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缺陷过程管理方法(IQC进料过程管理)

零缺陷过程管理方法(IQC进料过程管理)

零缺陷过程管理方法(IQC进料过程管理)“为什么孙常青和姜固这两个老板老是认为品质与成本、交付是互相矛盾的?难道不能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三者兼得?”走出姜固的办公室,唐风心情郁闷。

“但是我该怎么办?要想说服公司的最高管理层支持自己,按自己的思路来管理公司的品质,劝说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了,这帮人不相信假设,只相信一个字:钱!”在回工厂的路上,唐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目前的态势很明显,研发、工程、采购、制造等问题产生大户是不大可能支持自己的了,他们都看孙常青和姜固的脸色行事。

”“还是从自己能控制的地方下手吧!”他终于下了决心。

回到工厂,唐风总结了目前生产线批次性的品质异常,他发现,除了研发原因外,第二大原因就是来料不良,虽然品质部对供应商的影响没有采购部那么大,但是消除来料不良却是公司从上到下共同的心愿,应该能得到大家一致的支持。

唐风立即打电话给手下IQC部的经理江中龙:“你到小会议室来一下。

”江中龙是唐风几个月前刚招进来的,来自一家有名的台资电源公司。

等江中龙坐定,唐风开口了,“江工,你来公司有多久了?”“有三个多月了。

”江中龙小心答道。

唐风说:“你可知道,这三个月以来,有多少人因为来料不良,到我这里投诉你,要我把你干掉?”江中龙一脸无辜:“的确有很多问题,但是我来的时间不久,您总得给我时间啦。

”唐风说:“仅仅是时间问题?好,我来问一问你,你部门目前有多少人?”江中龙回答:“1名SQE,IQC检验员28个,文员2名,加上我自己,共32人,我昨天还面试了1名SQE工程师,入职后达到33人,您上个月不是要求我增加SQE,将IQC部升级成为物料品质部嘛。

”“那好,你们这32人每个月要花掉老板多少钱?”唐风又问。

江中龙说:“检验员工资每人每月至少3000多,加上五险一金等其它费用,每月公司实际付出的钱应该超过4000元,工程师和主管工资当然更高了,这样算下来,每月光工资,就超过了13万元,还不包括各种各样的其它费用。

”“不错,你还能算清楚这笔帐,那好,你花了老板这么多钱,你们IQC这个业务过程输出了什么?”唐风突然问了一句。

“输出了什么?等一等,您让我想一想。

”显然,江中龙对唐风的这个问题毫无准备。

“我认为,我们输出了合格的原材料。

”想了一会,江中龙试探着回答。

“如果供应商送来的东西是不合格品,你IQC能把它变成合格品?”唐风咄咄逼人。

“是啊,如果供应商送来的东西是不合格的,我们IQC是不可能把它变成合格品的。

”江中龙一脸茫然,不停地挠头发。

“那我们IQC输出的到底是什么呢?”江中龙自言自语。

想了半天,江中龙还是不得其解,“唐总,我以前实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您能不能指点一二?”唐风等的就是这一刻,他说:“其实,甭管你IQC有多少个人做事,每天干得有多累,你们的输出只有两件东西。

”“第一,是一个进料检验报告;第二,是一批加盖了检验标识的货物,这些都是你交给下一环节仓库的东西,你认同吗?”唐风解释完,看着江中龙的脸。

“啊,我们IQC部二十多个人整天忙忙碌碌,加班加点,原来输出的就是一个检验结果报告和标识了检验状态的货物,就这两样东西。

”江中龙有些惊讶。

“我们是做品质管理工作的,你来面试的时候我就问过你一句话:什么是品质,还记得嘛?”唐风说。

“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品质就是符合要求,这是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对于品质的定义。

”江中龙的记性还是不错的,能准确回想起当时说的话。

“那好,要求来自何方?”唐风紧追不舍。

江中龙说:“要求首先来自我们的客户以及我们的下游工序,当然,有时候国家政府、行业组织它们的要求也必须要遵守。

”唐风说:“那好,江工,我想问你,IQC 的客户有哪些?你给我说说。

”“这个问题我以前没有仔细想过,您让我再仔细想想。

”江中龙又开始挠头了。

“仓库、生产线,这是我们IQC的客户,唐总,我说对了吗?”唐风伸出食指,指着江中龙说:“难怪这么多人要我把你干掉,你连谁是你的客户都搞不清楚,工作怎么能做好呢?”接下来,唐风打开自己的手提电脑,调出一个PPT文件,对江中龙说:“最近,我用以前做咨询时学到的过程模式作业表,分析了我们IQC进料检验这个过程,得到这个PPT,今天我特地与你交流一下。

”唐风点击放映键,PPT第一页上出现的标题是:IQC进料检验过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标题下面列出了具体的问题点:l 批次性问题漏检次数多,单单定制件(电感、变压器、散热器、PCB、线材、标签、塑胶外壳等),来料批次性质量问题每月流到生产线上至少就有30批以上,但是无法判断是否属于检验员漏检。

l 经常在生产线上发现混料,有时甚至造成生产线大批量返工和客户投诉,但是无法区分是IQC检验后放错还是仓库发错料,或者是前加工车间放混料。

l 检验周期长,平均检出周期超过3天,因为检出时间长,很多物料本来不是急料,结果被IQC变成了急料,有些数量少、体积小的来料甚至被发现在IQC处丢失,打乱了生产计划。

l 因为急料信息反馈不畅,造成急料经常在使用前才发现还呆在IQC处待检验,甚至由于急料因为被IQC批退打乱生产计划,计划员、物料员、采购员经常投诉IQC。

l 检验效率低,平均每小时只能检出1.4批物料。

l 供应商由于来料标识或包装不符要求,经常被要求退货或返工,抱怨很大,尤其是散件发件的CKD(Completelyknocked down)物料,由于客户要求中性包装,不得在包装箱上出现生产厂家信息,包装不合格造成的返工率更高l 生产线由于CKD物料不符合客户要求,经常要重新包装,浪费人力物力,经常投诉。

