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
2.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3. 能够从试剂、条件、产物等不同角度判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三.教学思路分析
先由复习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入手,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自然过渡到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逐步深入分析加(脱)氢、脱(加)氧的本质,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引出氧化数的概念,然后逐渐过渡到也可以从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来预测或判断该有机化合物是否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这样做,符合由表及里的认识顺序,更能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最后结合化学键的类型和氧化数来分析有机反应类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四.教学过程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我们初中学习了无机化学反应中的四种基本类型反应,而在高一时又接触了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有机化学也学习了三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既然无机化学中有氧化还原反应,那有机反应中有没有呢?如果有,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⑴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氧原子或减少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⑵常见的氧化反应:
①醛的氧化,如:2CH3CHO + O2→2CH3COOH
②醇的氧化,如:2CH3CH2OH+O2→CH3CHO+2H2O
③有机物的燃烧。
④烯烃、炔烃、酚、醛等有机物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含醛基的有机化合物与新制Cu(OH)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
⑶常见的氧化剂:氧气、臭氧、酸性高锰酸钾、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等。
2.还原反应
⑴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⑵常见的还原反应:
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酮、酚、油脂等的催化加氢。
⑶常见的还原剂:氢气、氢化铝锂(LiAlH4)和硼氢化钠(NaBH4)等。
3.氧化数
⑴定义:
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的用于表示分子中某原子所处氧化状态的一种数值。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最高氧化数为+4,最低氧化数为-4.
⑵规定:
①氢原子的氧化数为+1,当碳、氧原子上连有一个氢原子的时候,碳、氧等原子的氧化数就为-1
②若碳原子分别与氧,氮、硫等电负性大的原子以单键、双键、叁键相结合,碳原子的氧化数分别为+1、+2、+3
③若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时,其氧化数均为零
⑶利用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氧化数的升降来判断:反应后氧化数升高的有机物,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有机物,则发生了还原反应。
氧化数处于最高价的原子只能被还原,处于最低价的原子只能被氧化,介于中间价态的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能否升高或降低是有机物能否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前提。
加入氧原子或脱去氢原子,会使反应的碳原子的氧化数升高,因此可以把反应部位碳原子的氧化数升高的有机反应判断为氧化反应;反之,加入氢原子或脱去氧原子,会使反应部位的碳原子的氧化数降低,因此可以把反应部位碳原子的氧化数降低的反应判断为还原反应。
例1. 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催化氢化”、“手性催化氧化”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发生“催化氢化的”的反应属于()
A.加成反应
B. 取代反应
C. 氧化反应
D. 还原反应
答案:A、D
解析:“催化氢化”反应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同时,依据还原反应的定义,加氢的有机反应又属于还原反应。
所以本题选项A、D均正确。
例2.判断下列反应的类型
(1)2CH3CHOHCH3 + O2△2CH3COCH3 +2H2O
(2)+3H2△
(3)CH3COCH3 + H2△CH3CHOHCH3
答案:(1)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
(3)还原反应
过渡:
例3.
答案:①+1②+2③0④-2⑤+4⑥+3⑦-4⑧-2⑨0⑩+2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
1.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 2Cr 2O 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 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下列乙醇的化学性质不是由羟基决定的是( )
A .跟金属钠反应
B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C .在浓硫酸存在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D .当银或铜存在时跟O 2发生反应,生成乙醛和水
3.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
B .所有醛都会使溴水和KMnO 4酸性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
C .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 n H 2n O 的通式
D .醛的官能团是—COH
4.乙醛蒸气跟氢气的混合物,通过灼热的镍催化剂时就发生反应生成乙醇,此反应属于( )
A .取代反应
B .消去反应
C .加聚反应
D .还原反应
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①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 ②2CH 3CHO +O 2――→催化剂
△
2CH 3COOH
③CH 3CHO +2Cu(OH)2+NaOH ――→△
CH 3COONa +Cu 2O ↓+3H 2O
④CH 3CHO +H 2――→催化剂
△
CH 3CH 2OH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有机物X 可以还原成醇,也可以氧化成一元羧酸,该醇与该一元羧酸反应可生成C 2H 4O 2。
则下列关于X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还原性
B .含有甲基
C .相对分子质量为30
D .含碳量为40%
7.有下列有机反应类型:①消去反应 ②水解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加成反应 ⑤还原反应 ⑥氧化反应,以丙醛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涉及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
A .⑥④②①
B .⑤①④②
C .①③②⑤
D .⑤②④①
8.只用一种试剂便可将苯、苯酚、四氯化碳、乙醛4种无色液体进行鉴别,这种试剂是( )
①银氨溶液②新制的Cu(OH)2③NaOH溶液④溴水
A.仅①④B.仅②③C.①②③④D.仅①②④
9.近年来流行喝苹果醋。
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作用的保健食品。
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其结构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催化氧化生成醛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1 mol苹果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HCO3
10.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
C.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D.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2和H
2
O
11.在常压和100℃条件下,把乙醇汽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气体V 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A.2V L B.2.5V L C.3V L D.无法计算
12.将蔗糖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碱性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先加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加AgNO
3
溶液
B、乙烷中有乙烯可KMnO
4
溶液洗气,除去杂质C、碳原子数小于10,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有3种D、可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14.某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可得21.6g银,等量的该醛完全燃烧时,可生成5.4g水,则该醛可能是()
A.甲醛B.乙醛C.丙醛D.丁醛
15.将蔗糖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碱性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