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研究作者简介:林柳(1989-),女,广西忻城人,本科生,广西大学商学院。

覃泽杰(1990-),男,广西柳州人,本科生,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霍星合(1990-),女,广西桂平人,本科生,广西大学商学院。

梁安(1990-),女,广西容县人,本科生,广西大学商学院。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往来增加得以迅速发展。

物流产业集群更是在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发展优势下得到迅速壮大,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起步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物流流企业不够集聚、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完善、金融服务缺乏。

本文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际情况出发,就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四大问题给予相应建议,把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关键词:北部湾;物流产业;集群一、背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立于2006年3月。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概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城市所管辖行政区域组成。

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随着东盟各国在东南亚区域内不断扩大了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活动,借助区位优势,广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致力于成为与东盟各国最便捷的海陆国际大通道。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钦州保税港区、凭样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相继成立。

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三大沿海港口在2009年实现货物吞吐量9407.85万吨,同比增长16.29%[1]。

各地政府亦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力度。

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拥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近150家。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现状(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基本概况物流产业集群主要表现在物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形成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共赢。

广西对接东盟各国较大型的物流园区主要有: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和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

同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内也崛起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中远防城港分公司、中外运钦州分公司等,还吸引了ups、大田国际货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北部湾经济区。

[2](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基础设施情况1.北部湾物流网络布局:(1)水路方面。

河运方面,有贵港港、梧州港等,其贵港港更是中西南地区第一个突破千万吨的内河大港。

海运方面,有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

(2)陆路方面。

公路方面,通往东南亚各国主要公路有3 条,其中广西就占了2 条,并且距离最近。

铁路方面,广西铁路运输网由南昆、焦柳、湘桂等干线铁路组成,贯通全区。

南昆铁路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可直抵河内。

(3)航空方面。

逐步形成了以桂林、南宁为中心,连结14个国家和国内26个城市、150条航线的国内民用航空网。

目前已有 24 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开辟桂林、南宁、北海和柳州通往新加坡、吉隆坡、金边、马尼拉、雅加达、首尔、东京、福岗以及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航线共计149 条。

2.物流管理信息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投入物流运营的信息平台,主要有:北部湾物流集结网、广西物流网、广西物流资讯网、广西物流货运信息网、广西物流导航等。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政策环境1.国家政策支持广西北部湾地区发展享受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边境贸易政策、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沿海开发政策、北部湾开放开发政策等多重政策优惠和支持。

特别是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物流发展提供了宏观环境。

2.广西政策支持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其中给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政策:支持北部湾经济区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支持在北部湾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

在《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鼓励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包括:加大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引导性投入力度;优化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交通管理;进一步规范物流企业登记注册前置性审批;4、完善物流企业税费管理。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金融环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的金融环境正日益优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对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1.银行四大行之首工商银行首先就北部湾经济区明确引入了“物流金融”机制。

2010年11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分行与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对金融物流业务合作签署协议协议,通过以港口商品融资业务、开立信用证、信用证项下融资、保理、船舶融资等为主要金融产品,将银行信贷注入港口物流链运作,为物流货主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和灵活的结算手段[3]。

2.证券广西目前有广西五洲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五洲交通600368)和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000582)两家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分别为34.27亿元和14.58亿元,均正常运行。

2012年底,北海港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若重组成功,将实现北部湾集团港口业务的整体上市,北海港将彻底由一个小港口企业变成广西北部湾第一优质港口集团。

2013年2月,五洲交通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申报发行额度、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及合规项目建设。

3.保险蓬勃发展的广西财产保险业也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增添了助力。

2011年广西就制定了《广西金融业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广西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

2012年广西地区的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达922535.48万元。

三、发现的问题(一)物流企业不够集聚广西的物流产业集群的聚集度还不够高,物流企业零散分布于北部湾经济区中,规模小,集群程度低。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防城港、钦州、凭祥等城市都在政策指引下设立了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但各个物流产业集群点的经营情况却相差甚远,园区空置情况明显,并且四个城市的物流园区之间交流和合作甚少,并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进一步聚集、发展。

