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启动会操作指引(通用)

项目启动会操作指引(通用)

不得随意增加送达,否则需经城市公司总经理审批
送达途径
集团项目计划管理系统
会议成果
处理(集团
层面)
上报成果
《项目启动会报告》和项目启动会各阶段成果
上报对象
集团新项目启动预审会
上报负责人
集团运营管理总经理
项目启动会操作指引
会议内容
项目启动会
会议目的
基于已知信息对项目进行推演,找出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价值点及实现路径,并判断各类潜在风险点与对应的控制预案。作出项目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决策;
议题准备
1、《项目定位报告》;
2、《总规及单体方案设计》;
3、《示范区选址及建设开放计划》;
4、《项目销售目标》;
4、就项目后续开发达成共识,对重要计划节点、成本预案以及相关工作包、工作质量作出承诺,完成资源的匹配。
会议时间
应在土地获取后75天内召开(也即方案文本形成后15日内)
主持人
集团分管执行副总裁
参会人员
城市公司总经理,项目负责人(必有);集团及城市公司人力、工程、成本、营销、设计、资管、运营各条线负责人;商业、酒店(视需)
6、项目启动会成果审批完成后,如出现重大变更须进行变更审批。以下情况可认定为重大变更:
(一)根据市场变化的分期调整、销售计划调整;
(二)根据市场变化的定位调整、设计方案调整(规划布局/户型/立面/装修标准等);
(三)重大变更的调整必须是事先的、预判性的、主动发起的,原则上应在年度预算时提前考虑并确定。
列席人员
经城市公司总经理批准
会议成果
确认并固化前述八大输入成果,确立项目开发核心目标
操作要点
1、城市公司运营部组织各专业充分交圈是项目成功启动的先决条件;判断标准之一就是逻辑清楚、搭接顺畅、质量优良;各阶段性成果的达成均需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与集团之间充分交流、碰撞,最终达成共识;
2、集团计划管理系统将设置新项目启动看板,集团各职能部门和城市公司应就启动前各阶段性成果进行充分沟通,不断提高效率。城市公司负责督导内部条线之间、内部条线和集团条线之间交圈,集团运营管理部负责组织集团条线之间、集团和城市公司之间充分交圈;
5、《关键节点计划》;
6、《项目目标成本》;
7、《项目投资测算》;
8、《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
召集人
集团运营管理总经理
议题审批成本配置、计划排布的逻辑合理性;
2、明确项目开发的成功标尺(含《项目开发大纲》五大指标);
3、向项目负责人及职能负责人交底;
3、集团各条线不晚于正式启动会3天前召开启动成果预审会,最后一次确认项目启动阶段性成果,明确目标、达成共识;
4、启动会应就开发大纲五要素进行深入论述,原则上不允许有消极性调整,否则应说明理由;
5、启动会的核心是显化风险、挖掘价值,通过沙盘推演找到未来项目操作中风险可控、价值相对最优的合理路径。城市公司和集团条线应就区域市场、外部环境、地块本身和各个专业维度,提出未来潜在的各类风险点及控制预案;项目价值发掘的渠道通常有总图、外立面、景观、户型、精装修和小区配套,营销、设计和成本部门应针对目标客群独有的需求敏感点提出与竞品相比,本项目独有的价值点(价值体系)及成本优化、分级适配方案。
重大变更调整需要重新召开项目定位会和规委会进行审批,再对《项目启动会报告》进行整体的修订后,召开会议进行项目启动会成果变更审批。启动会成果变更应在此运营分期(含体验区)实际开工之前最迟30个公历天完成审批。
会议成果处理(城市
公司层面)
成果整理
城市公司运营部
成果审批
城市公司总经理
送达范围
参会人员
增加送达所需审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