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课文《无题》赏析与练习

高中语文课文《无题》赏析与练习

无题
李商隐(唐代)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一、知人论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二、注释
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三、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四、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以曲折的笔墨写欢聚的时间和地点。

首句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意思是说,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这是写时间,也是写了环境。

可以说,就是在星辰漫天的夜晚,突然有吹起了风。

真可谓平静中的不平静。

在艺术上,词人借助了反复(形成了句中对)手法,使“昨夜”反复出现,不但回环往复,强调了时间,而且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美。

接着写道:“画楼西畔桂堂东。

”“画楼”和“桂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往往借来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此代指富贵人家。

意思是说,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这是讲的地点。

可以说,诗人在此并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美好的环境——画楼西畔、桂堂之东——来烘托了聚会的地点。

这样,不但为写人物营造了美好的环境,而且也展示了聚会的不同寻常。

颔联写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总得来说,主要写了今日的相思之苦。

如今,诗人与意中人分处两处,不能相见,苦恼与痛苦,寂寞与相思凝聚心头。

上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

自己只是希望身上长着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飞到爱人身边。

下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我们的心意就如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了。

“身无”与“心有”可谓是外内的矛盾统一。

这内外矛盾的同统一,恰是相思的苦恼与心融合的表现。

诗人借“灵犀一点
通”来比喻与自己爱人心心相印,不但形象,而且含蓄生动。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审美赏析
颈联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

”“分曹”:分组。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个人的手中,令人猜。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诗人在这里借“分曹和射覆”来表现了会时的热闹。

在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诗人在此着力描绘宴会的热闹,实际上是用来衬托诗人的寂寥感。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

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

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五、课后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以曲折的笔墨写欢聚的时间和地点。

B. 颈联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

”“分曹”:分组。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个人的手中,令人猜。

C.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

D. 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

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强烈悲慨的自伤意味。

2.赏析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五、课后练习
1.D“强烈”改为“沉郁”。

2.上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

自己只是希望身上长着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飞到爱人身边。

下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

“身无”与“心有”可谓是外内的矛盾统一。

这内外矛盾的同统一,恰是相思的苦恼与心融合的表现。

诗人借“灵犀一点通”来比喻与自己爱人心心相印,不但形象,而且含蓄生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