部分物料在检验后没有盖IQC PASS章,仓库经常投诉。

l 客户审核问题多(操作不规范、要求不明确等)唐风指着这张PPT说:“这是我安排人统计的,你看看是否属实。

”江中龙逐条核对了一遍,回答说:“的的确确,这就是目前IQC的现状,我压力山大啊。

”“下面我用过程模式作业表来分析我们这个过程为何存在这么多问题。

”唐风说完,点击鼠标,电脑上立即出现了一个图。

他开始对着图给江中龙讲解。

“我在零缺陷管理中国学院呆过一段时间,参与过一些零缺陷咨询项目,做过它的兼职咨询师,据说这个表是美国质量大师,零缺陷管理的创始人克劳士比先生亲手开发的,一年多以前,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表时,我就认定它是零缺陷管理体系中最实用化也是最核心的一个工具,这半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它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解决我们实实在在的问题。

”唐风顿了顿,又接着说:“为此,我专门请教了从事零缺陷管理多年的邵老师,他是我在做一个咨询项目时认识的,可以说是零缺陷管理实践的中国第一人。

他给我讲了一些这个表的应用方法,让我颇有启发,遗憾的是,他没有给我如何具体的应用案例,所以到我们康利得公司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最近我终于想通了。

”唐风指着过程作业模式表,说:“克劳士比有一句经典名言: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

”“我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杨老师这句话后,感觉很平淡,但是这句话越琢磨越能感觉到它蕴藏的深刻道理,你想一想,既然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如果在后面再加一句:所有的过程都能用这个过程模式作业表来进行管理,那岂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轻松做对了吗?”“这个表总共有8大部分,Ⅰ是指这个过程的名称,这很容易理解,在我们今天的案例中,它是IQC进料检验过程,是吗?”看到江中龙在点头,唐风又接着说:“Ⅱ是指这个过程作业范围,要知道,不同的作业范围,过程的输入输出也会不一样。

”“比如说,这个周末,你和你太太打算在家中好好做一顿饭,犒劳一下自己。

如果所有的菜都已在周五晚上买好,放在冰箱里了,那么,做饭的第一步应该是洗菜,接着是切菜、洗锅子、炒菜、上桌,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输入应该是:冰箱中的菜和油盐酱醋辣椒鸡粉等调味料,输出吗,当然是一盘已炒好的菜。

”“如果你的菜还没有买好,那么,做饭的第一步应该是先去市场买菜,接着是运输、洗菜、切菜、洗锅子、炒菜、上桌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输入是:钱和采购信息,你能理解吗?”唐风接着点击鼠标,放映出下一页的内容,这页内容是讲的目前康利得公司的进料过程。

唐风指着图,对江中龙继续讲解,“这是我们公司目前的进料过程,我们进料检验的作业范围是从收到仓库的送检单开始,到交单录单结束,物料入库是仓库的事,是吗?”看见江中龙点头,唐风接着说:“①~⑥这6个小项是过程的六大管理要素,不管多么复杂的业务过程,我们都可以将之简化为这6项来管理,只要你将这6项的要求识别出来并管理到位,这个过程就不会产生品质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第⑥项:输出,我刚刚给你讲了,我们这个过程输出了什么?两件东西:一是一份来料检验报告,二是一批加盖了检验标识的货物。

”“零缺陷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第一项就是: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这些要求来自于我们的客户和相关方,在IQC进料检验这样一个过程中,有哪些客户和相关方呢?”说完,唐风又点击鼠标,放映出下一页的内容,是一个表格。

唐风指着这个表格对江中龙说:“为什么各部门对你IQC的意见如此之大?我认为,我刚刚说的这些就是问题的源头,你没有真正理解客户的要求,甚至不知道哪些人是你的客户,这让你的工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你怎么可能将工作做好做对?”“前些天牛春雨给我推荐了一个管理讲座,是一个博士主讲的,他在视频中讲到,为什么我们的员工没有将一件工作做到位?对于管理者而言,可能认为主要原因是员工不愿意将工作做好。

”唐风点击鼠标,电脑上出现了一个图。

对着图,唐风继续解释:“对于管理者而言,当员工工作出错时,可能认为有70%的可能性是员工没有意愿将工作做好,有20%的情况是员工能力不够,只有10%的情况是员工不知道怎么做才叫好?”“而实际情况可能截然相反,半数情况下,工作出错的原因是员工不知道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好。

”唐风点击鼠标,转到下一页,电脑上又出现了一个图。

“当然对于这些说法,我没有能力去核对其数据的真伪,但以我的管理经验来说,我比较认可这位博士的说法。

”唐风在谈论自己的经验。

讲完后,唐风又回到附表一,他指着表格开始解释。

“在我们IQC检验过程中,仓库是下一环节,当然它是IQC 的客户。

还有,我们的前加工车间、插件线也都是IQC的客户,因为从IQC检验过程输出的物料就是这些过程的输入。

”“例外,对于IQC进料检验过程,还有其它的一些相关方,借用项目管理的说法,叫做干系人。

比如我,我是公司的品质总监,代表老板管理品质部,也是相关方之一,我对IQC 检验过程有什么要求呢?”“在检出质量方面,我的要求是一次做对,避免漏检。

在成本和效率方面,我的要求是检验工时必须不断缩短,效率不断提高。

在检验周期方面,当然是越短越好,周期过长,会让不急的物料在IQC变成了急料,导致生产计划混乱,目前检验周期是3天,我希望你在3个月之内把它降到1.5天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