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较熟练的运用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进行基本程序设计,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实用的数据库系统开发,较好的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各个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VFP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正确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具备可视化程序设计能力,能够运用VFP的数据库管理功能进行小型应用系统开发,实现最常见数据交互式操作界面的功能,从而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计算机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学学时分配《VFP程序设计》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VFP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数据库概述(2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掌握实体的特征及实体间的联系、关系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方法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据库、实体、关系等基本概念和术语;实体的特征及实体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三种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管理技术发展1.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3.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数据模型1.实体2. 联系3. 数据模型第三节关系数据库基础知识1.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本章习题要点:数据模型;关系的运算;关系数据库有关知识。

第二章 Visual FoxPro基础(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Visual FoxPro工作方式及辅助设计工具的作用,理解Visual FoxPro中函数的概念及分类,掌握Visual FoxPro的启动和退出方法、数据和运算符的使用、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以及数组的使用等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各种表达式的构造方法;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变量的命名、分类、保存、删除与恢复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 Visual FoxPro的启动及工作方式1.Visual FoxPro的启动2.Visual FoxPro的工作方式3.Visual FoxPro的文件系统第二节数据类型1.字符型2.数值型3.浮点型4.双精度型5.整型6.货币型7.日期型8.日期时间型9.逻辑型10.备注型11.通用型12.二进制字符型13.二进制备注型第三节常量与变量1.常量2.变量3. 内存变量常用命令4. 数组第四节运算符与表达式1.算术表达式2.字符表达式3.日期表达式4.关系表达式5.逻辑表达式第五节常用函数介绍1.数值函数2.字符函数3.日期函数4.转换函数5.测试函数6. 其他函数第六节 Visual FoxPro辅助设计工具1.Visual FoxPro向导2.Visual FoxPro设计器3.Visual FoxPro生成器本章习题要点:1.数据的类型及各种数据类型表达式的构造方法;2.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3.变量的命名、分类、保存、删除与恢复方法。

第三章自由表操作(6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自由表的建立、修改、打开、关闭,数据记录的输入、定位、浏览、添加、修改、替换、删除、恢复,表与表结构的复制、表中数据与数组数据之间的交换,自由表的排序、索引、查询和数据统计等操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自由表记录的定位、添加、删除、浏览、查询、统计、数据的汇总。

教学难点:自由表的复制;自由表中数据与数组数据之间的交换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自由表的建立1.创建自由表2.Visual FoxPro的命令格式第二节自由表基本操作1.自由表打开与关闭2.记录的显示3.记录的定位4.表结构的修改5.记录的添加6.记录的删除与恢复7.数据替换8.表与表结构复制9.表中数据与数组数据之间的交换第三节排序与索引1.排序2.索引第四节查询1.顺序查询2.索引查询第五节数据统计1.记录统计2.求和3.求平均值4.汇总本章习题要点:1.自由表的创建、打开、关闭、记录的输入、浏览、添加、删除与修改等操作;2.指针的定位方法;3.数据表间的复制方法以及数据表与数组数据交换方法;4.自由表的排序与索引、数据的查询与统计。

第四章数据库及多表操作(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数据库创建的一般过程,理解工作区及数据工作期的概念,掌握创建数据库及数据库表、数据库表间永久关系的方法,数据词典的概念和设置,自由表的逻辑关联和横向连接等操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据库基本操作及数据库表的操作;数据库表中字段有效性和记录有效性的设置。

教学难点:数据库表的参照完整性;表间的逻辑关联和横向连接。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1.数据库的设计2.数据库的建立3.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第二节数据库表1.数据库表的操作2.数据库表属性的设置第三节永久关系和参照完整性1.创建表间永久关系2.建立参照完整性第四节多表操作1.工作区2.表间的逻辑关联3.表间的横向连接4.数据工作期本章习题要点:1.数据库及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2.数据库表主索引的建立和使用;3.数据库表的参照完整性;4.逻辑关联和横向连接。

