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
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
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2.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让学生讨论一些实验问题来初步体会化学研究的方法。
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也介绍了过滤、蒸发等分离操作。
本节选择粗盐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离子检验等基本操作。
进而继续学习蒸馏和萃取等新的分离方法,使学生的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
基于以上观点: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3.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从三维目标的层面上来看,掌握化学实验方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在初步掌握溶解、过滤的基础上学习蒸馏、萃取的操作,可以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并可为选修课《实验化学》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观点: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二、学生分析1.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学习较为主动,有学习动机和兴趣,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积极关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2.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实验知识,本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对初中已有的有关实验知识的拓宽和提升。
初中学生实验过程中已经涉及一些实验安全问题、分离的方法。
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
在本章中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粗盐提纯的操作,掌握蒸馏的实验室正规的装置和规范的操作,学习新的分离提纯的方法——萃取,还要了解有关离子的验检。
可以看到第一节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在分离提纯的学习过程中纯盐提纯有关的操作学生比较熟悉,其学习的难度不大。
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提纯后溶液依然存在的杂质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分离提纯,对学生而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对性质的灵活应用,需要一定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蒸馏和萃取的实验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3.学生尚未形成适合高中学习的学习方法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
(2)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3)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4)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设计粗盐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通过物质的检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等实验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
(3)通过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及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识记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学习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及作用,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废弃物处理方法,形成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设计意图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氧气的发现史。
2.实验事故的图片资料。
体会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手段。
体会实验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
1.提出问题:①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实验安全问题?如何避免?②实验中出现意外如何处理?2.分组讨论,完成学案。
自主学习,了解如何使实验顺利进行并掌握实验安全方法。
学会合作学习。
活动2:分组讨论,组间交流建议5—6人一组。
3.组间交流,达成共识。
4.分类整理,有序记忆。
①事故预防*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或用可燃气体进行反应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倒入水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要远离火源,检查灭火设备是否齐全*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Cl2、CO、SO2、H2S、NO等)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灼烧、吸收、收集)。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注意熄灯顺序;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HCl、NH3)时,加装安全瓶或漏斗。
*防污染:废弃物处理集中回收,统一处理。
②意外事故处理*创伤处理: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或涂碘酒,而后敷药包扎。
*烫伤、烧伤处理:用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再涂烫伤药膏;严重者立即就医。
*酸碱腐蚀处理:浓酸撒在实验台上浓酸沾在皮肤上浓碱沾在皮肤上酸、碱溅入眼中*其他化学灼伤处理:汞洒落,立即撒上硫粉,学会分类、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以讨论实验中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为明线,落实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学会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同时落实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并打开排气扇;磷灼伤,用CuSO4溶液涂抹伤处。
活动3:阅读理解,实际应用。
1.过渡:为了引起高度注意,人们在装危险药品的容器上的明显位置贴上醒目的标志。
2.阅读理解:《必修1》第四页资料卡片,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保存。
3.应用:学会识别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巩固练习1.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2.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天平称取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强化、落实基础知识。
通过学生练习,评价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高锰酸钾:溴乙烷:白磷:浓硫酸:活动4:巩固练习,总结提升。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3.下列仪器可以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烧杯B.烧瓶C.蒸发皿D.量筒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剩的药品不要乱丢,要放回原试剂瓶里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5.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二、课后小结进行化学实验,要有安全意识,应从人身安全、仪器安全、药品安全、操作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考虑。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设计意图教学流程引课教师介绍粗盐的成分(泥沙、NaCl、MgCl2、CaCl2、硫酸盐)引入新课引入新课↓知识衔接1、学生小组实验复习:利用初中学过的方法提纯粗盐。
2、填写实验报告:粗盐提纯:步骤现象(1)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到盛有约12 mL水的烧杯中(2)过滤(3)蒸发: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设计方案↓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归纳总结↓小组实验↓总结提升思考与讨论仅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固体是纯净的食盐吗?可能还含有什么杂质?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生实验离子检验【实验1-2】请同学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进一步提纯食盐。
参考: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资料卡片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小组讨论,拿出实验方案,进行交流。
杂质加入的试剂化学方程式硫酸盐MgCl2CaCl2教师质疑⑴如何除尽杂质离子?⑵是否引入了新的杂质离子?⑶如引进了,你如何除去新的杂质离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整理思路,培养师生交流总结①BaCl2→NaOH →Na2CO3→HCl②BaCl2→Na2CO3→NaOH→HCl③NaOH→BaCl2→Na2CO3→HCl只要Na2CO3加在BaCl2之后便合理;最后加入的盐酸只能适量。
学生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实验除尽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总结提升除杂原则:①不增(尽量少引入新杂质)②不减(不损耗样品)③易分(容易分离——生成完全不溶物)④复原(除去各种过量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落实除杂的一般方法。
(第三课时)【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内容设计意图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一滴玫瑰精油价值600元。
精油的提取方法之一是萃取。
2.[解释]萃取是一种物质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字面理解萃取:聚集、提取。
引入新课活动2:布置任务,分组实验根据“学案”的活动1,体验萃取。
活动用品:碘的水溶液(碘:I2,溶质;水:溶剂),I2的CCl4溶液( CCl4:溶剂),学生体验萃取。
水,四氯化碳,汽油, 酒精,滴管提示:试管较多,注意记录它们的标号注意液体用量, 取液方法要求:4人为小组, 每人做一个实验,注意记录实验现象。
时间:3min实验1:试管中注入约2 mL碘水,再注入约1 mLCCl4,振荡实验2:试管中注入约2 mL I2的CCl4溶液,再注入约1 mL水,振荡实验3:试管中注入约2 mL碘水,再注入约1 mL 汽油,振荡实验4:试管中注入约2 mL碘水,再注入约1 mL 酒精,振荡活动3:引导[引导讨论]你心目中的萃取?[引导讨论]萃取的原因。
[过渡]萃取加入的溶剂叫萃取剂。
学生感性认识萃取讨论。
[引导讨论]萃取剂的选择依据。
[提问]尝试给萃取下定义。
[板书]萃取定义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尝试用化学语言表述问题。
活动4:引入分液,实验演示。
[过渡] 萃取后液体分层,需要分液。
分液一般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板书]分液——分液漏斗简单讲解分液漏斗的结构。
[实验演示]“萃取、分液”学生了解分液,认识分液漏斗活动5:布置任务,分组实验根据“学案”的活动2——“萃取—分液”操作练习。
学生了解规范操作,落实本节重点活动6:联系实际[列举]生活中利用萃取的例子。
固液萃取——煲汤、泡茶学生关注生活活动7:问题讨论,引入蒸馏以“如何将含C l-的自来水制成蒸馏水?”为题引出蒸馏活动8:分组实验完成课本实验1-3 学生体验蒸馏操作活动9:组织讨论[引导讨论]蒸馏装置的连接顺序、仪器名称、装置要点?[引导讨论]蒸馏的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