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文明的对比

中西方文明的对比

中西方文明的对比一、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德国思想家亚斯贝尔斯语),东西方的文明舞台上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位“灯塔式”的伟大思想家,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

前者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伦理学的先河,是西方文明的奠基者之一;后者是中国两千多年正统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作为人类文明的导师,两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很多,但其思想的可比性主要体现在: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寻求,这是他们思想的出发点。

苏格拉底寻求的是雅典城邦中充满人的民主和正义的德性社会,孔子想构建针对统治秩序中的等差有别、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1)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

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1)社会背景:中国:①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②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

雅典:①民主政治发展,但世风日下;②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自我价值。

(2)两位思想家以探寻理想社会秩序为出发点,探讨的共同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他们思想主张的核心。

(2)共同问题:①都注重对人的研究;②注重道德和教育。

思想主张的核心:①孔子提出“仁”,要求“仁者爱人”。

提出“礼”,要求“克己复礼”。

②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变式问法】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共同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共同主张:重视伦理道德。

(孔子:提出“仁”,要求人要爱人;苏格拉底:人应该具备美德)背景:孔子: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苏格拉底: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批判——继承——发展”的历程,结合史实回答:A.从“发展”的角度看,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怎样被发扬光大的?A:①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了一门科学:②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宣扬人性、人文主义;③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摆脱教会束缚;④启蒙运动提倡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反封建,提倡自由平等。

B.从“批判”的角度看,近代前期使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击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B:新文化运动。

①运动的目标直指封建礼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②彻底批判了儒家思想,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4)作为东西方两位“灯塔式”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4)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道德修养,调节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

二、黄宗羲和卢梭(明末思想和启蒙思想)材料一(上古的君主)“以千万信之勤劳而已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主为客。

凡君所毕业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主为主,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因之君主,受到人民受戴:“比之如文,拟之如天”,而今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材料一中黄宗羲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2分)核心思想:“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社会根源: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材料二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社会契约论》(2)根据材料二,指出卢梭的基本主张,据材料一、二指出黄宗羲与卢梭思想上的主要相同之处。

(3分)基本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相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三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意境深远的意思)。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的本质区别。

结合史实概括并评价卢梭的民主思想。

(3)区别:卢梭否定封建王权,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

黄宗羲只要求限制君权,属于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范畴(或封建传统民本思想)。

评价: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否定了专制王权,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

材料四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主、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他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4)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8分)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5)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

(6)卢梭和黄宗羲都是进步思想家,但其思想对推动当时社会进步作用不同。

概述主要不同点。

(4分)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一套政治构想。

黄宗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没有冲破传统儒家代表的束缚,也没有引发一场社会革命。

(4分)(7)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以欧洲的启蒙思想为指导探索救国道路,请举两例说明。

(2分)(7)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民主、科学为旗帜,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注:任意两例均得2分)(8)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4分)(8)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

(只要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变式】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4分)(1)材料一思想:“分权与制衡”(即权力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

影响: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4分)(2)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意义: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

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

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2)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2)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

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分)材料四: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

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14-18 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

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 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

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请回答:(3)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界也产生了哪些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3)新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构建新的儒学体系。

特征: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衰落;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不能产生近代民主思想。

(5分)三、中国古代娱乐场所与京剧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1)娱乐演艺场所。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分)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2分)(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