/L) 2 1000 V水 1 0.0500 (6.50 10.40) 100.09 2 1000 100 422.9
答:此水样中含有CO32-,HCO3-两种碱度, 其总碱度为422.9mg/L。
OH-碱度(CaO计,mg/L)= =
C HCl .(P M ). 28 .04 1000 100
0.1000 (15.00 3.00) 28.04 1000 100
=336.48mg/L OH-碱度(CaCO3计,mg/L)= C HCl .(P M ). 50.05 1000
3
K w [ H3 O][OH ] [H ] [OH ]
H 式中水合质子H 3 O,简化为:
•
Kw水的自递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
K w 11014 (250 C) , pKw=14
• •
共轭酸碱对:Ka· Kb=Kw,pKa+pKb=pKw=14 对于水以外的其他溶剂,Ka· Kb=Ks
总碱度(CaOmg/L) = 总碱度(CaCO3mg/L)= 2)碱度以mmol/L表示: 总碱度(mmol/L) =
C(P M ) 1000 V水
C ( P M )28.04 1000 V水
C ( P M )50.05 1000 V水
p108例:取水样100mL,用0.1000mol/LHCl溶液滴
C (共轭碱) pH pKw pKb lg C (共轭酸)
缓冲溶液的配制
• 1、选择适当的缓冲溶液,使配制溶液的pH值在有 效缓冲范围内(PH=pKa 1配成的溶液有足够的缓 冲容量);
• 3、不干扰测定。
常用相同浓度的共轭酸碱溶液
进行完全。水中的HCO3-以及由CO32-滴定产生
的全部反应完全,HCl的消耗量为M(ml) ③ P和M的数值判断碱度的组成, 并且计算相应的含量。
碱度组成判断与表示
碱度表示 滴定体积 OHCO32HCO3总碱度T
P>0,M=0
P>M P=M P<M P=0,M>0
P
P-M 2M 2P 2P M- P M
c. 溶液PK1-1≤pH≤PK1+1,呈混合色 。
定义: ( pK1-1 )到( pK1+1 )为指示剂的理论变化范
围,pK1为理论变色点。 实际变化范围比理论要窄,这是人眼辨色能力造成的。
例如: 甲基橙理论变色范围是2.46~ 4.46(实际3.1~4.4); 酚酞理论变色范围是8.1~10.1(实际8.0~ 9.6)。 酸碱指示剂的分类 :
OH H H 2O CO3 H HCO3 HCO3 H H 2CO3
2
pH值 7.0 ( 1) pH值 8.3 pH值 3.9 (2) (3)
反应按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即按式(1)、 (2)、(3)依次进行
测定步骤:
① 先加酚酞,当酚酞由红色→无色,反就(1)、 (2)进行完全,OH-完全被中和,CO32-只中和 了一半,HCl的消耗量为P(ml); ② 继续加甲基橙,当甲基橙由黄→橙红,反应(3)
起溶液pH值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
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缓冲溶液。由足够浓 度的共轭酸碱对组成。 具有抗酸、抗碱、抗稀释作用!!!
缓冲溶液种类:
1)弱酸及其对应的盐: HAc-NaAc; H2CO3-NaHCO3 2) 多元弱 酸 的酸 式 盐及 其 对应 的次级盐: NaHCO3-Na2CO3 ; NaH2PO4-Na2HPO4 3)弱碱及其对应的盐: NH3-NH4Cl
(3)强碱滴定弱酸突跃范围在碱性范围,选择酚 酞等碱性范围的指示剂;强酸滴定弱碱突跃范围在 酸性范围,选择甲基红等酸性范围的指示剂;
例: 用NaOH滴定HCl:滴定终点时,酚酞★ 无色→红色,甲基橙 橙红→黄色 用HCl滴定NaOH:滴定终点时,酚酞 红色→无色,甲基橙★ 橙黄→橙红
3.4 酸碱滴定曲线
(2)酸度的测定
如果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 至终点 (pH=3.7)的酸度,称为甲基橙酸度,代表 一些较强的酸 —强酸酸度,适用于废水和严重污染 水中的酸度测定。
如果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 终点pH=8.3 的酸度称为酚酞酸度,又叫总酸度,它 包括水样中的强酸和弱酸总和。主要用于未受工业 废水污染或轻度污染水中酸度的测定。
4.酸碱平衡中的组分浓度
平衡浓度:反应平衡时,水溶液中溶质某种型体 的实际浓度,用[ ]表示
分析浓度(量浓度,总浓度):平衡型体浓度之 和,用C表示
例:在不同pH条件下,[Ac-]和[HAc]是变化的,但 CHAc=[Ac-]+[HAc]不变
3.2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
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不引
用0.1000 mol.L-1 NaOH 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1 HCl。
滴定曲线:溶液pH 随滴定剂体积加入量(或中和百 分数T%)变化的曲线。 计量点前后0.1%之间的pH值的急剧变化,称为滴定 突跃。突跃所在的pH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
14
1.强碱滴定强酸与强酸滴定强碱曲线形状相同,位置相反 2 .滴定剂初始浓度增加(减少)一个数量级,滴定突跃范 围增加(减少)2个pH单位 3.强碱滴定强酸的突跃范围大于强碱滴定弱酸的突跃范围 4 .用酸碱指示剂法进行强碱滴定弱酸(强碱滴定弱酸)的 条件:Csp×Ka≥10-8或Csp×Kb≥10-8 ,(计量点时酸浓度) 5.通过化学反应改善弱酸或弱碱性,可采用4种强化措施, 络合、金属离子强化、沉淀、氧化还原。
4、某碱样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 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 HCl溶液体积为 V1 ,继以甲基橙为 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体积为V2。V1与V2的关系是: C A、V1=2V2; B、2V1=V2; C、V1>V2;D、V1<V2。 5 、 HPO42-的共轭碱是: B A、H2PO4-; B、PO43-; C、 H3PO4; D、OH6.某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少量的CO2,若用此标 准溶液来标定HCl溶液浓度,以酚酞为指试剂,问所测得的 HCl溶液浓度结果( A ) A偏高 B 偏 低. C不影响 D不确定 7、某水样碱度组成为含CO32-碱度为0.0010mol/L,HCO3-碱度为 0.0020mol/L,则总碱度以CaCO3计为( c) A。2.0 mmol/L; B。 1.5 mmol/L; C。 3.0 mmol/L; D。 2.5 mmol/L
缓冲溶液pH值计算
1)弱酸-弱酸盐
Ca C (共轭酸) pH pKa lg pKa lg Cb C (共轭碱)
2)弱碱-弱碱盐:
C Cbb pKb - lg pOH pK l g pOH pKbb - lg pKb - lg C 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