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科护理学教学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学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
3.其他 如发生肺、骨、脑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
(三)辅助检查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最重
要的方法,有相对的专一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持续血清AFP≥400ug/L, 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即可考虑肝癌的 诊断。
2.影像学检查 (1)B超:是目前肝癌定位检查中首选的一种检查方法,可显示 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诊断正确 率可达90%。 (2)CT、磁共振成像(MRI):能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 以及与周围器官和血管的关系,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 (3)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此法为侵袭性检查方法,适 用于定性诊断怀疑为肝癌而非侵入性定位诊断方法不能明确诊断者。 3.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多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具有 确诊的意义。
4.高热护理 加强对体温的观察,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 温,补充足够的液体。
5.有效引流 给予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妥善固定引 流管并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做好 记录。
6.用药护理 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遵医嘱给予足 量有效的抗生素,应注意用药时间、途径、配伍禁忌。注 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疼痛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宜的止痛 药物。
二、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
2.疼痛 与肝脓肿致肝包膜张力增加有关。
3.潜在并发症 等。
膈下脓肿、脓、腹膜炎、休克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引起分解代谢增强有关。
与进食少、感染
三、护理目标
1.病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2.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 3.无并发症发生。 4.病人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2)肝区疼痛:肝区出现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有的可 伴右肩牵涉痛或胸痛。
(3)消化道及全身症状:病人有乏力、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少数病人可有腹泻、腹胀及呃逆等,病人在短 期内即呈现严重病容。
2.体征 最常见的为肝区压痛和肝肿大,肝区有叩 击痛。有时可伴有右上腹肌紧张和局部触痛,严重者可出 现黄疸,病程较长者,常有贫血。
第十八章 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熟练进行T管引流的护理操作。
2.熟悉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 3.了解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价。
(1)肝区疼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有半数以上病 人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
(2)消化道和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 退、腹胀,部分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常 被忽视。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皮下出血等恶病质表现。
2.体征 肝肿大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临床体征。晚期 病人可出现黄疸和腹水。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可达90%以 上,肝功能可有轻度异常。
2.影像学检查 B超为主要且首选的检查方法,可明确脓 肿的部位和大小,阳性诊断率可达96%以上。X线、CT和MRI均可显 示肝阴影增大,对诊断有帮助。
3.诊断性肝穿刺 必要时可在B超探测导引下行诊断性穿 刺,抽出脓液即可证实。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是否居住在肝癌高发区,饮食及生活习惯,有无 进食含黄曲霉菌的食物,有无亚硝胺类致癌物的接触史; 家庭中有无肝癌或其他肿瘤患者;有无肝炎、肝硬化、其 他部位肿瘤史或手术史;有无其他系统伴随疾病等。
(二)身体状况 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晚期可有局部和全身症
状。 1.症状
(四)治疗原则 早诊断,早治疗,处理原发病,避免并发症。 1.全身支持 包括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
酸碱失衡;必要时反复多次输血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增强机体抵 抗力。
2.抗生素治疗 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 3.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或切开引流 适用于较大的 脓肿。
(五)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承受程度,对疾病的治疗、康复知识 的认知和掌握程度等。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癌 肿。高发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好发于40~50岁年龄段, 男性多见。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 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亚硝胺类化学物质、遗传等因素 有关。原发性肝癌的大体病理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 型和弥漫型,其中结节型最常见。按组织学类型又分为: 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我国以肝细胞型为主。 原发性肝癌转移途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直接蔓延、腹 腔种植性转移。肝外血行转移最多见于肺,其次为骨、脑 等。
(四)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病情进行综合治疗。
第一节 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护理
细菌性肝脓肿系指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最 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了解是否患有胆道疾病、有无其他
部位感染及肝的开放性损伤、病程长短、发病急缓等。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1)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寒战和高热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体温常可高达39~40℃,多汗,脉率增快,严重时可发生脓毒症和 感染性体克。
7.健康教育 (1)介绍细菌性肝脓肿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知识。 (2)出院后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3)若出现发热腹痛、黄疸、水肿等不适,及时就诊。
五、护理评价
1.病人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2.疼痛有无减轻或缓解。 3.有无并发症发生。 4.病人营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
第二节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四、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给病人和家属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稳定病 人情绪,提高其认识并配合治疗和护理。
2.病情观察 加强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观察,注意有无 腹膜炎、膈下脓肿、胸腔内感染以及中毒性休克出现。
3.营养支持 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 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液体摄入量,必要时给予 肠内、外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