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6次作业解答(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2010-2011学年第2学期一、填空题1.杆件轴向拉压可以作出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由此可知,横截面上的内力是均匀分布的。
2.低碳钢拉伸可以分成: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缩颈阶段。
3.如果安全系数取得过大,许用应力就偏小;需用的材料就偏多而造成浪费;反之,安全系数取得太小,构件的强度就可能不够。
4.延伸率和面积收缩率是衡量材料塑性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
工程上通常把延伸率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延伸率δ<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5.在国际单位制中,应力的单位是帕,1帕=1牛/米2,工程上常以Pa 、MPa 、GPa 为应力的单位。
6.轴向拉伸和压缩强度条件的表达式是:][max σσ≤=AF N ,用该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类强度问题是:校核强度、设计截面、确定许用载荷。
7.二根不同材料的等直杆,承受相同轴力,且它们的截面面积及长度都相等,则:(1)二根杆横截面上的应力相同;(2)二根杆的强度不同;(3)二根杆的绝对变形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8.在承受剪切的构件中,相对错动发生的截面,称为剪切面;构件在受剪切时,伴随着发生挤压作用。
9.构件在剪切变形时的受力特点是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垂直于轴线,两侧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相距很近;变形特点是两个反向外力之间的截面发生相对错动。
剪切变形常发生在联接零件上,如螺栓、键、销钉等。
10.剪切面在两相邻外力作用线之间,与外力作用线平行。
11.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与半径垂直,在同一半径的圆周上各点的切应力大小相等,同一半径上各点的切应力按线性规律分布,轴线上的切应力为零,外圆周上各点切应力最大。
12.圆轴扭转时的平面假设指出:扭转变形后,横截面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相邻截面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各截面在变形前后都保持为平面,只是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因此推出:横截面上只存在切应力,而不存在正应力。
13.梁在弯曲变形时,梁内梁在弯曲变形时,梁内有一层纵向纤维长度保持不变,叫做中性层,它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14.一般情况下,直梁平面弯曲时,对于整个梁来说中性层上的正应力为零;对于梁的任意截面来说中性轴上的正应力为零。
二、选择题1.以下关于图示AC 杆的结论中,正确的是(B )。
A .BC 段有变形,没有位移;B .BC 段没有变形,有位移;C .BC 段没有变形,没有位移;D .BC 段有变形,有位移。
2.经过抛光的低碳钢试件,在拉伸过程中表面会出现滑移线的阶段是(B )A .弹性阶段;B .屈服阶段;C .强化阶段;D .颈缩阶段。
3.两个拉杆轴力相等、截面积相等但截面形状不同,杆件材料不同,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C )。
A .变形相同,应力相同;B .变形相同,应力不同;C .变形不同,应力相同;D .变形不同,应力不同。
4.如图所示,拉杆的材料为钢,在拉杆与木材之间放一金属垫圈,该垫圈的作用是B 。
A .增加杆的抗拉强度;B .增加挤压面积;C .增加剪切面积;D .同时增加挤压面积和剪切面积。
5.直径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等长实心轴,在相同扭矩作用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
A .S F 相同;B .m ax τ相同;C .max ϕ'相同;D .[]τ相同。
6.外径为D 、内径为d 的空心圆轴,其扭转截面系数为( C )。
A .316P d W π⋅=;B .316P D W π⋅=;C .43116PD d W D π⎡⎤⋅⎛⎫=-⎢⎥ ⎪⎝⎭⎢⎥⎣⎦;D .()3316P W D d π=-。
7.当轴上传递的功率不变时,增加轴的转速,则轴的强度和刚度将A 。
A .有所提高;B .有所削弱;C .没有变化;D .无法确定。
8.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扭转切应力分布图是(a )、(d )。
三、计算题1.阶梯状直杆如图所示。
