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
引入提问: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质过滤的方法得到比较纯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为淡水,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呢?蒸馏
2.生活中什么地方可以看见类似蒸馏的操作?烧开水、煮汤时,锅盖上有水珠。
3.这是什么变化?物理变化
过渡: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萃取
[板书](二) 蒸馏和萃取(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1.蒸馏
问题:1.蒸馏分离什么混合物?
2.原理?
过渡:首先,让我们利用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来学习蒸馏的过程。
问:1.我们引用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
不是。
因为自来水厂使用了消毒剂氯对水进行了消毒。
使水中含有Cl―。
2.如何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可以利用加入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学生演示)
[学生回答]有明显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
【问】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呢?能否向上一堂课中使用化学方法,加入试剂反应除去?
不能。
加入试剂后会引入新的杂质,达不到我们实验目的。
要想得到纯净水。
可以使用加热将水变为水蒸汽,然后再冷凝为纯净的液态蒸馏水。
【实验探究一】如何用实验室中指定仪器组装制备蒸馏水?
【投影总结】
(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胶管
(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
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少于1/3,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
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利于热交换充分
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
溶液不可蒸干。
【填写实验现象】
[思考]
1、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
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
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
(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
)
4、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出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
[投](4)蒸馏的使用范围:
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思考]蒸馏与蒸发(结晶)的区别:
(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练习题: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可以用汽油擦洗,这就是萃取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的一种分离方法,叫做萃取与分液。
[板书]2、萃取与分液
【实验探究二】碘、蒸馏水、四氯化碳物质间两两混合
结论:1.碘溶于水
2.碘溶于四氯化碳
3.水与四氯化碳不互溶,上层为水,下层为四氯化碳
【实验探究三】碘在水、四氯化碳中溶解性差异
结论:①碘在水中溶解度小于四氯化碳
②碘水、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因碘
在其中溶解性差异原因而导致颜色不同
【实验探究四】在探究二两两混合体系中加入第三种物质
【讲解】上述实验中,碘由水层转移到了四氯化碳层,这就叫做萃取。
【投影】1.萃取
1)定义: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问题:什么样的物质适合做萃取剂?
更加能够溶解溶质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的物质适合做萃取剂。
(演示实验:酒精不能从点水中萃取出碘)
2)萃取剂的选择:
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水)中溶解度。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常见萃取剂:a.苯、汽油(或煤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b.四氯化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注意:酒精一般不做萃取剂。
【展示仪器】萃取分液需要的仪器:分液漏斗
【实验1-4】
【投影】3)操作步骤:
a.检验是否漏液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
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
b.混合振荡: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
荡,注意放气怎么(强调放气的重要性)。
振荡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c.静置利用密度差且互不相溶原理使液体分层,以便分液
d.分液: 首先,打开盖子(塞子),为什么?(平衡大气压)将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
慢流出。
漏斗下端口靠烧杯壁。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为什么?(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
4)应用:萃取在天然香料、药物的提取和核燃料的处理等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