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ě)碧透(bì)峥嵘(róng)挥斥方遒(qiú)B.颓圮(tí) 篱墙(lí) 彷徨(páng) 默默彳亍(chì chù)C.河畔(bàn) 漫溯(sù) 青荇(xìng) 星辉斑斓(lán)D.火钵(bō) 飘泊(bó) 纤绳(qiān) 忸怩不安(niǔ ní )解析:B项,“颓”应读tuí;C项,“畔”应读pàn;D项,“纤”应读qiàn。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咒语凌侮荆棘团箕B.舵手湿漉跫音花辨C.榆荫荡漾寂廖浮藻D.艳影凄宛呕歌羯石解析:A项,没有错别字;B项,辨—瓣;C项,荫—阴,廖—寥;D项,宛—婉,呕—讴,羯—碣。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广州恒大足球队在中超联赛中取得的辉煌战绩与俱乐部的高额资金投入息息相关,恒大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俱乐部望其项背。
B.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与地方政府上下其手调控房价,城市房价逐步回落,但房地产价格合理回落的基础仍然不够稳固。
C.《金陵十三钗》《让子弹飞》《霸王别姬》等“傍小说”电影汗牛充栋,众多优秀的小说托起了电影的翅膀,成为了电影成功的基石。
D.乔布斯缔造的“苹果”创造了许多奇迹,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他是全世界IT 人的榜样,是名副其实的IT英雄。
解析:A项,望其项背:指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赶得上。
应该用“望尘莫及”。
B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含贬义。
C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不合语境。
应该用“俯拾即是”。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B.“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可以清晰展示月球撞击坑边缘的细纹,让人更加真切地观察到月球的形貌。
C.网络问政要贴近民生实际,要将领导干部是否倾听网络民意、是否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作为考量其执政能力的标准。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人居。
”60多年来,吴良镛先生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着“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栏目”前面。
C项照应不当,“是否”与“标准”是两面与一面的关系。
D项成分残缺,应该是“践行着……的人生理想”,故应在引号后加上“的理想”。
答案:B5.下面这首律诗的颔联、颈联最恰当的排序应是( )旅宿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①远梦归侵晓②家书到隔年③断雁警愁眠④寒灯思旧事A.①②④③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D.②①③④解析:律诗的第二、四、六、八句押韵,中间两联对偶。
首先找出韵脚“眠”“年”,然后根据对偶句,确定④③、①②。
答案:B二、阅读鉴赏(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8题。
(10分)我爱这土地[A]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B],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6.“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需知人论世,解读好修辞。
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
诗人化人为鸟,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能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大地的爱是如此执著、坚贞和顽强。
答案: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
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
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7.指出诗中的[A]“这土地”、[B]“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C]“无比温柔的黎明”分别比喻什么。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来准确理解三个意象的含义。
答案:[A]繁衍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B]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C]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8.鸟的喉咙本来就是嘶哑的吗?怎样理解诗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喉咙嘶哑的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热爱。
答案:不是。
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热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20分)相约雨巷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
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
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的名字湿成深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唯一伤痛。
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至走进这雨巷。
③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
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叶的惆怅,一种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又迷茫的故事,一段没有结尾的雨中曲。
④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取我的血液。
待到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太息的目光仍会如约来袭。
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
⑤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和相遇,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的维系。
我要在生命终结前,了却未竟的心愿——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你不来,我不走。
⑥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音,仿佛遥远的绝响,那么悲壮那么凄凉。
戛然而止时,我将轰然倒下,将痴情演奏为千古绝唱。
待到来世,用我的残骸和灵魂化为一生只能梦你一次的花——丁香,仍在此处为你苦苦守候。
⑦或许你终有一天姗姗来迟,或许会诧异,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
清纯如你,芬芳如你,甚至还带有你忧愁的回忆。
那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否会让久违的怦然心动濡湿于你,隐约忆起那“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⑧然你终究淡淡一笑之后,翩然离去,不再回首。
身后的花在微笑过后,悄然枯萎、隐去,只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和那个紫陌红尘里不老的回忆在空气中慢慢回味……9.第②段中“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说的是什么意思?(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雨巷》这首诗和诗中所描绘的凄清、迷茫的意境,丁香、姑娘等意象已经让“我”痴迷了半个世纪,“我”渴望能到那意境中去感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