求杆横截面1-1、2-2和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如果横截面1-1、2-2、3-3的面积分别为A l =200mm 2,A 2=300mm 2,A 3=400mm 2,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计算轴力该轴上共作用有四个集中力,应分成三段计算轴力,受力图如右所示,根据截面法,可得各段截面轴力201-=N F kN1010202-=+-=N F kN102010203=++-=N F kN轴力图如右所示(2)各截面上正应力计算根据拉(压)杆横截面上各点正应力计算公式可得:100102001020631111-=⨯⨯-==--A F N σ MPa 33.33103001010632222-=⨯⨯-==--A F N σ MPa 25104001010633333=⨯⨯==--A F N σ MPa 2.如图所示简易吊车中,BC 为钢杆,AB 为木杆。
木杆AB 的横截面面积A l =100cm 2,许用应力[σ]1=7MPa ;钢杆BC 的横截面面积A 2=6cm 2,许用拉应力[σ]2=160MPa 。
试求许可吊重F 。
解:(1)受力分析及杆件轴力计算该机构不计自重时,BC 杆及AB 杆均为二力杆件,以节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右所示。
列平衡方程求轴力0=∑y F,030sin =-︒F F NBC 0=∑xF ,030cos =︒-NBC NAB F F 解得 F F NBC 2=,F F NAB 3=(2)许可吊重确定根据AB 杆强度条件确定 由强度条件111max 1][3σσ≤==A F A F NAB 得 404151071010033][336411=⨯⨯⨯⨯=≤-σA F N 根据BC 杆强度条件确定 由强度条件222max 1][2σσ≤==A F A F NBC 得 4800001016010621][216422=⨯⨯⨯⨯=≤-σA F N AB 、BC 杆只要其中一杆失效,机构失效,故许可吊重40415][=F N3.销钉连接如图所示,已知F =13kN ,板厚t 1=8mm ,t 2=5mm ,销钉与板的材料相同,其许用切应力[τ]=60MPa ,许用挤压应力[bs σ]=200MPa 。
试设计销钉的直径d 。
解:(1)销钉受力图如右所示(2)求剪力和挤压力由右图可见销钉有两个剪切面。
由截面法可确定剪力和挤压力 剪力:5.62==F F s kN 中段挤压力:131==F F bs kN 上下段挤压力:5.622==F F bs kN (3)按剪切强度条件确定销钉直径。
由][42τπτ≤==dF A F s 得74.111060105.64][463=⨯⨯⨯⨯=≥πτπs F d mm(4)按挤压强度条件确定销钉直径 由挤压强度条件][bs bs bs bs bs dtF A F σσ≤==得 125.8102001081013][63311=⨯⨯⨯⨯=≥'-bs bs t F d σmm 5.610200105105.6][63322=⨯⨯⨯⨯=≥''-bs bs t F d σmm 综上所述,销钉直径可取为74.11≥d mm4.图示AB 轴传递的功率为P AB =7.5kW ,转速n =360r /min ,轴的AC 段为实心圆截面,CB 段为空心圆截面。
已知D =3cm ,d =2cm 。
试求: (1)AC 段横截面边缘处的切应力;(2)BC 段横截面外边缘和内边缘处的切应力。
解:(1)求外力偶矩M 及扭矩9.1983605.795499549=⨯==n P M N.m 尽管轴的形状发生变化,仅在轴两端有集中外力偶矩,故AC 段及BC 段扭矩相同。
扭矩图如右所示。
9.198===M T T BC AC N.m(3)AC 段横截面边缘处的切应力52.37161039.19863max =⨯⨯==-πτPAC AC AC W T Mpa (4)BC 段横截面外边缘和内边缘处的切应力内边缘处切应力17.31210232)102103(9.19828484=⨯⨯⨯-⨯⨯==---πτr I T PBC BC BC Mpa 外边缘处切应力75.46210332)102103(9.19828484max =⨯⨯⨯-⨯⨯==---πτR I T PBC BC BC Mpa5.如图所示简支梁承受均布载荷,q =2kN /m ,l =2m 。
若分别采用截面面积相等的实心和空心圆截面,且D l =40mm ,d 2/D 2=3/5,试分别计算它们的最大正应力。
并问空心截面比实心截面的最大正应力减小了百分之几?解:(1)求支座反力由于结构对称,故左右支座约反力均为ql 21。
(2)作内力图根据载荷关系,可求得其内力图如右所示。
由图可知1000812max ==ql M N.m (3)计算最大正应力实心梁最大正应力15.1593210401000931max max 1=⨯⨯==-πσW M MPa 空心梁最大正应力空心梁的大径由面积与实心梁相等,可得2222222125164)(44D d D D ⨯=-=πππ 504512==D D mm 62.93)6.01(32105010004932max max 2=-⨯⨯⨯==-πσW M MPa 空心梁最大正应力比实心梁减少的百分率为%17.41%10015.15962.9315.159%100max 1max 2max 1=⨯-=⨯-σσσ6.如题图所示一受均布载荷的外伸钢梁,已知q =12kN /m ,l =2m ,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 。
试选择此梁的工字钢型号。
解:(1)求支座反力由于结构对称关系,支座反力左右相等,均为ql 25。
(2)作内力图根据载荷关系,可得其内力图,如右所示。
由图可知30852max ==ql M kN.m (3)确定工字钢型号根据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max max σσ≤=WM 可得 5.18710101601030][663max =⨯⨯⨯=≥σM W cm 2 查阅课本附录表3可知18工字钢的抗弯截面数接近上述计算值,185=W cm 3。
根据工种实践,如果误差值在5%内,还允许使用。
选用18号工字钢,产生误差为%5%33.1%1005.1871855.187<=⨯- 故可选用18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