随着物流需求的发展,玉柴物流园、中铁物流园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点形成,也削弱了上述四个早建立的物流园区的市场竞争力。

广西的物流产业集群没有专业市场支撑,外部经济效应缺失,难以产生知识溢出和创新网络效应。

(二)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北部湾经济区运输网络体系仍不完善,不能满足物流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提出的高要求。

尚未实现铁路、公路、港口码头以及机场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配套。

联接北部湾三大港口的南防铁路运能只有1900万吨/年,严重制约北部湾港口的集疏运能力。

而公路运输能力也无法满足现在三港的要求,货物压港现象严重,影响了广西北部湾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国铁、地铁不同的清算原则,也妨碍了社会商业票据的流通,不能实现一票到底和一站结算,造成货物经广西北部湾港口中转比在其他地方中转成本要高出许多,导致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业务大量流失。

(三)政策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只有《合同法》、《担保法》中的某些条款能够作为法律上的依据来判定相关业务纠纷的法律属性,物流业务行为并没有一一对应的法律条例约束,相关的物权登记制度不健全,统一公开的物权公示性备案系统也缺乏,容易导致物流行业的欺诈行为和恶性违规行为,不利于物流行业集群的发展。

基本法律如民法、合同法、经济法等对物流作业合同如运输合同、仓管合同、保管合同都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于包装、搬运、第三方物流合同以及物流环节中涉及的其他物流作业合同,只能以《合同法》中对保管合同、承揽合同等的相关规定作为参照加以调整;国家也没有现代物流合同概念和相关实施细则,需要地方进行立法规范[4]。

(四)物流金融服务缺乏在发达国家,物流金融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而我国的物流金融业务则起步较晚,业务制度尚不完善。

不仅能帮助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更能给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和风险,提高盈利能力的物流金融产品尚未丰富,也只是刚刚投入运行,效果尚未明显。

随着物流金融业务的深入发展,融资对象和担保品类型也有待丰富。

四、建议(一)加强物流企业集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需要进一步聚集和合理规划,扩大物流产业集群规模。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扶持,优化物流企业结构,培育发展中大型骨干物流企业,通过已经成熟的大型物流企业带动中小物流企业。

在物流园区方面,不断提高物流园和物流中心的运营效率,通过有效协调管理,减少物流园区的空置率,立足于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物流,各个物流园区之间有分工又有合作,有统一管理又有独自运营,避免物流运营低效和资源的浪费。

在物流企业方面,生产企业,强化自身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将物流职能从生产职能剥离,成立专业下属物流公司或物流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使得物流行业的发展自由化、市场化,使得物流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下,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职能独立之后,促使物流企业进一步聚集,形成统一高效的战略合作集团。

物流行业聚集又进一步促进物流信息的共享和资金贷款的统一投放,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港口、航空、园区、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是促进物流效率提高和效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物流运输网络,不断提高未来广阔前景下的物流营运能力。

运输方式上,实现多式联运,促进水路、陆路、航空货运相结合,建立区域性统一协调的物流中心及路线。

做到物流运输“一站式”,减少物流中途断截,减少物流纠纷。

在票据结算方式上,统一各区域票据结算标准,做到北部湾区域内“一票到底”,减少因为票据类型不同而导致的多余费用,加强北部湾区域内的物流营运稳定和提高运输竞争力。

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运输网络,致力于建成航线、铁路、公路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国际性运输网络。

(三)加强物流产业政策的完善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方面的法律有待完善,除了《担保法》、《物权法》等基本法律外,应制定专门适用物流业的交易法规,进一步规范物流交易行为,使得物流业务有法可依、依法交易。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部门也要重视全区物流行业的规范发展,尽快落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指导性意见,形成较为标准的行业行为规范,减少物流行业中的法律纠纷和意见分歧。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该在物流业的税收政策、融资政策、土地政策方面上加以重视。

对于北部湾区域内的重点物流企业,政府需要大力扶持。

让其可享受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包括获得一定的资金奖励、财政补贴、按一定比例实现税额抵免、优先推荐申报各类低息、贴息或免息的银行贷款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