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案例分享
最新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案例分享
一、NYHA心功能分级: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乏力、 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 动可引起上述症状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 常活动可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可有症状, 稍有体力活动症状即加重。如无需静脉给药, 可在室内或床边活动者为Ⅳa级,不能下床并 需静脉给药支持者为Ⅳb级
☺ 增加心排血量:洋地黄类药物;非洋地黄类药物
病史介绍
现病史:杨XX,男性,64岁,因“反复胸闷、心悸2年,加重12 天”于2015年8月15日15时55分经急诊轮椅入院。诊断:1、 冠心病 心脏扩大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急性左心衰竭 心功能 IV级;2、不完全性肠梗阻;3、低钾血症;4、高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血症;5、双肾结石;6、右小腿伤口感染并皮肤坏死缺 损。患者于2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悸,伴有轻微气促,休息 后可缓解,无胸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下肢水肿,平 时间断服“心得安”等药物,自诉症状可减轻。近1月以来上述 症状反复出现,间有咳嗽、咳痰,伴腹胀,大便干结难解,伴 纳差,曾多次在我院要求静滴“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 开塞露通便治疗,但拒绝行相关检查。入院当天下午胸闷、气 促进一步加重,安静状态下气促不能缓解,症状持续,要求住 院治疗,急诊遂拟“支气管哮喘?”收入我科作进一步诊治。
根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
–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 –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根据有无舒缩功能障碍分为收缩性和舒张性
哪些情况下易发生心衰:(诱因)
感染:最常见的诱因,呼吸道感染常见 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 血容量增加: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快 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体力过劳、情绪激动、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案例分享
什么是心力衰竭?
指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肌收缩力 下降或心室舒张功能受损,使心排 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及组 织灌注不足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各 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心力衰竭的分类
根据起病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 竭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六、活动无耐力
七、皮肤完整性受损为输入液ຫໍສະໝຸດ 过多或心力衰竭CVP注意事项
玻璃管零点对第4肋间右心房水平 确保管道内无凝血、空气,管道无扭曲 测压时确保静脉内导管通畅无阻,加强管理,严格无菌操作
治疗措施
☺ 病因治疗:基本病因的治疗;消除诱因。 ☺ 减轻心脏负荷
✓ 休息:限制体力活动(不强调完全卧床休息),避免精神 刺激
✓ 控制钠盐摄入:应注意避免低钠血症的发生 ✓ 利尿剂的应用:最常用的药物 ✓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心-肺吸氧运动试验:用于测定病人对运动的耐受 量
放射性核素检查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
胸腔内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是评估血 容量、右心前负荷及右心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为5-12cmH2O CVP过低为血容量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CVP过高
精神紧张 心脏负荷加重:妊娠和分娩 使治疗不当:如洋地黄用量不足或过量等 合并甲亢、贫血、肺栓塞 气候急剧变化
临床表现
左心衰 症状:呼吸困难
劳力性 咳嗽
咳粉红色泡沫痰 夜间阵发性
端坐呼吸
右心衰
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水肿
凹陷性、对称性、低垂部位
胃肠道症状
紫绀
判断心衰的程度 (中国心衰指南2014)
判断心衰的程度 (中国心衰指南2014)
二、6min步行试验:
用于评定患者的运动耐力。6min步行距离<150m 为重度心衰,150-450m为中度心衰,>450m为 轻度心衰。
辅助诊断检查
X线检查:心脏的外形和各房室的大小,有助于原 发心脏病的诊断;发现肺瘀血的征象
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腔大小的变化和 心瓣膜结构情况;估计心脏舒缩功能。
既往史:患者1个半月前因外伤致右下肢割裂伤(自诉约5cm), 半月前发现伤口感染,在外院就诊(具体资料未能提供),自 诉4天前已更换伤口敷料。既往有结肠炎病史(具体资料未能提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异常化验
异常检查结果
治疗
护理问题
一、气体交换受损
二、腹胀、排便困难
三、体液不足
四、有受伤的危险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