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三级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Meta分析

中国三级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Meta分析

中国三级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我国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 AP)发生情况,为其综合防控提供基线数据和依据。

方法使用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国内有关三级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目标性监测相关的研究(前瞻性研究,提供监测时段呼吸机使用人次等信息),提取各研究V AP发生率数据,运用R 3.1.2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各研究监测的V AP发生率。

结果该研究共纳入综合性医院V AP监测5篇研究,8个时间段,监测总人次为6825人次,呼吸机总使用天数为30270床日,Meta分析显示,V AP综合发生率为24.8‰(95%CI:18.3‰~31.3‰)。

各研究时间段结果存在异质性,PHeterogeneity0.1),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数据;反之,若异质性较大(I2>50%,P≤0.1)[10],则合并数据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2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5篇研究,共8个监测时段的V AP发生率,基本资料见表1。

研究间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2=92.5%,PHeterogeneity<0.001,异质性较高,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8组V AP发生率后,V AP合并发生率为24.8‰(95%CI:18.3‰~31.3‰),见图1。

8个时间段,监测总人次为6825人次,呼吸机总使用天数为30270床日。

3讨论
呼吸机相关肺炎(V 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三种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ICU-V AP发生不仅会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还会致使抗菌药物大量使用,导致医疗费用显著增加和医疗资源严重消耗。

美国CDC早在1988年就对医院获得性感染(HAI)做出了详尽的定义,而且给出了如何系统监测三种导管相关感染包括V AP的方法[11]。

我国引入较晚,将三种导管相关感染监测称之为“三管监测”。

三管发生率一般有两种计算方式:第一种分母为插管人数;第二种是将分母定为插管总日数,计算千日插管发生率(‰),即发病密度。

发病密度能够较好的反应监测时段V AP发病强度,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国外监测数据显示,V AP发生率在1.2~8.5/1000插管日之间[12],插管后最初5 d内发生V AP的危险性最大,中位发生时间为插管后3.3 d[13]。

该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了近年来我国发表的有关综合医院综合ICU-V AP发生率数据,系统评价ICU-V AP发病率,旨在与国外进行对比,并为防控ICU-V AP提供基线数据。

结果综合了5篇研究8个监测时段的V AP发生率数据,Meta分析显示,V AP综合发生率为24.8‰(95%CI:18.3‰~31.3‰),远远高于国外的数据(1.2~8.5/1000插管日)[12]。

表明我国综合ICU-V AP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另外,通过Meta分析结果我们发现,5篇纳入文献8个时段的V AP发生率间存在很大异质性(I2=92.5%),这可能与不同研究的监测手段方法、ICU环境、病人诊疗等因素存在差异有关。

笔者认为需加强ICU三管感
染率监测方法的培训,统一质控可能会使数据更接近真实,结果更具有外推性。

总之,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是现阶段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针对综合医院ICU如此之高的V AP发生率,有关部门必须行动起来,加大V AP 监测及防控力度,为ICU营造一个放心安全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hospital-acquired,ventilator-associated,and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1(4):388-416.
[2] Chastre J,Fanon JY.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7):867-903.
[3] 高飞,严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0):809.
[4] 任南.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
[5] 安寒,刘竹,邓小华.2010年成都市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5):567-569.
[6] 吴红梅,徐子琴.金献冠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目标监测与分析[J].浙江医学,2013,35(12):1206-1208.
[7] 杨雅红,陆丽红,吴小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245-3247.
[8] 李晓红,杨俐,邹安娜,等.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目标监测与干预[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4):271-273.
[9] 叶慧,樊鸿雁,钱爱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2(2):215-217.
[10] Petitti DB. Meta-Analysis,Decision Analysis,and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94.
[11] Garner JS,Jarvis WR,Emori TG,et al. CDC definition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J].Am J Infect Control,1988,16(3):128-140.
[12] S krupky LP,McConnell K,Dallas J,et al. A comparison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rates a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Criteria[J].Crit Care Med,2012,40(1):281-284.
[13] Rello J,Ollendorf D,Oster G,et al.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a large US databas[J].Chest,2002,122(6):2115-2121.
(收稿日期:2015-09-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