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中亚知识目标1. 中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中亚以丘陵、平原为主的地形特点。
3.中亚的典型的气候、河流及湖泊4.主要农产品及矿产资源5. 了解中亚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技能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中亚的主要地形区、河流和湖泊的位置。
2.能够根据中亚的气候特点,说明主要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
3.能够结合中亚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说明中亚的经济结构。
4.能够以灌溉区土地盐渍化为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能够根据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6.能够通过“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来分析中亚位置的重要性。
【填图训练】1.标出50°E、60°E、80°E、40°N、50°N等经纬线:熟悉中亚各个国家的经纬度位置、及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2.填出五国名称;熟悉里海沿岸和咸海沿岸的国家有哪些:3.填出地形区:天山山脉、图兰平原、帕米尔高原4.标注图中出现的河流(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乌拉尔河)和湖泊(里海、成海,巴尔喀什湖)名称;5.标注出邻国名称。
一、位置与范围(一)位置1、经纬度位置:位于温带。
经度范围大致在40°N~50°N、50°E~80°E之间。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
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第二亚欧陆桥)。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的长安,西经新疆、中亚、西亚,到黑海、地中海沿岸国家。
现在的第二亚欧大陆桥(从我国的连云港一荷兰鹿特丹)也通过中亚。
与第一亚欧大陆桥(在俄罗斯境内,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相呼应。
3、相对位置:东南西北的分区为东亚、南亚、西亚、欧洲、北亚,四周的邻国为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俄罗斯。
(二)范围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地跨两洲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二、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地貌(见课本P56图3-5-1)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总体东高西低;东部为高原、山地(东南部为帕米尔高原、东部为天山山脉),西部为丘陵、平原(北部为哈萨克丘陵,中部和西部为广阔的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地势平坦、沙漠广布(卡拉库姆沙漠)。
地形特征描述模型:地形—以XX地形为主、空间排列方式(分片描述)地势—海拔、地势起伏、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特殊—海岸线平直曲折(岛屿多少);地貌;山脉走势(二)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原因:深居大陆腹地,距海远,地形阻挡。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西南部的卡拉库姆沙漠是世界著名的大沙漠。
(三)河流湖泊1、河流:(1)河流较少;流量较小;多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注入咸海,乌拉尔河注入里海,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2)作用:提供灌溉水源,为中亚农牧业生产提供保证。
(3)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内陆地区降水少),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多;冬季气温低,无冰雪融化,河流下游易出现断流现象。
2、湖泊:内流湖,盐度较高,多为咸水湖(里海: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泊,中部有咸海)。
【Q1.(内流河)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中亚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冬季可能断流;含沙量?;有结冰期。
中亚深居大陆内部,离海洋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
降水稀少,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河流和湖泊的水量少,很难形成外流河和外流湖。
三、人文地理特征(一)农业(见课本P58图3-5-3)灌溉农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
1、种植业: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哈萨克斯坦北部(谷物、小麦)和灌溉条件较好的河流沿岸(棉花和水稻集中分布在锡尔河和阿姆河沿岸)。
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玉米和甜菜(世界棉花重要产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
2、畜牧业:包括荒漠畜牧业(中部和南部)和山地畜牧业(东南部)。
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Q3.分析本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中亚地区深居内陆,属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于发展荒漠畜牧业;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可发展灌溉农业。
【Q4. 中亚是世界棉花重要产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分析这里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分布:锡尔河、阿姆河沿岸。
条件:①夏季光热充足(地处内陆,云量少);②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质沙性,利于根系发育;③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④秋季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采摘【Q5. 锡尔河、阿姆河沿岸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会造成水资源紧张,还可能造成哪些生态问题?并分析原因。
】地处内陆,天然降水少,大规模发展种植业需水量大,加剧水源紧张的程度,不利于环境的平衡发展。
河流下游断流(或湖泊面积萎缩):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土质疏松,下渗严重;河流上游工农业生产、生活大量用水,使入湖水量减少。
土壤次生盐渍化:由于长期不合理灌溉,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荒漠化:湖泊水位下降;过渡开垦,植被破坏严重,荒漠化加剧。
(二)自然资源与工业1、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里海东岸及湖底)。
另外,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也比较丰富。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增加,中亚与我国在能源上的合作日益加深,已修成了从里海到我国新疆阿拉山口的中哈输油管道,为中国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石油进口来源。
2、工业:采矿(石油开采)、治金、军事工业发达;棉毛纺织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也比较发达。
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需进口。
【Q6. 分析:与中亚能源合作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且出口潜力巨大,获取这里油气资源可以:(1)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的A 降水系数,保证能源供给来源的地缘多样化;(2)降低运输成本;(3)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联系。
(三)人口与城市人口较少,多民族地区,约有130多个民族。
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
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图解中亚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巩固练习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全年降水较少,夏季降水稍多;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山地迎风坡因形成地形雨,内陆盆地和平原降水少。
(2)中亚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但为何也有大湖大河分布?东部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为河湖的发育提供了比较多的水源;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使水流向西汇集,形成一些大湖大河(3)图中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哪个大洋?以哪一种降水类型为主?为什么?大西洋,地形雨 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气流遇天山等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
(4)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以丘陵和平原为主,丘陵分布在北部地区,平原分布在南部,山地高原分布在东部;地势东高西低。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的农业类型及其分布。
北部为谷物、小麦种植区;东南部有山地畜牧区;其它为广阔的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2)图示地区有一种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合高温多雨的气候。
这种粮食作物的名称是水稻.这种粮食作物在本区的分布特点是?沿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下游两岸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45° 60° 60° 60° 60°45° 45° 45°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夏季暖热多雨,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水灌溉。
为什么不在本区大面积种植?本区由于地处内陆,天然降水较少。
种植需水量大的水稻,将加剧本地区水源紧张的程度,不利于当地环境的平衡发展和改善。
(3)如果你在秋天开车到图示地区的A 国家的广大乡村地区旅行,你将发现最壮观的景观是:农民在大规模地收摘棉花,该种农作物在此能大规模种植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①图兰平原地势平坦、土质沙性,有利于棉花根系发育;②天然河道与运河,使棉花生长所需的水源有保证;③地处内陆,云量少,夏季光热充足;④秋季降水少,有利棉花后期管理和收摘3、下图是某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据你的推测:(1)图中地理事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面积缩小 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
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
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
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
(2)这种变化将使得该地理事物周边环境发生怎么的变化?危害:使周围地区的气候变得更加恶劣,生态环境恶化;湖泊含盐量不断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加剧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
[补充知识]随着中亚以及周边地区与中国的合作领域在进一步拓充、加深,成立了区域性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是在2001年6月l 5日,宣告成立的。
现有六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并吸收了四个观察员国家: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