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智一年级音乐教案:《白胖鸭》1

培智一年级音乐教案:《白胖鸭》1


请同学自编动作随着音乐做一做,以表现歌曲意境。 七、小节 请同学们把今天学的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看谁表演得好,能得到爸 爸妈妈的表扬。
板书设计 : 小袋鼠 活泼、可爱、欢快 挺着一个 渐强
课后小记:
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
导入 新课
1、教师演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师:同学们,你知道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民
教学重点:学唱并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比较练习,感受并掌握八分音 符的时值。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 一、发声练习 第12页,注意方法同前节。 二、认一认 1、教师介绍木鱼:木鱼是用木头制成的仿鱼状的打击乐器,发音坚 实、短促。演奏时,左手握着“鱼尾”处,右手拿着小木锤,轻轻的敲 击。 2、请同学们试着敲一敲。 三、节奏练习 1、 复习上节课所作的节奏练习。请同学们拍手练一练。 2、 请同学们看书,按走和跑读节奏。 3、 按节奏边读边走。 4、 拍手读歌谣,最后敲木鱼读歌谣。 四、学唱“小袋鼠”
4、学习节奏│××│××│× ××│×-│。
(│妈妈│妈妈│我 回来│了- │)
5、听音乐跟老师学念歌词。
6、轻轻地学唱。
7、感知休止符,轻巧、有力地模唱。
8、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天鹅》欣赏课
教学目标 :
通过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
学生创造自己的形体语言,结合音乐去表现天鹅,体会幽静、优美的意
2、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唱,并捻拍感受歌曲中拍号的变换。 3、 提问:同学们听了歌曲以后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从山沟沟里修 出了一条新公路直通大城市,从此山沟沟里的人富起来了) 4、 老师补充:人们富裕了,多亏有了这条新修的公路,公路好像金 扁担,挑着城乡奔"四化"。同学们,我们来给这道歌取个名字好吗? (回答正确后,将准备好的歌曲名称贴在歌单上) 5、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 6、 请同学们自己吹一吹、唱一唱,自己学歌曲。 7、 问一问:歌曲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较,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 处(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主旋律基本不相同,是第一段的再现,它的形 式更丰富、更富有激情。) 8、 请学生坚笛伴奏(能够伴奏的同学自己站起来)其它同学心想歌 词,学唱第一乐段。 9、 以活泼、喜悦的心情演唱第一乐段(坚笛以及钢琴伴奏) 10、 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a、 请出一名同学用坚笛吹奏第二乐段,其它同学轻声哼唱,并用自己 认为恰当的动作来表现乐曲。 b、 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柔美、舒展) 与第 一、三乐段有什么不同?(拍号不同) c、 请同学们看前倚音 如果把前倚音去掉,大家唱一唱,比较一下好不 好?(不好) 为什么?(没有前倚音乐曲显得呆板,加上前倚音后, 使乐曲更有特色,更婉转优美。) d、 视唱这一乐段,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e、 听琴声轻唱歌词,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11、学唱第三乐段 a、 坚笛吹奏,和声部分进入高声部,其他同学心想歌词。b、 听琴声 轻唱歌词。c、 坚笛吹奏,和声部分进入低声部,其他同学心想歌词。 d、 听琴声轻唱歌词。e、 坚笛伴奏,演唱第三乐段。 f、 提问:这一段应该怎样处理呢?启发学生:公路修好了,人们高不 高兴呀?(高兴) 高兴的时候我们最爱怎样?(笑) 你们看山花笑
(一)、初听乐曲,说说感受。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乘上音乐的翅膀,让我们展开想象,你看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
(播放乐曲,静听后,请小朋友说说。)
师:(出示图片)瞧多美的地方啊!看远处游来了两只高贵的天鹅。
(二)、复听乐曲,理解作品。
1、听辩乐曲的演奏乐器。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次,听一听那优雅的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它表现了什么?
(播放乐曲,细听后,请学生说说。)(出示大提琴图片)
2、练习:检测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小组进行)
师:现在每组桌上都有一张题卡,请小朋友轻声讨论后完成。(老师巡
回指导)
(给优秀的小组,发奖励)
三、观看《圣桑—动物狂欢节》,作者介绍。
师:大家知道这首曲子是谁写的吗?那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
2、学唱《金扁担》曲谱。3、集体识谱。先练唱集体 演唱部分,再分声部练习各声部和声部分。 用LU来哼唱全曲。 课后小结:
音乐教案-歌曲《金扁担》教案(第九册、第三册单元歌曲)
教学内容: 一、 复习常规(包括《师生问好歌》、发声练习等) 二、 学习歌曲《金扁担》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学生掌握发声技巧及合唱技巧。 二、 指导学生以欢快、喜悦的心情唱好歌曲,要求学生能正确表达歌 曲的内容。 三、 复习变拍子,掌握歌曲的节拍规律,唱好上波音。 教材分析: 歌曲《金扁担》是一道苗族儿童歌曲,歌中所唱的"金扁担"是苗家对新 公路的亲切称呼。歌曲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远离城镇的苗家山寨修起 了新公路, 苗族人民歌唱新生活的喜悦心情。 歌曲的节奏明快、舒展,旋律活泼、流畅。其结构是一个带再现的三部 曲式。主部是一个上、下句结构的段落,两个乐句在节奏上完全一致, 富于舞蹈性的拍子节奏型加上偶尔在第二拍上出现的上波音,不但使整 个音乐呈现出热烈、兴奋、活泼、欢快的情绪、而且使歌曲散发出浓郁 的苗族地方音乐色彩和韵味。对比性中段采用二拍子,其舒展的节奏, 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与主部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段落后半部分的扩 展,补充和二声部演唱等处理,使人们沉浸在苗家人民载歌载舞,歌唱 山寨今日一派繁荣的欢乐气氛之中。 教学难点 : 掌握歌曲风格,唱好上波音以及前倚音,掌握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唱好合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歌?
