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说明
《化装舞会》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希·曼的一篇叙事散文。
文章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叙述了一件影响他世界观的小事。
为了让学生感受当时社会中的贫富悬殊,在教学中,我设计用对比法使学生从两场化装舞会(一场是父母安排的、一场是女仆安排的)中获得深切感受。
本文故事情节性强,我设计用复述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借此熟悉课文内容。
文中心理描写细腻、生动,有助于推进情节发展,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的同时,我安排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以锻炼其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用对比强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
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化装舞会》教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答题时的紧张,答题后的放松、开心或遗憾……活动八:
出示图片,回忆自己曾看过或听过的贫富悬殊的案例,思考面对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运用心理描写推进故事情节
优点:1.图片展示直观形象,对理解文本有很大帮助。
2.作业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强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教学反思
不足:对生活的关注不够,贫富悬殊的案例列举得不到位。
改进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