第五章 SQL语言(3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SQL的功能,掌握对表结构及记录操作的SQL命令、SQL—SELECT语句的用法等操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SQL—SELECT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SQL命令对数据表的定义及操作功能。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表结构操作命令1.创建表结构2.修改表结构第二节表记录操作命令1.更新记录2.删除记录3.追加记录第三节表记录查询命令1.查询的命令格式2.SQL中特殊运算符及常用检索函数3.单表查询4.多表连接查询本章习题要点:1.SQL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SQL对表结构及记录操作的命令。

第六章查询和视图(1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查询和视图的异同,掌握利用查询设计器建立查询的方法,利用视图设计器建立视图的方法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查询设计器和视图设计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查询设计器和视图设计器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查询1.创建查询2.向应用程序中添加查询第二节视图1.创建视图2.维护视图3.更新视图4.使用视图5.远程视图与连接第三节视图与查询、视图与表的比较1.视图与查询的比较2.视图与表的比较本章习题要点:1.查询与视图的创建、运行、修改的方法;2.查询与视图的异同。

第七章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16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语句,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子程序、过程和自定义函数的设计,变量的作用域和参数的传递方式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多重循环与嵌套结构。

教学难点:子程序、过程和自定义函数的设计及调用。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文件的建立、修改和运行2.程序文件格式3.程序中常用的简单语句第二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第三节分支结构程序设计1.单分支程序结构2.双分支程序结构3.多分支程序结构第四节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DO WHILE-ENDDO循环2.SCAN—ENDSCAN循环3.FOR-ENDFOR循环4.多重循环第五节子程序及其调用1.子程序2.子程序调用3.参数传递第六节自定义函数1.自定义函数的结构2.自定义函数的调用第七节过程与过程文件1.过程与过程文件2.过程文件的建立3.过程与过程文件的格式4.过程与过程文件的调用5.过程的嵌套调用本章习题要点:1.程序的建立、编辑和运行方法;2.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3.子程序、过程和自定义函数的设计及调用;4.变量的作用域及参数传递;5.简单程序的编写。

第八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8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类、对象、事件等基本概念,掌握表单的创建及其属性设置方法,表单中常用控件属性的设置及事件代码的编写方法,方法程序的调用,表单的修改和运行方法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创建简单表单;常用表单控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控件事件代码的编写。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概念1.类的基本概念2.类的特征3.对象第二节Visual FoxPro中的基类1.Visual FoxPro的基类2.事件与方法第三节创建表单1.创建表单2.表单属性的设置第四节表单中控件属性的设置及编程1.控件的引用2.向表单中添加控件及编写代码3.表单中常用控件第五节表单的修改1.控件的选定2.控件的复制、移动、删除3.设置控件的Tab键顺序本章习题要点:1.表单属性的设置方法;2.表单中常用控件属性的设置方法;3.方法程序的调用;4.事件的基本概念;5.常用控件事件代码的编写方法;6.表单的修改和运行方法。

第九章菜单和工具栏(1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工具栏的创建和使用方法,理解菜单的组成,掌握下拉菜单和快捷菜单的设计方法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菜单设计器的使用;下拉式菜单的设计。

教学难点:在表单中运行菜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菜单的组成与设计1.菜单的类型2.菜单系统的规划3.创建菜单的步骤第二节创建菜单1.菜单设计器的启动2.菜单设计器介绍3.菜单的保存、生成和运行4.在单文档表单中运行菜单5.快捷菜单第三节工具栏的创建和使用1.定制系统工具栏2.创建自定义工具栏本章习题要点:1.菜单设计器的使用;2.下拉式菜单的设计;3.快捷菜单的设计;4. 菜单的保存、生成和运行。

第十章报表和标签的设计(1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标签的建立方法,掌握报表的创建,布局,修改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报表设计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报表布局的设置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用向导创建报表和快速报表1.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对一报表2.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对多报表3.快速报表第二节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1.报表设计器2.在报表中添加控件3.数据分组4.报表的布局5.报表的预览和打印第三节标签的设计本章习题要点:1.报表设计器的使用;2.报表的布局、预览和打印;3.标签设计器的用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