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族小说主题的演变过程
【摘要】家族小说一直都是文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创作主题,从十七世纪上半叶《金瓶梅》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家族小说诞生之日起,优秀的家族小说就层出不穷。
到了现代,与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思潮相呼应,以摧毁旧家族为时代命题的家族小说独领风骚,在现代文坛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以《金粉世家》、《家》、《京华烟云》、《财主底儿女们》、《四世同堂》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家族小说,在叙述现代中国家族的同时,也显现了现代家族小说主题演变的过程,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对家族制度的批判和反抗始,到后来老舍的《四世同堂》中呈现的对家庭温情的眷恋和回归,其中无不蕴含着家族小说一个永久的话题:对中国家族制度的思考。
本文着意从几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家族小说出发,具体分析不同时期家族小说主题,进而揭示出现代家族小说主题演变的轨迹。
【关键词】现代;家族小说;主题;演变
林语堂认为:“家族制度是中国社会的根底,中国的一切社会特性无不出自此家族制度”[1]不得不说,中国的家族制度从一开始就具备独特的审美文化特征,它承继了一个接一个时代的更替,又成为时代的缩影,通过它世人可以窥探出各个时代的“一切社会性”。
家族制度在世界各国不同发展时期都曾出现过,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发生改变,并最终走向解体,这样的过程无疑成了作家剖析家族制度的切入点,家族小说便也相应地产生了。
家族及其文
化在中国作为一个独特的审美对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作用,“家族作为人类摆脱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它有直接的血缘基础与依凭历史法则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家族从历史发展和社会进化的角度看,它的一系列规范以及由此显现出的它的本质是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作用。
”[2]而现代家族小说具体是“指至少以一个家族中至少两代人的命运来展示20世纪历史的‘本质’,寻求中华民族‘出路’的小说”。
[3]依此种说法,鲁迅的《狂人日记》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奠基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第一个自觉反封建家族制度的逆子形象以及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的意义指向,都为后来的现代家族小说在批判家族制度与家族文化方面有启蒙
作用。
《狂人日记》对中国封建家庭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它既有对家族伦理道德虚伪方面的批判,又有对腐朽罪恶的家族制度及其文化“吃人”本质的批判。
尽管鲁迅先生对家族制度进行了痛心疾首的批判,最终“狂人”还是去某地候补做官了,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狂人”所处的环境没能为他提供进行坚决反封建的一席之地,他主要作为一个反封建精神领域中的斗士而存在,但却为后起的家族小说中反封建家族的青年们做了启蒙意义上的榜样。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家族小说,它承继了《狂人日记》批判封建家族制度的传统,对封建家族内部的龌龊、肮脏和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并表达了封建家庭最终必然会走向灭亡的主题。
相对于《狂人
日记》而言,《金粉世家》虽然也批判封建家庭,但它对封建家族的合理性也有肯定的地方,小说塑造的封建大家长金铨最能说明作家的这一倾向。
小说一方面揭露了他作为封建家长固有的腐朽、专制的丑恶嘴脸;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地发觉了他身上合理的东西。
特别是小说写到最后,当显赫一时的大家庭濒临灭亡之时,作者却表露了无尽的惋惜和留恋之情。
巴金的《家》在中国现代家族小说史上是最有名的一部小说,它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腐朽没落分化崩溃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势力的荒淫无耻,控诉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虚伪残暴,歌颂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反抗和新生。
虽然《家》的主旨是对封建大家庭的反抗,但是当大家族罪恶的制造者高老太爷行将就木时,小说却展现了他慈爱的一面,以及封建家庭的反抗者觉慧对他的留恋,都显示了对封建大家庭的存在合理性的肯定。
可以说,《金粉世家》和《家》并没有完成对封建家庭的彻底批判,作品中流露的对封建家庭的眷恋之情也相应地消减了对其批判的
力度,相较《狂人日记》对家族制度的批判,它们显然削弱了前者的理性批判,掺杂了对封建家庭的挽歌情怀。
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环境的转变,家族小说抒写的主题也发生了改变,与早期家族小说对封建家族文化的批判不同,后来的家族小说违背了这一宗旨,开始深刻思考家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坚信其能起到振兴国族、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这一时期对封建家族有反思倾向的代表性的家族小说是老舍的《四世同堂》和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这两部作品可以说重新建立了对理想儒家家庭模式的深
刻眷恋,并寄托了作家独特的文化沉思与审美情感。
在《四世同堂》中,作者极力渲染了在抗日战争背景下的家族情感,以及家族凝聚力和团结力。
小说中祈瑞丰离家出走,但在离家的日子里,时时想起家庭的温情,因为没有找到出路,无奈之下又回到家庭,深刻地体会到了家族的温暖。
《四世同堂》塑造的祈老人虽然拥有家长的威严,但对家庭成员都很慈祥,对儿孙们的某些行为即使不认可也不会横加干涉,老舍在此向我们传达的正是蕴涵在祈老人身上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在呈现家族成员的优秀品质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他笔下的家庭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安宁和谐的氛围,小说塑造的木兰、莫愁这对姐妹之间的感情以及对老人的极尽孝顺,都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
小说中的封建家长姚老爷虽然也包办了子女的婚姻,但却是从子女个性与婚姻稳固幸福的基础上去考虑问题的,没有其他封建家长以子女婚姻换取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目的。
小说写到木兰和莫愁送各自的孩子上战场,更是把普通的母爱升华为伟大的爱国情感。
老舍笔下的家族主要强调的是家族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凝聚力及其对家族每个成员的激励作用,这种凝聚力能使中华民族文化获得重生,并且能顶住任何来自外界的困难和挫折,从而起到振奋中华民族的强大作用。
林语堂笔下的家族更多地体现了家族的和谐,这种和谐在小说中更多地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弟谦恭、夫妻和睦的美好家族图景。
在此,林语堂为我们灌输的是一种和谐蕴藉、克己复礼的儒家传统家族文化,他试图通过这种家族文化的宣扬来
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发展方向。
这两部小说与此前的家族小说在主题上有着极大的不同,此前的家族小说在批判家族制度方面下力很重,而这两部小说则把着力点放在了对传统家族美好精神的赞扬上。
因此,作家在创作时把家族的精华部分写入作品中,借此宣扬家族在现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引导人们开始反思家族在中国社会中的意义。
通过对现代家族小说主题流变的考察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家族的内核在现代作家的笔下发生着改变,与以前小说中对家族的无情的批判相比,后来的家族小说增加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温情,这种变化虽然说明了家族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不管怎么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家族制度终究都面临着将要解体的命运。
与此同时,家族小说中存在的优秀家族文化则永远都不会陈旧,它会被承继下来并得以发扬光大,在任何时候都会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北京:宝文堂书店,1988.
[2]许祖华.不同意义的追求—《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家族小说[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4):1.
[3]刘卫东.被“家”叙述的“国”—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7.。