2、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台湾方面的知识。
3、用多媒体演示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教师
简介台湾。
师:在我国的东南海域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国的一个
宝岛——台湾。台湾四面环海,四季如春。
4、放映其它图片
师:台湾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一批正直、朴实、真挚、爽朗的台
湾人,正是台湾人的这种性格特点,孕育了具有台湾风格的艺术形式。
培智一年级音乐教案《白胖鸭》
丹江口市特校 王青云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掌握节拍及最后一句歌词节奏。
3、学习休止符的唱法。
二、活动过程
1、第一次倾听乐曲旋律,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2、听着音乐模仿鸭走,并用动作表现歌词“胖”、“一摇一摆”。
3、听音乐有节奏地模仿鸭走,教师敲击圆舞板帮助幼儿掌握节拍。
吐字清晰,口形不宜大,找发音位置,高低声部互相靠拢,力求和谐、 统一。 步骤:a、 分别视唱或视奏两个声部。b、 带词唱,坚笛伴奏。c、 坚 笛、钢琴伴奏合唱。 三、音准听辨训练 听一听,唱一唱。 老师给出上方音或下方音,让学生听辨并唱出下方音或上方音。 四、乐曲唱奏练习(学习歌曲难点部分)
1、 分析乐曲拍号及结构。 2、 划拍跟琴声视唱,先进入第一声部,再进入二声部。 3、 问 叫什么记号,请学生唱唱,用坚笛吹一吹 4、 在乐谱中加入 ,唱一唱 说一说比以前有会么不同。(更活泼、风 趣) 5、 自由吹一吹,唱一唱。 6、 合唱、坚笛伴奏,唱的同学边唱边拍手、拍臂、拍臂,感受乐曲 的拍子及强弱。 五、学习歌曲《金扁担》 1、 出示不带歌曲名称的歌单,分析歌曲的拍号、调号。
1、导入 :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可爱的动物—“小袋鼠”。(教师出示图 片,请同学们讲讲小袋鼠有什么特点)[肚子上有个大口袋]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只小袋鼠用它的袋子做了什么? 2、听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这首歌有什么特 点? 3、有节奏朗读歌词、教唱法学歌。 注意休止符处唱法,反复练习,直至准确。 4、处理: 1~6小节力度较弱;第7小节“大”字力度较强; “挺着一个”用渐强的声音演唱。 练唱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讨论自己认为应怎样演唱。练唱 请同学们敲击木鱼为歌曲伴奏。 五、歌表演 1、请同学们自己看书上的动作,分别做一做,并说一说每个动作是什 么意思。 2、教师带领学生将动作串联起来练习。 3、听音乐,所有同学演唱。一半同学舞蹈,一半同学用乐器伴奏。 六、欣赏: 1、介绍: 《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28岁时在维也纳创作的钢琴套曲《童年 情景》中的第七段乐曲,后改为大提琴独奏曲。 《雪花飞舞》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1908年所作的钢琴曲《儿童园 地》中的一段,我们欣赏的是用电子合成器演奏的录音。 2、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听音乐。 初听乐曲《梦幻曲》和《雪花飞舞》,两首乐曲逐一播放。 听后请同学谈谈印象: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两首乐曲各表现 了什么情绪? 3、复听乐曲。
三、 合作创编表现 1、小组交流讨论歌曲中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演唱时在音色和语 气上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唱。 学生:讨论,练习 3、同学汇报,并演唱。 4、分组讨论,创编歌词。 5、交流并演唱学生自己创编的歌曲。 6、合作创编音乐剧 师:《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寓言式的叙事歌曲。刚才我们用唱歌 的形式表现了歌曲,下面我们用音乐剧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内容(出示课 件) 多媒体演示:
六、课堂小结。
师:“丑小鸭”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吧!相信有一天,我们这群丑小
鸭也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让我们随着音乐飞出教室吧!再见!
小袋鼠
教学内容:1、歌曲:小袋鼠2、歌表演3、综合训练:u 木鱼 4、欣赏:梦幻曲(大提琴独奏曲)雪花飞舞—选自《儿童园地》(电 子合成器演奏)
教学目标 : 1、学习“u”的正确发声方法。练习用柔和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的演 唱《小袋鼠》。 2、学习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诙谐的情趣及小袋鼠的可爱形象。 3、认识木鱼,学习木鱼的演奏方法。通过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比较 练习,感受并掌握八分音符的时值。 4、通过《梦幻曲》、《雪花飞舞》两首乐曲的欣赏,培养学生听音乐 的习惯,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以及不同情绪。
教具准备: 纸剪波音记号若干,笑娃娃脸一个,金扁担挂图、歌单、竖笛、钢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师生问好 二、 发声练习 1、 发声练习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