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得时:
取得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二、持有时――现金股利和利息
(1) 收到买价中包含的股利和利息
借: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2)持有期间享有的股利和利息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三、期末计量
(1)公允价值>帐面余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公允价值<帐面余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处置
投资收益=出售的公允价值——初始入帐金额
(1)按售价与帐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2)按初始成本与帐面余额之差确认投资收益、损失
借:(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借)投资收益
原材料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实际成本法,一种是计划成本法。
在实际成本法下,为了反映和监督原材料的收发和结存情况,设置了“原材料”、“在途物资”等账户对原材料进行总分类核算。
“原材料”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和结存情况。
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结余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在途物资”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采用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但是没有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企业验收入库的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材料、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1、材料收入的总分类核算
(1)货款已经支付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或应付票据)(2)货款已经支付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结算凭证等单据已到,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
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又分两种情况:
①材料已到,供应单位发票账单也已到达,但由于企业的银行存款不足而暂未付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②材料已到,但供应单位发票账单未到,货款尚未支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做到材料账实相符,应先按照合同价格或计划价格暂估入账,下月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的核算。
在实际工作中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发票账单在材料到达几天后也可到达,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对这些业务月份内可暂不进行总分类核算,只在材料明细分类账中登记材料收入数量,等到发票账单到达以后,再按照实际成本入账。
如果月终仍未收到发票账单,应该暂估入账,下月初做相反的会计分类予以冲回,等发票账单到达后再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帐款
下月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帐款
贷:原材料
2、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
企业生产过程中发出材料业务非常频繁,平时根据领发料凭证逐步登记材料明细账,以详细反映各种材料的收发和结存情况。
总
分类核算一般是按照以实际成本计价的领发料凭证,按领用部门和用途进行归类汇总,通过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在月末一次登记总分类账。
这样可以简化记账工作。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在计划成本法下,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
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
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的收发和结存情况。
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采购”账户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
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
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计划成本在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00%
1、收入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1)货款已经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或其他货币资金)(2)货款已经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或其他货币资金)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分为两种情况:
①材料已到,并以验收入库,供应单位发票账单也已到达,但企业暂时银行存款不足而未付款,或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②材料已到,但供应单位发票账单未到,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帐款
下月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帐款
贷:原材料
(4)外购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
企业外购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一般是在月终进行。
月终时将已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加以汇总,计算出成本差异,并由“材料采购”账户转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企业购入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按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采购”,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借:材料采购借: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成本差异或贷:材料采购
2、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
在月终根据各种发料和退料凭证,按照发出材料的类别和用途分别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进行发出材料的总分类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